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期待的2025考研如期而至,首門科目是政治,在大家的印象裡,似乎背一背政治的知識點,做幾套卷子,就可以獲得不錯的分數,但2025考研政治,可能有點不一樣。
考試一結束,多個有關考研政治的話題上了熱搜,比如,考研政治難、考研政治答案、背的都在材料裡、稱今年是近十年最難的一次等。
考生們考完之後的感受如何呢?只能說,有人歡喜有人愁,有的人表示,裸考,對難度沒感覺;也有的人說,肖老師,還好我放棄了。
一位網友則不厚道地表示,哈哈哈,我沒背,一想到天天在圖書館背的手忙腳亂的人就想笑。
更多的網友則直言,全靠抄材料答題,背了這麼多天,背的東西出現在題幹;甚至還有考生吐槽,肖老師遭反押題,一題沒押中。
透過這些吐槽,我們就可以感受到,今年的政治題目難度讓眾多考生破防了。
就連考研名師肖秀榮老師都發文稱,個人感覺,今年的真題可能是近十年最難的一次,如果同學們覺得心裡沒譜,是很正常的,並希望考生們考完一門就丟掉一門。
相信大家都還記得近幾年的考研人數,2023年是474萬人,達到了考研人數的頂峰,但2024年的考研人數為438萬人,2025年的考研人數為388萬人,近兩年的考研人數都在下降,減少了近50萬人。
按理說,考研人數減少,上岸難度會小一點,沒這麼激烈,讓人沒想到的是,首門政治考試就難出了新高度,讓考研名師都忍不住發文鼓勵考生們。
有人就表示,這不是在篩選人才,而是難為人才。但是,不管什麼考試,大家的難度都是一樣的,還是需要客觀看待!
個人覺得,大家都在討論肖四沒押中,遭到反押題,全靠抄材料答題,說明一點,考研需注重基礎知識的掌握,政治不再是考前背一背就能拿分的科目了。
雖然政治屬於文科,不管會不會,只要答了題,多多少少都會有分,但現在靠背知識點、靠押題,顯然不行了,對於2026考研的同學來說,或許需要改變一下自己的備考策略,別再沿用以往的方式。
掌握基礎知識,熟悉答題思路,不管碰到多麼難的題目,都會有靈感,寫出來的答案,也更容易獲得分數。
另外,考研政治難,可能會讓部分考生感到壓力,出現緊張的情緒,要是這樣的話,難免會影響其他科目的考試。
我覺得,大家參加考研,還是要擺正好心態。不妨這樣想,你難,別人也難,或許單科分數線不會定得這麼高,給自己積極的暗示,或許壓力就會小很多。
要是一直放不下,憂心忡忡,很可能就會影響其他考試,那就不划算,
哪怕政治真的沒考好,其他科目也發揮失常,最終沒能上岸,也不必感到沮喪,考研是競爭激烈的選拔考試,難度不亞於高考,一次沒考過,那就再考一兩次,相信自己,別輕易放棄。
記住一點,越是重要的考試,不僅是考大家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和理解情況,也是在考心態和細節,越是在關鍵的時候,越不能亂。
要知道,自信心、心態、不緊張,同樣是考出好成績的重要前提,要是因為一門考試就把讓自己亂了陣腳,那就太對不起努力的自己了。
在此,我們也祝願每個考生,逢考必過,一舉成碩,穩住心態和情緒,才能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