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深圳南山區的小學數學卷顛覆了大家的想象,那麼下面的小學數學更會超越你的思維。看下面兩道題,據說是某小學的期末試卷:
作為一名數學老師,剛看到這樣的題也很震驚,孩子答的明明是正確的,為什麼卻錯了呢?細細一想,這兩道題確實不簡單,不但需要學生會計算,還需要聯絡生活實際。
第一題:結合學生學習的認識人民幣知識,生活中是沒有三十元人民幣的,所以答案可以兩多種。如果奶奶支付的是十五元,那麼需要找回三元;如果奶奶支付的是二十元,那麼應找回8元。
第二題:相對出的就不太嚴謹了,從敘述來看,應該是孩子們在一起跳大繩,這樣應該有兩個人是甩繩的,剩下14個同學跳繩,有5個跳過去了,也就是說還有9個沒跳過去了。不然真的沒法解釋了!
作為一名老師,說實在的,教學二十多年還從未見過這樣的數學試卷,更沒見過被判錯的。通常情況下學生的答案絕對是正確的。萬萬沒想到啊,現在的小學數學已經複雜到了如此程度。這種出題到底是在考查學生什麼呢?
我們來看看網友的評論:
不難看出,網友對這樣的試卷都很震驚,有網友甚至說:這是把考公思維都搬出來了呀,是要提前遴選公務員嗎?
不過這種題型的出現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事實上現在很多小學數學題都很瘋狂,我們看下面這幾道:
那現在的教研員為什麼喜歡出這樣的題呢?也是有原因的。
第一:小學低年級沒有多少知識,只能挖空心思出點這樣的題為難孩子們,不然都考高分咋辦?
小學本身是沒有多少知識的,特別是低年級,如果僅僅是考查計算能力和書本上的那點知識,估計現在的孩子都能考一百分。但目前的教育又希望分層,希望挑選出最優秀的,於是我們的教研員只能挖空心思出題了,所以我們看到每年的期末試卷都很瘋狂,很多題型都超越了大家的想象。
說白了,目前的出題者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想方設法阻止學生考一百分,到處設坑,坑越多越好,至於是否考察了學生的算理和能力,完全不重要。不但是小學,很多初中高中也是如此,反正是不能讓孩子們考高分,孩子們越不會越顯示教研員水平高。
第二:新課標要求數學要聯絡生活,所以情景化數學題也是越來越多。
目前的數學都是如此,不管什麼題都和生活聯絡起來。比如深圳南山區小學四年級數學試卷,不但聯絡生活,還跨學科。這和新課標的要求也是相吻合的。
當然對於小學生來講,過度的情景化聯絡生活就有點擾亂學生正常的思維了,很簡單,孩子們小,經歷和認知有限,很多生活場景他們未必經歷過,沒有生活實踐也就不可能多維度多角度思考問題。比如買東西,現在都是微信支付,基本沒人用現金了,對這樣的題以他們的認知還真不好回答。
最重要的是,數學是非常嚴謹的學科,任何有歧義的題目都不應該出現在試卷上,但是我們的教研員完全不考慮這些,說白了,這些題目嚴格意義上都是錯誤的,更不應該用來誤導孩子們。
數學本身就是用來訓練學生的思維的,不是用來生活的。如果數學僅僅為生活服務,那麼三年級以上的數學都不用學了,大家學會基本的加減乘除足夠用於日常生活。從這意義上講,考試全部情景化出題本身就是錯誤的,也失去了數學本身的意義。更別說這種充滿歧義的數學題目,但願我們的教研員能認真反思,別再誤導我們的孩子們了。
大家對此怎麼看?也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