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孩子能走多遠,堅持做一件事,都能在自我實現之路上有所收穫。對孩子來說,擁有一個“走在風口上的童年”,也未嘗不是一種快樂和滿足。
作者:芒來小姐,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級婚姻家庭諮詢師,公眾號:“芒來小姐”(ID:ydsakyml)。如果喜歡藍橡樹的文章,請記得要把我們“設為星標”哦!
點選卡片,預約精彩直播
“10後”博主正在悄然崛起。
在各類社交平臺上,“小學生博主”層出不窮,主題覆蓋面很廣:美食、穿搭、妝造、讀書、開箱、遊記、音樂、手賬……
別看很多孩子還不滿12歲,但從文案到拍攝、剪輯,每個環節做得像模像樣,擁有百萬,甚至上千萬粉絲。
許多孩子在做博主這件事上,專業程度完全不輸給成年人。
他們深諳“流量密碼”的話術:
“挑戰全網千萬粉絲的小學生博主的一天”;
“哦買嘎,一個非常顯臉小的八字劉海就這樣弄好了”;
“這麼有用的資訊,你還不趕緊點贊、收藏、關注呀”;
“再見寶子們,我先溜了”。
2020年,騰訊育兒釋出的《網紅經濟對青少年的影響》調研報告顯示:超七成孩子有刷短影片的習慣,近五成孩子想成為網紅。
當越來越多孩子模仿“網紅博主”的成熟口吻,經營著自己的賬號、內容和粉絲,對他們成長來說,到底利弊幾何?父母又該如何引導?
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
被網際網路養大的孩子
2023年12月釋出的《第5次全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調查報告》顯示:5年來,我國小學生網際網路普及率從89.5%提升至95.1%。
這一代孩子,是被網路養大的。
無論有沒有手機、父母準不準上網,小學生的口中充滿著“網路梗”
“處閨蜜嗎?”“鎖死”;
“報giao!”“我真的栓Q”;
“奧利給,幹就完了兄弟們。”
小學生圈流行的“閨蜜家族群”
北京外國語大學法學院教授姚金菊認為:中小學生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心,渴望探索未知領域。
網路充滿流行氣息和獨創新意的內容,極易引起他們的興趣,哪怕一個班上只有幾個人接觸短影片,也會飛快擴散。
就像這個影片,小學生在班級活動上表演“主播帶貨”,話術嫻熟語速飛快,表情和動作都像極了李佳琦,把主播神型都拿捏住了。
“拍一盒粉筆送兩盒夠不夠?” “不夠!” “不夠送一個水壺,平時不管裝水裝咖啡都可以,這個水壺可不可以送給大家?” “可以!” “三盒粉筆加一個水壺送給大家,給不給力?” “給力!” “來3、2、1上鍊接!”
難怪有人評論:“這些孩子以後985、211不一定上得了,但618、雙11一定上得了。”
“全民直播”熱潮下,孩子對“流量密碼”彷彿有一種天然靈敏的嗅覺,不但學得快,還能學以致用、玩出花來。
圖片中的這個小學生,拍了一條起號影片,全部內容只有16個字——
“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超級偵探,認真辦案。”
這個短影片的流量密碼就是這條狗。搭配著“汪汪隊立大功”的經典臺詞,加上這隻狗無辜的眼神,短短10秒影片,就收穫了270萬的贊,成了大熱門。
還有這個火遍全網的小學生跳舞的影片,節奏把控也是一流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10後”的孩子浸泡在網際網路中,天生具有網感,天然就有當博主的潛質。
小學生博主身處
網路的“黑暗森林”
然而,如今的網際網路充滿各路“牛鬼神蛇”,小學生“觸網”存在更多風險。
首當其衝的就是安全隱患。 真人出鏡的短影片中,難免會引來不當言論、人身攻擊、騷擾私信,使孩子過早接觸這個世界的黑暗面。
熱門社交平臺裡的小孩博主評論區,有著各種惡意謾罵、人身攻擊
《新聞與寫作》刊物在2023年第4期刊登過一篇論文,透過觀察研究網路上的小學生群體發現: 來自網路使用者的認同極不穩定,自我形象塑造一旦遭到破壞,會使小學生們陷入自我懷疑。
除此之外,當博主要耗費大量時間。完成、釋出、運營一條影片,至少要花2、3個小時。內容釋出後難免會關注流量,回覆粉絲留言,幾乎得把所有空閒時間都花在社交媒體上。
平衡好學業和興趣、不盲目追求資料,很多大人都無法做到平衡和淡定,更別說心智尚未發育完成的小學生了。
另外,網際網路的資訊良莠不齊,小學生缺乏判斷力,容易被一些資訊帶跑偏。
我有一個11歲的來訪者,諮詢中多次辱罵班上一個女同學“綠茶biao”,我問她:“為什麼要這樣形容她呢?你知道這個詞的意思嗎?”
