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大半年以來,北京大興瀛海鎮的馬女士閒了不少,晚上基本不用管孩子的學習,孩子也不需要家長督促學習,家庭氛圍比此前好了不少。
“不談成績,母慈子孝;一談成績,雞飛狗跳”,是很多雞娃家庭的生動寫照。馬女士年輕時也算個小學霸,可是兒子到了小學高年級後,成績越來越不如她所願。“那時,我簡直要崩潰了!”雞娃未成的馬女士回憶說。
2023年9月,馬女士把兒子送進了一所初中校。
她的好日子漸漸來了。兒子的學習習慣越來越好,自信心越來越強,成績也越來越好。雖然考試不排名,但兒子與以往的小學同學聊起來,明顯感覺自己綜合能力進步更快。
不用管兒子學習的馬女士也被朋友圈的家長們羨慕地戲稱為“甩手掌櫃”,或是“閒人馬大姐”,親子關係也由“雞飛狗跳”變成“母慈子孝”。
不成功的雞娃帶給孩子更多的是傷害
豆瓣走紅的北京第一代雞娃王食慾的故事,最近又在網上引起一波對“雞娃”的反思討論。
王食慾出生後只幸福了三年,從四歲開始一直在各類課程中輾轉。媽媽花了大筆學費,讓她學了九年古箏,只為在升學時增加一些擇校的籌碼。
上小學之後,前三年學華數,後三年學奧數,還分別學過一年的芭蕾、跆拳道、工筆水墨和素描。那時候她一週要上9個課外班。
這種“瘋狂雞娃”的結局是什麼呢?在中學時代,王食慾看似非常優秀。但上大學後她患上了躁鬱症,一度輕生,還是靠學生時代愛好的寫作才走出陰影。而寫作在當年恰恰因影響成績而被家長極力反對。
更諷刺的是,最後她沒有從事與之前所學任何特長相關的工作,反而當了一個編劇,靠自己喜愛的寫作養活自己。如今回望自己學生時代所付出的時間和精力,王食慾未免感到遺憾和不值。
一位大學老師說,現在很多大學生“眼裡沒有光”,因為在童年、少年時期被透支得太厲害,嚴重地傷害了孩子的心靈。這似乎已經是中國式教育的普遍現狀。
像王食慾一樣,有的孩子即使被雞成了令人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卻並不快樂。這顯然不是家長們想要的結果。但面對殘酷的升學競爭,家長們往往又覺得不雞不甘心。絕大多數家長都處於“雞又雞不動、躺又躺不平”的尷尬狀態。那麼,有沒有什麼方法,在不雞娃的情況下,也讓孩子“心中有夢想,眼裡有光芒”?
家長亟需找到不需要雞娃的平臺
家長不雞娃,那麼,應該由誰來喚醒孩子學習的動力和信心,讓孩子有真實的獲得感?結論只能指向學校,而且只能指向具有特定辦學實力和特色的學校,如,這樣的學校具有20多人小班額,有師生比相對大的好老師群體,能開出激發孩子潛能的個性化課程,有讓孩子享受到成長快樂的教育理念……這樣的班級和學校,具有極高的教育成本,不可能具有普及推廣的價值。它只能作為特色校存在。
馬女士很幸運,把孩子送進了這樣一所學校。
2023年9月,馬女士在孩子就讀的北京大興精華學校,開了第一場家長會。她欣喜地發現,在大興精華學校初中部,老師們正在努力透過小班化教學、個性化培養,讓孩子們找到自己的熱愛,發展自己的特長,免去痛苦盲目的雞娃過程,讓每個孩子都閃耀屬於自己的光芒。
馬女士在她的閨蜜群忍不住“顯擺”了一下。
一個班才20個孩子,每個班都配備了兩名班主任老師,可以實時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心理變化。學校師生比達1:3.5!
