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如其人”,漢字對於每個中國人來說,都有著特殊的意義。“讀屏”時代,中小學生書寫姿勢不規範、非紙筆化書寫導致書寫能力弱化等問題凸顯,家長和老師共同面臨“如何讓孩子寫一手好字”的難題。日前,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規範漢字書寫教育的通知》,就進一步加強中小學規範漢字書寫教育做出部署,強調要發揮好規範書寫教育的獨特育人功能。本報記者深入多個區校,探訪中小學開展書寫教育的好經驗、好做法,走訪師生、校長、專家等,探討如何以家校社合力做好書寫育人這一大文章。
提筆練字 書寫習慣融入日常
“孩子的字寫得不太好,要不要報個班?”不少家長都有這樣的疑問。對此,北京市通州區教師研修中心研修員王偉認為,要讓學生寫好字,重在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良好的習慣加上正確的重複性練習,才能寫出一手好字。“小學一二年級剛開始學習寫字時,一定要慢下來。比起關注書寫質量,更重要的是關注書寫姿勢。”王偉認為,正確的書寫姿勢不僅關係學生脊柱、視力等健康發展,也影響日後的書寫質量和書寫速度。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不少學校都在小學新生入學教育中加強“雙姿”訓練,還有的學校創編了朗朗上口的“雙姿”兒歌。“真正把‘雙姿’做到位,使之成為習慣,還需家校齊抓共管、長抓長管,教師、家長的示範與監督同樣重要。”王偉說。
“提筆即練字”,讓書寫習慣融入學生日常,學校還要學會創新性使用教材、創新教學方法、創新書寫活動,引導學生愛上寫字、規範寫字。在北京市海淀區翠微小學,每位學生都有一個“翠微生字本”,學校結合語文課生字內容,將文字演變和書寫提示要點進行兒童化設計,滿足一至六年級學生成長需求。為了讓學生們更好地理解漢字結構和書寫要點,學校每週開設書寫小講堂,並錄製“講字”影片,為學生認識書寫、精於書寫提供“路線圖”和“指南針”。
除了書法、語文學科以外,學生在各學科中的文字書寫規範同樣不容忽視。王偉認為,所有學科教師都應參與到學生書寫習慣的培養過程中。同時,為了使一線教師在書寫習慣養成方面有規可循,應當圍繞規範、端正、整潔、美觀、流利等指標建立具體可行的評價標準。
多方協同 營造書寫育人氛圍
寫一手好字非一日之功,書寫教育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參與,營造良好的書寫氛圍。
除了不斷提升學校“第一課堂”的教學質量,還需要發揮好“第二課堂”的育人作用。北京市自2012年起舉辦“蘭亭杯”中小學生書法大賽,2024年第十三屆“蘭亭杯”徵集作品達到3.4萬餘幅,全市近九成的小學和超過三分之二的中學參與到賽事中。各區各校也結合地域特色、學校實際舉辦了形式多樣的書法文化活動。
家長除了做好引導者和監督者,如果能成為書寫活動的參與者,對帶動孩子書寫興趣至關重要。北京市通州區貢院小學秉承“翰墨書香”的貢院文化,從小學一年級起開設全員書法課,學校書法教師建立書法交流群,分享作品點評和書法知識。在學習書法氛圍的薰陶下,不少家長也跟隨孩子練習起了書法。“孩子在學習書法過程中遇到瓶頸的時候,我也會和孩子一起找尋方法,共同享受學習書法的樂趣。”一位學生家長這樣說。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發展,智慧書寫工具成為學生們的小助手。近日,在第一屆北京市小學生漢字規範書寫活動現場,學生們使用“智慧筆”進行書寫,在不改變傳統紙筆書寫的方式下,用科技賦能紙筆,實時記錄學生的書寫過程並提供即時反饋,提高了書寫評價的效率與精確性。
筆墨書情 傳承中華文化基因
千年漢字貫古今,從甲骨文到金文、大篆、小篆,再到隸書、楷書、行書、草書,漢字承載著中華民族發展歷史、傳承著中華民族文化基因。軟筆書法的文化內涵、書寫技藝與審美觀念,能遷移到硬筆書寫中。學生們透過書寫,感受漢字之美、修身養性、表達情感、涵養情懷,賦予漢字書寫更多的意義。
北京一零一中重視書畫育人,發揮傳統文化的浸潤作用,該校書法教師陳默介紹,學校將書法和語文、美術跨學科融合,聯合策劃實施集團漢字書寫大會,以展促賽、以賽促學,以學促教、以教促研,湧現出一批“書寫小達人”。近日,2024屆畢業生宋翰岐個人書畫展在學校陽光大廳展出,作品不僅記錄生活,也抄錄了不少經典詩詞。“著筆過程中,我神思凝結,種種情感都融入筆墨,這樣才能讓每一幅作品都充滿了生命力。”宋翰岐說。
