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了,先祝大家新年快樂!
本文一直沒發出來,其實是不想影響大家的心情,如果你擔心這個問題,直接關掉就可以,不用往下看。
但過年期間,是咱們唯一有獨立時間,家長和孩子一起的日子,並且也是高考前的最佳時間點,過了這個時間,接下來就得等到高考後了。那麼這兒還是發一下,給大家帶來思考,也能夠利用好這個時間。後面的緊張複習,大家是不敢給孩子分心的。一定要利用過年期間,跟孩子把方向討論一下,探索出統一的方向。
每年高考錄取的時候,總是有一部分家庭非常滿意,同時也有很多家庭非常不滿意,但是在填報之前,總認為我們是那個幸運兒。實際上真正幸運的並不多,大概40%左右的同學錄取不滿意,有的是專業,有的是學校。而這些滿意和不滿意的家庭,其實都是有規律的,同樣出現這樣的結果,和我們填報水平沒有絕對關係,是外界因素決定的,也就是政策因素導致的。招生院校想要全部招滿,冷門就需要熱門優勢帶動,結合到錄取規則,那就一定有同學被專業調劑(院校+專業(類)模式除外),或者被冷門專業錄取,而這個不幸運的同學,是我們還是其他人,得看我們做了啥。
志願填報的時候,我們都希望像西電在四川的招生專業一樣,總共5個專業,不是計算機類就是電子資訊類,都是熱門也都是優勢專業。類似的還有很多醫科大學,在一個批次裡面只有臨床和口腔,報考的時候就沒有後顧之憂了。但現實情況不是這樣,大部分的院校一定是冷熱打包,或者就是大類招生和超大類招生,將冷門放到大類中去。尤其是省內院校對省內學生來說,資料就非常明顯了。
我們雖然說的是40%左右,實際上每個學校不一樣,當然大家也可以把這些專業單拿出來,去計算一下。看看哪些專業不願意報考,這些專業數量有多少,其實大概比例就出來了。那這些大家都不願意報考的專業,最後錄取了誰,錄取的同學是自己主動報的嗎?又或者是被專業調劑的。這個事情是我們能夠搞定的嗎?政策因素,沒辦法解決,一定有同學不滿意。我們如何才能不是這40%左右的人,錄取符合預期。
我們做了13年,見過的案例非常多,這兒給大家總結一下,錄取滿意的家庭都有什麼特點,每年不滿意的家庭又犯了什麼錯誤。
①錄取滿意的家庭,大部分目標非常明確,並且還不貪心,不會填報的時候隨時改變,也不會這也想要那也想要。比如我一個家長,他們從接觸我就確定了口腔方向,高考出分後還是沒變過了,最後用超一本線幾十分去搶二本院校,用二本的口腔來保底,最後直接被第一志願第一專業就錄取了。我還記得家長給我說的話,寧願浪費分數也要保住口腔醫學。那咱們家現在有方向了嗎?
②懂填報博弈,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從來不跟風。網路上說電氣好,咱們就跟風報考,說電子資訊計算機好,咱們也跟風報考,然後有人說某大學好,然後又跟風。大家可以去看看2023年的電氣、電子資訊、警校、哈工程、帶電的學校等等,分數是不是都上漲了很多,咱們預留了分數還是專業不滿意。但是我們真的適合嗎?學校的優勢專業好,但是其他專業咋樣?比如某二本電力學校,電氣專業分數超一本線80分。所以取勝的關鍵在於深度思考,凡是跟風報考的,後期都會有很多問題。
③目光短淺,只看當下,不看未來,比如這兩年報考計算機的,是不是在後悔了。為啥,這兩年大廠裁員非常厲害,過了紅利期。但是我們當下的選擇,是要在未來10年左右才有結果,本科讀完4年,長一點研究生讀完7年8年了,但是我們工作真正發揮的時候,是在未來10年15年。這就是為啥會後悔的原因,如果我們把填報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步驟都想清楚了,不滿意的可能性非常低。
④總想好處,不想壞處,其實我們填報最關鍵的是風險兜底,當你把所有的壞處都想到了,都有解決方案了,那麼錄取一定是滿意的。比如我們報臨床口腔,用什麼專業來兜底,兒科學、醫學影像學、精神醫學。萬一專業不滿意,進校後能不能轉專業,能不能跨專業考研保研,二學位輔修等等。但這些風險大家不願意看,結果就是被調劑了,會感覺天塌了一樣,如果提前想到了,你還會覺得很糟糕嗎?實在不能接受的情況下,是不是就要換學校和專業了。
其實有很多問題,其他的咱們就不寫了,這兒只說了共性的原因。從2023年開始,院校優先轉變為專業優先的填報邏輯下,保專業才是第一位。如果需要保專業的可以跟我們單獨溝通,我們有協議承諾,並且還有分數限制。有其他個性化問題單獨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