的確,大興精華的師生比遠高於全市平均水平1:10。所有任課老師都坐班,學生在學校隨時可以找老師答疑、探討、談心。
小班教學的效果立竿見影。大興精華劉老師介紹說,初一的孩子們儘管入學時綜合能力在大興區並不拔尖,但經過短短一學期,孩子們多維度發展,給老師和家長們帶來很多驚喜,“初中統考成績也已經在全區名列前茅”。
大興精華學校初中部校長李化年分析其中原因,他把小班教學作為成績提升的重要因素。因為小班化教學有利於老師關注孩子,因此也有利於形成和諧的師生關係,更加便於因材施教。而小班較寬裕的學習時空,有利於組織各種形式的學習。學生可以或個人、或結對、或小組、或全班去開展諸如閱讀、討論、辯論、調查、研究等等多種多樣的活動。小班化教學更有利於實施探究性學習。
個性化發展,讓孩子找到熱愛
“探索世界課拓展了我們的視野,讓我瞭解到中國各個不同省份的文化。”
“生物奇趣課讓我們更好地瞭解大自然。”
“數學競賽班鍛鍊了我的思維。”
“英文詩歌鑑賞提高了我的口語能力。”
“素描提高了我的審美,讓我把大自然的美、眼前的美記錄下來。”
大興精華學校初一的學生們這樣表達自己對學校特色課程的喜愛。
北京市中考改革的指導思想之一,就是釋放出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們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和自己喜歡的方式來進行學習。
大興精華學校的三級課程體系,讓孩子們在夯實基礎知識的同時,充分發展個人興趣愛好。
目前,大興精華初中已經開設了素描、空靈鼓、演講與口才、探索世界、英文詩歌鑑賞等十幾門選修課。新學期,還將再增加學科競賽課程、資訊學(程式設計)、航模、體能課及勞動課。孩子們在這樣豐富多彩的課程中激發了潛能,涵養了自信心。
同學們在發展興趣愛好的同時,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初一同學的集體朗誦專案,在大興區第二屆“金鳳杯”朗誦比賽中獲得了二等獎。初一年級張朕瑄同學的小實驗《製作酸奶》在大興區“小教具、小學具和小實驗”設計與製作評選活動中獲得了一等獎。
從9月入學到現在,短短一個學期,初中的孩子們變成了一個個“小太陽”。他們一天比一天自信、一天比一天開朗。
李化年校長說道:
我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成就每一個學生的無限可能。
賞識教育,喚醒學生內動力
為了激發學生的內動力,大興精華學校對老師們提出要求:在教學中要充分肯定學生,透過心理暗示,不斷培養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使其不僅有勇於進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斷進取的動力。
“賞識教育”不是簡單地誇讚學生“你真棒”,而是要真誠地從不同角度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對孩子完成的結果提出賞識;對孩子行動的過程進行賞識;對孩子的創造力進行賞識。
初一年級主任徐書分享了一個學生蛻變的故事:
同學王曉小學時比較調皮,進入初中後,也總是不在狀態。而家長也很無奈,他們說小學期間已經想了很多辦法,可都沒什麼效果。
但班主任老師沒有灰心,她仔細觀察,發現王曉很喜歡看班級圖書角的課外讀本,於是她叮囑學科老師,多關照孩子。在老師的關注和培養下,王曉對學習的興趣越來越濃厚。生物老師佈置的動手實驗雖然操作複雜,但王曉仍然耐心地製作並且自己拍了小影片,自己剪輯,這些都表明他的精力和關注點已經轉移到學習上來了。
漸漸地,王曉在課堂上的表現也有了改變。
一次上數學課,王曉居然主動舉手回答了問題。數學老師及時捕捉到這個閃光點,立即對他進行了肯定。老師並不是肯定他主動回答問題的行為,而是認真從他的回答質量去分析,老師說 :“大家聽聽王曉同學這個觀點,他的思考角度很獨特。”
就是這樣一句肯定,讓王曉發生了質的轉變。漸漸地老師們和同學們都發現,王曉不僅能積極自主地學習,和同學們關係也更親密了。
在精華學校,這樣因為賞識教育而讓學生充滿動力的案例每天都在發生。
似乎所有家長都知道:人生是曠野不是跑道,可是更多家長還是習慣讓孩子在劃定的跑道上一路狂奔。但人生是一場馬拉松,第一代“雞娃”王食慾的經歷也告訴我們,唯有熱愛可抵歲月漫長。也許對家長們來說,最急迫的事並非設法“雞娃”,而是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和賞識,讓他們自信、自立,找到自己的熱愛。而這些,最關鍵的一點則是:找到一所適合孩子發展的學校。
(文中學生王曉為化名)
編輯 | 京教君
部分素材來源 | 大興精華學校
今日推薦影片
歡迎掃碼加入
京教圈學習交流群
注意!微信演算法改版了!
圈友們要是不給京城教育圈加星標,
可能就收不到京城教育圈的推文了,
所以,親們一定一定一定要加星標!
重要的話說三遍!
然後,多點在看、多點贊、多分享,
不然我們就要失去彼此了……
親們,快加星標,風裡雨裡,
京教君在這裡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