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小年也叫“交年節”,即立春前後、年節之交。這一天,是我國民間祭灶的日子。從這一天起,人們開始辭舊迎新、迎祥納福,準備過一個熱熱鬧鬧、乾乾淨淨的新年。舊時的小年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即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的是臘月二十四、水上人家的是臘月二十五。由於清朝時中央政府在北京,所以北方大多數人家習慣於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而南方很多人家,依然選擇在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直至今日。
1. 祭灶王
民間傳說,每逢小年時,灶王爺都要上天稟報這家人一年的善惡。因此,在送灶時,人們會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等;而在祭灶時,人們會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以祈求他在稟報時多說好話。
2.吃灶糖
糖瓜、麻糖等本是給灶王爺抹嘴上的吃食,逐漸演變成了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在晉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頭”的俗語。
3. 大掃除
民間通常將臘月二十四日定為“掃房日”,即家家戶戶要徹底打掃室內、清潔衛生。對此,北方稱為“掃塵”,南方稱為“撣塵”,寓意掃除所有汙穢,將不順不快一掃而光,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新年。
4.剪窗花
剪窗花也是小年時較為盛行的民俗活動,內容包括各種動、植物掌故,如喜鵲登梅、二龍戲珠、孔雀戲牡丹等。
小年的民諺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寫福字
二十五掃塵土
二七二八把面發
二十九對聯貼門口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來源: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
編輯:張曉震
編審:婁雪
終審:冉陽 郝彬
關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