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最冷申請季,前不久美國ED放榜時,朋友圈一片哀嚎。美國大學的錄取標準彷彿一夜之間變了模樣,以往我們認為穩錄前10、前20的學生,最後卻沒有拿到滿意錄取。今天的文章希望透過多年前的一部真人真事改編的"學渣落榜後自創學校"的喜劇電影《錄取通知》展開,跟大家探討大學的意義,排名代表成功嗎?我們追求的大學教育到底是怎樣的?
文 | 伊萬
From 留學全知道
微訊號:EduKnow
劇中主角的名字是巴特比(賈斯汀·朗 Justin Long 飾),剛剛高中畢業的他,成績差到很爛的大學都沒錄取他,所以妥妥的“”(8所學校沒一所要他),沒有大學可讀了。
但因為父母的學歷和工作都是體面的,對他也有較高期待,所以為了不讓父母失望,他心生一計,讓好朋友幫忙P了一個大學錄取通知書和假的大學網站,大學的名字就是蹭他們當地一所有名的老校哈蒙理工大學,取名為南哈蒙理工大學。
本以為這樣就可以輕鬆過關,沒想到父母竟然提出要一起送他去大學的建議,這讓他不得不找方法圓自己之前撒的謊——找到了哈蒙理工大學附近的一個廢棄的精神病院舊址,與一眾小夥伴開始了改造。
裝飾一番後,還真有點學校的感覺,開學當天找了一幫人來做群演,也輕鬆敷衍過去,送走了父母。
可誰曾想,當他們正處在矇混過關後的喜悅之際,門鈴響了,一群學生拿著錄取通知來報道。原因是朋友做網站時候設定成了沒有要求、一鍵錄取。
但畢竟這一切都是假的,所以巴特比計劃在晚上的orientation時候跟大家坦白一切,可當他剛開始發言的時候,一位學生站起來分享,拿到大學錄取的時候,他平生第一次聽到父親的認可,終於覺得自己不再是“廢物”。
這段發言深深觸動了同為學渣的巴特比,所以他決定繼續圓謊。
為此他跑去哈蒙理工大學蹭課,試圖研究適合學生的大學課程,最後發現這些傳統學校的教學很死板,學生們並不喜歡所學的課程,很多都只是為了拿到一個A而已,這不適合他們,也並不是他們想要的。
所以他大膽決定做個性化教育,讓學生們自己寫出自己真正想學的課程,每個人發揮自己的特長,學生之間互相學習,最後我們看到有人研究廚藝,有人練習瑜伽,有人學滑板,甚至還有人苦練意念(原諒這是一部喜劇片)......
當然“冒牌大學”很快就引起了真正的哈蒙理工大學校長的注意,學校也被迫關停。但為了讓差生們也有書可讀,巴特比參加了地區聽證會,想為學校爭去繼續運營的機會。
對簿公堂的那一刻,巴特比被問到:他們是否有專職的教師時,沒有!是否有規範的課表大綱時,沒有!是否有圖書館,沒有!
但是有了這些就代表是一所成功的大學了嗎?一個所謂合格的教師按照一個被認可的大綱給學生們進行填鴨式的灌輸,就是我們想要的大學教育嗎?
巴特比在聽證會最後的慷慨陳詞可謂是全片的點睛之筆:
“百年名校的傳統是什麼?是欺壓學生,還是羞辱看不慣的人?誰規定這個世界只有好學生而沒有壞學生,好壞的區別在哪裡,難道學習不好就代表他低人一等嗎?這些所謂的規則,剝奪無數孩子的夢想和激情,憑什麼正規大學一定是你們眼中的大學,難道我們自學就不屬於學習嗎?在我們學校,沒有老師,也沒有教室,但卻不影響每一名學子在不斷進步,你們承認不承認沒有關係,因為南哈蒙理工學院就是教學生如何做精彩的自己。”
他的發言贏得全場陣陣掌聲,也讓學校獲得了一年的試用機會。這部電影改編自美國加州橘縣查普曼大學的真實事件。
雖然是一部有些鬼馬的喜劇片,但卻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考:我們讀書學習的意義是什麼?只是為了鼎著名校光環,方便找一份好工作嗎?
