扎堆考研會不會稀釋研究生學歷的含金量?我們的研究生會不會太多了?不止一位專家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和討論招生規模相比,提升和保障研究生培養質量更為重要和迫切。為此,我們邀請石河子大學研究生院張亞平院長與我們分享了該校研究生質量保障方面的工作經驗。
麥:為適應社會各層次對研究生的實際需求,培養不同能力的高層次人才是一項必需的舉措。在分類培養方面學校有哪些措施和經驗?
張亞平:石河子大學研究生的培養包括學術學位博士、專業學位博士、專業學位碩士、學術學位碩士不同層次型別的全日制、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針對不同層次、型別的培養,其模式也不同。比如:
針對學術學位研究生,我們著重強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透過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實驗實踐等環節,充分利用對口支援高校的優質資源,國際產學研用合作會議框架下中外導師聯合培養研究生專案,透過交流合作、參與導師科研,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破解生產中卡脖子的關鍵性、技術性問題的能力。
針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我們注重對學生技能運用方面的培養,如石河子大學南疆研究院,聚焦新疆工作總目標和履行兵團職責使命的根本要求,著眼第三師圖木舒克市改革發展穩定需要,發揮學校綜合學科優勢,以有組織的科研、揭榜掛帥形式,帶領學生開展產學研合作攻關和科研成果就地轉化。師生直接面對一線,把課堂、實驗室搬到田間,根植兵團精神,將論文寫在兵團大地上,在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感悟人生的價值和服務社會的成就感,留在新疆建功立業。
同時,學校透過校內、校外導師一對一結對子瞭解學生校外實踐動態,做實做細學生實踐環節;開設職業發展相關的課程,實行“專業+職業資格證”模式,提高學生應用水平和職業技能。如法律碩士+律師證、教育碩士+教師資格證,臨床醫學碩士《執業醫師資格證》《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證書》《碩士研究生畢業證》和《碩士學位證》的四證合一。另外,學校還推進了“專業+外語”的“一帶一路”人才的培養。
麥:近年來教育部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檔案,採取了一系列舉措,健全研究生培養管理體系,促進研究生培養單位規範管理,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貴校的研究生培養質量保障工作是如何開展的?
張亞平:國家針對研究生的教育質量保障出臺一系列檔案。我校結合國家政策也制定了相關的辦法和細則。簡要來說就是管理“三學”——要求學校、學院、學位點這三個關鍵的責任主體把好關。另一個是“二督”,請優秀的導師和學生對研究生培養質量進行督導。在這個過程中,學校注重把好“三關”:入口關,即招生關;過程關,即整個培養環節;出口關,主要指學位論文。
招生方面,我們著重提升生源質量,比如,在碩士招生時力推統考科目,減少自命題科目。在複試中重點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學術學位的科研潛力與能力、專業學位的實踐動手能力,並開展心理健康普測。
培養方面,學校成立了相關的督導組,對各學院、學位點的研究生培養環節都有相應的要求,建立了研究生教育資訊系統與手機App,規範了每個培養環節的流程和預警。
學位方面,嚴格學位論文質量,規範學位論文書寫格式,從開題到中檢,從書寫格式檢測到平臺查重盲審,從學位論文預答辯到答辯,環環相扣,嚴格要求;從導師、導師組到答辯組,從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到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層層把關,保證質量。
麥:關於學生培養“出口”質量,除了學位論文外,還有就是對畢業生就業質量的關注。尤其是最近幾年在畢業生求職壓力普遍較大的背景下,貴校如何促進畢業生高質量就業?
張亞平:學生就業是民生工程,培養出來的學生如果就不了業就不能說培養質量好。2015年起隨著自治區對研究生就業的重視,學校黨政高度重視,在抓就業方面下了很多功夫。特別是在常態化疫情下,結合國家下發的一系列檔案,對學校、學院、學位點、導師層層壓實責任。
就業是一把手工程,學校的書記、校長都會在不同時期帶隊到兵團的各市局推介畢業生,並邀請各師團市局領導到學校來招聘宣講,學校、學院充分利用網上就業系統,及時為畢業生推介招聘資訊,導師積極向相關單位推薦學生,學校推行“招生—培養—就業”三聯動,將學生就業、培養質量與招生計劃、學科經費、學院績效考核掛鉤,紮實推進學生就業工作。
另外,兵團也對高校就業工作非常重視,每年拿出來的就業崗位實際多於我們就業的畢業生。學校秉承“以兵團精神育人,為維穩戍邊服務”的辦學特色,利用暑期實踐帶領學生走進兵團、走進老兵,感受兵團精神,培養兵團情懷,出臺下基層獎勵政策,著力培養更多愛國、愛疆,留得住、用得上、幹得好的戍邊人才。
在“十三五”期間,我校研究生畢業生就業去向率在自治區位居前列,內地生源的留疆率超過50%,為新疆經濟發展和長治久安提供了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