她說:“不清楚,但我看到大家都在說,就知道這不是什麼好詞。”
網路資訊流太複雜,很多孩子穿梭在這些資訊流裡,把網路對話當成日常對話,導致交流障礙。之前也有語文老師抱怨說,小學生的作文中經常出現“網路爛梗”,影響語言表達的規範。
就像我這個來訪者,她在班上多次辱罵同學,被老師多次批評,但她屢教不改。同學們都認為她不好相處,但其實她只是不理解那些詞到底是什麼意思。
她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這些只能靠自己“野蠻生長”的孩子,面對魚龍混雜的網路熱潮,常常會陷入巨大的焦慮迷茫。
不僅如此,真人出鏡的短影片,也讓犯罪分子有機可乘。
我有個朋友的女兒,平時喜歡做手帳,時不時在網上分享自己做手帳的影片,也有上千的粉絲關注。
有一次她跟我抱怨,說發現女兒經常會收到莫名其妙的私信。一些不懷好意的人會問她家住哪裡,在哪裡上學,甚至還讓她發自己的近照給對方。
不諳世事的女兒發了幾張自己的照片,還告訴對方自己12歲。要不是父母及時發現,後果將不堪設想!
一刀切女兒“觸網”不現實,她只能連夜給女兒補上網路安全這一課,並把私信功能關掉,並嚴令禁止女兒不能在網上透露自己的隱私資訊。
即便做完這一切,她還是後怕不止。
做博主也是一種能力學習
儘管接觸網路有很多風險,但如果父母引導得當,孩子做博主好處還不少。
比如,孩子拍攝一條vlog,要對著手機攝像頭訴說生活細節,把自己看待世界的角度呈現出來;
然後開啟影片剪輯軟體,把幾十個碎片影片剪輯在一起,過程非常考驗耐心、意志力、動手能力、問題解決能力、音樂審美能力等等。
剪輯完成後,還要建立短影片賬號,過程中需要與父母、客服、同學溝通;
釋出影片後關注閱讀量、覆盤影片資料、思考下一個影片選題,這個過程非常考驗孩子的創新能力。
一個完整的短影片製作、釋出、運營過程,蘊含著認知策略的更新換代。
這是我關注的中學生博主,她用抽籤方式去尋找一二級保護動物,父母從行動上支援她做博主。她的影片內容精湛,構思巧妙,製作水準一點不遜於專業的成人博主,甚至做得更好。
在做博主的過程中,她自學拍攝、剪輯,寫文案,構思轉場,一個人活成了一整個團隊。
透過“做博主”,孩子可以將某個活動從“頭腦外”的活動,轉換成為“頭腦內”的活動,從而擁有了更高階的認知。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育兒、教育博主,會讓自己的孩子參與到短影片製作中來,讓孩子也體驗一把“自媒體思維”。
如果孩子具備相關特質,自帶吸引流量體質,那引導他走上適合自己的職業道路也無妨;如果孩子不具備相關特質,也能在過程中得到很多啟發和收穫。
走在時代前面的孩子,
後面跟著父母
一名全網粉絲千萬的小學生博主影片底下,一位網友說:“機靈姐(博主ID)是一個平凡的孩子,但她媽媽給了她不平凡的人生。”
這名博主每週課餘時間排滿了興趣班,輪滑、游泳、網球、繪畫……她在影片裡記錄的“人類高質量小孩生活日常”,全是父母的真金白銀砸出來的。
開啟手機,人們看到孩子做的短影片,看不到的是孩子父母的資產、認知和格局。