在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二小學,學校提出“規範寫字、方正做人”的育人理念,一至六年級每週開設一節書法課,低中年級以硬筆書法學習為主,高年級為軟筆書法練習。該校教學主任富春媛介紹,學校在課程中融入書法家故事、創作背景、作品賞析等內容,增強學生對書法的興趣和熱愛。“我們要不斷探索挖掘書寫育人價值,在培養學生規範書寫習慣的同時,引導學生深入瞭解漢字蘊含的歷史文化價值,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富春媛說。
區域亮點
平谷區:AI書法引領教育創新
平谷區楹聯文化歷史悠久,被評為北京市唯一的“中國楹聯文化區”,而平谷石刻藝術館集合了從漢代到民國時期的石刻文物。平谷區高度重視書法藝術教育,結合地域資源與書法教育需求,組織實施“弘書鄉韻,品綠谷情”專案,開展書法研學活動,引導學生利用身邊的資源學習書法知識,理解書法文化,提升書寫技能,培養審美情趣,涵養家國情懷。
近年來,平谷區在AI書法教育方面走在了前列。區教委與首都師範大學合作,共同推動書法教育數字化轉型。目前,AI書法教育已經覆蓋了城鄉30所學校、330個班級,329名教師接受了專業培訓。透過開闢“同步課程”“每日一字”“午間一刻”等新型教學場景,有效解決了專業師資缺乏、學生書寫效果難以評價等教學難題,讓1.3萬餘名學生受益,他們的書寫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
專家支招
發揮書寫育人功能
讓學生“又好又快”寫漢字
趙宏(首都師範大學中國書法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我們常說“字好無差生”,規範中小學生書寫教育具有獨特的育人功能。首先,讓學生了解每個漢字的源流演變,能加強學生對歷史文脈的瞭解,增強文化自信;其次,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不僅有利於學生的身姿以及視力健康,對建立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學習方法,提高專注力、觀察力、控制力、表現力等方面也有極大幫助;再次,學生能否寫好字,還取決於審美能力的建立,對傳統經典書法以及優秀規範字範本的臨摹學習,能很好地提升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
如何才能“又好又快”寫漢字?我重點就練好硬筆字提幾點建議。
一是書寫姿勢。對小學一至三年級的學生而言,更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低齡兒童手部小肌肉群尚未長成,長時間用力書寫,極易導致執筆變形,也容易讓孩子疲勞失去書寫樂趣。家長和老師應重點關注“雙姿”規範,不宜過多佈置書寫任務,每次不宜超過30分鐘,最好15分鐘稍事休息。
二是書寫範本。目前我們多將電腦楷體或華文楷體作為規範字使用,但二者的筆畫形態是參照毛筆楷書修整而成的,與日常手寫體差異較大,學生用鉛筆、鋼筆、簽字筆很難完成,如極力模仿會增加不少書寫動作,顯得做作並有違自然書寫的要求。故在教學中,建議教師適度平衡按照電腦楷體筆畫形態要求學生的做法,切忌固化學生審美,徒增學生負擔。
三是書寫速度。對大多數學生而言,硬筆書寫應立足實用,在將規範字寫得正確、工整、美觀的前提下,重在加快書寫速度。隨著學業負擔的加重,直至步入工作崗位,一筆一畫書寫規範楷體字的場景會越來越少,一手流利漂亮的行楷或行書會成為加分項。雖然現在國家尚未出臺規範字的行楷、行書的標準字形,但傳統書法史上經典行書作品提供了眾多可以參考的樣式,學生可依興趣進行適當練習。
轉載請註明來源“現代教育報(ID: modedunews)”
如您對本文內容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與您溝通。
文字:張娜 郝彬 趙豔國
王小艾 韓衝
編輯:張秋穎
編審:張秋穎
終審:冉陽 常悅
關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