因為我們這一代父母不少都是透過讀書改變命運的,所以“好成績=好學校=好工作=好的未來”也成了我們篤信的等式。
加之學校本身就有一套固定模版:90分以上是A,80分以上是B,顯然90分以上的學生最後大學的申請結果自然比80分以上的好。
所以為了達到90分,我們就拼命給孩子補習,壓榨所有剩餘時間,確保孩子成為那個90分的人。因為只要孩子考出來好成績,他就能去好大學,就能有好工作,有錢買好房子,進入好的階層,下一代再繼續......
但如果孩子說我喜歡摺紙,喜歡積木,家長就不敢冒險了,誰能靠這些成功呢,還不如高分、名校來得實在。
所以我們所有人都在給孩子安排同樣的道路,因為這是我們能看到最穩妥、最可複製的道路,自然也形成了名校情結的“怪圈”。
但是名校就等於成功嗎?
美國曾有一項針對4500多位在世界500強企業任職的高管和CEO的精英教育經歷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其中有約三分之一的人獲得了精英大學的本科文憑。
而另外三分之二,並沒有接受過所謂名校的精英教育,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來自一些對中國家長來說並不知名的大學,比如阿肯色大學、奧本大學、德克薩斯農工大學等,但並不影響他們的成功。
我也理解很多學生想進名校的心態,被名校錄取對他們來說不僅僅是一個目標,更是一種認可,尤其在現在極度“內卷”的環境下,很多人認為,來自哈耶普斯麻或者其他藤校和前10大學的肯定或者否定的答覆,被當作是對於一個年輕人價值的決斷性評價,也預示了未來的成敗。
但這殘酷的優勝劣汰錄取法則,難道不可笑嗎?
美本錄取本就參雜著很多不確定和運氣的成分,漏洞太多,僅僅一個錄取何以作為評價我們人生成敗的標準?
相比而言,大學四年的經歷更寶貴,你是否充分利用了周圍的資源,是否獲得自己想要的知識,是否磨練了自己的意志,是否交到幾個好友,是否真正享受了大學生活,更重要的是,你是否瞭解清楚自己是誰,自己想要什麼。
耶魯教授William Deresiewicz撰寫的《優秀的綿羊:失當的美國精英教育以及如何擁有富於意義的人生》(Excellent Sheep: The Miseducation of the American Elite and the Way to a Meaningful Life)一書更是痛批美國精英教育,甚至用“藤校弱智症”來形容名校精英,甚至細數了藤校精英的幾宗罪:
過度自信、輸不起
因為我們整個社會的價值觀都在鼓吹“精英大學畢業的孩子就是精英”,所以這些精英學校的畢業生們也想當然地認為,如果一份工作不能提供10萬美元一年的收入,那麼這份工作就根本不值得去做。
思維僵化、與社會脫節
近兩年心理學上一個形容當今大學生的詞很火——空心病,其中不乏很多精英大學的畢業生,不管是清北還是海外名校生,他們很多人都是從小一路被父母、老師幾乎手把手地引領長大,可一旦進入大學、進入社會,要自己做決定的時候就開始迷茫,他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也不知道這個社會在發生著怎樣的改變。
同質化嚴重、固步自封
作者在書中寫道“在耶魯,我繼續看到類似的景象——每個人都看上去很正常,每個人看上去都是一樣的。沒有嬉皮士,沒有朋克,沒有“藝術家範兒”和潮人……科學怪人看上去沒有那麼怪,時尚的孩子穿著低調優雅……每個人看上去都好像隨時準備好了接受採訪一樣。”
這就是很多名校生的現狀,他們害怕不同,害怕挑戰,害怕一事無成,所以寧可安穩地在舒適圈待著,也不想冒尖,不想被當作異類。
而且其中很多人總喊著學業太忙,大學生活一直被學業追著走,沒有社交、沒有探索、沒有找到真正的熱愛。
寫在後面:
我們都知道,時代不同了,機械化、重複化的工作正在逐漸被機器取代。所以自然地,這些靠刷題和模版化培養出來的孩子,只會把路越走越窄,相反那些不被名校光環束縛,敢於尋找心中熱愛、足夠個性化的孩子,在未來會大有可為。
“職業”(vocation)一詞在拉丁語裡意為“召喚”,你是被召喚去從事某種職業,而不是在思維的慣性下“選擇”職業。
所以我們讀書,絕不是為了找一份好工作而已,而是聽從內心的召喚,找到自己的使命感。
本文系授權釋出,From 留學全知道,微訊號 EduKnow,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北美學霸君誠意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