我關注運營得很好的小學生博主,無外乎性格陽光自信、談吐乾貨滿滿、思維清晰流暢,而這背後都是父母在為他們保駕護航。
就像小學五年級的博主“小學生Vita君”,被授予“B站知名科技UP主”,一條“小學生教你學程式設計”的影片總播放量740萬。
他的爸爸是科普專欄作家、資深技術圖書譯者。
短影片這條路雖說是“0門檻”,但孩子能走多遠,一大半取決於父母。但如果只把這作為興趣愛好、不追求粉絲資料,做博主不失為孩子探索世界、瞭解世界的一種途徑。
這個過程中,父母最大的作用是引導和陪伴,孩子真喜歡,父母就陪孩子一起做;孩子只是淺嘗則止,父母也理解孩子想要與人分享、受人關注的願望。
站在宏觀的角度看:如果孩子想體驗一把博主,父母也有能力提供渠道,不妨支援孩子追夢。 但另一方面, 砸了很多金錢、時間、精力在做博主上,最後的產出和結果到底能不能滿足所有人的期待?
無論孩子能走多遠,堅持做一件事,都能在自我實現之路上有所收穫。對孩子來說,擁有一個“走在風口上的童年”,也未嘗不是一種快樂和滿足。
點選卡片,預約精彩直播
藍橡樹教育日曆2025
新的一年
繼續成為懂教育的父母
點選圖片,進入下單頁
12個教育話題
從根源上理清思路
在2025年的教育日曆中,我們精選出青春期、性別教育、友情、健康生活等12個話題,有針對性地提供一些洞見。
其中既有腦科學的原理、也有心理學的最新研究,認知科學的發現。用這些專業知識去武裝大腦,成為核心更堅定的父母。
當12個月過去,在365天的陪伴下,漸漸建立穩定的核心,直面孩子成長帶來的各種挑戰。
每天一個教育理念
通俗易懂,輕鬆掌握
越來越覺得,父母的認知高度,決定孩子人生的高度。在有高度之前,你得先有認知。
藍橡樹教育日曆堅持6年的初心,就是幫中國家長找回教育常識,把「送分題」答對。
比如:
為什麼現在抑鬱的孩子那麼多,當孩子說“活著沒勁”時,父母應該怎麼做?
讓孩子精力充沛、輕鬆不累的高效學習法真的存在嗎?
在人工智慧時代,什麼職業能讓孩子不被淘汰?
最初我們只是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長,但讓身體健康的科學方式我們真的瞭解嗎?
家庭教育的難度在於,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每個家庭也都不一樣。你很難照抄別人成功的經驗,只能將這些理念內化,運用起來才能如魚得水。
待辦事項 每日小結
得心應手的每一天
藍橡樹教育日曆,除了讓你日有所思之外,也可以成為你得力的生活助手。
今年的日曆延續去年備受好評的「備忘錄」和「小結」功能。在設計上大氣簡約並存。我們堅持多功能、可持續的經典實用、多場景使用路線,送人也非常體面哦。
寫一寫、做一做,配合藍橡樹少年日曆,跟孩子分享自己的每一天,讓親子時光變得更有意義,增進家庭成員的情感。
人是需要儀式感的動物,每日一撕,開啟全新的一天。
藍橡樹教育日曆2025
火熱售賣中
父母穩住核心,孩子就能穩住人生
(點選圖片,開始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