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8日,第十三屆中日韓“BEST商學院聯盟”年度聯合研討會在光華管理學院成功舉辦。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日本一橋大學國際企業戰略研究科院長Emi Osono及首爾國立大學商學院副院長Hongsuk Yang、Byungjoon Yoo及合作專案相關負責人出席會議。作為聯盟合作專案之一的年度研討會,每年三方院校輪流舉辦,本次會議由光華管理學院承辦。
三所院校回顧了合作聯盟的成果,探討了共同關注的議題,並展望了未來深化合作的路徑與方向。在公開論壇環節,劉俏院長髮表了主旨演講,分析了中國經濟的增長動能,並強調了商學教育的重要性。三所院校的代表在圓桌討論中分享了各自在重塑商學教育方面的思考與行動。
2024年BEST Alliance年度研討會與會人員合影
年度研討會
回顧合作成果 共繪未來藍圖
在上午的研討會上,劉俏對日韓代表團的來訪表示熱烈歡迎。三方共同回顧了自2011年以來的13年合作歷程,高度評價了在學者聯合研究專案、MBA雙學位、MBA交換專案以及“亞洲經營方略”專案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並一致肯定了彼此之間長期且深入的合作伙伴關係。會議期間,三方與會人員圍繞合作聯盟的重要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和交流,分享了各自院校的最新發展,並就人才培養目標和方式的變化趨勢進行了探討,希望共同促進學科建設、推動國際人才培養。此外,會議明確了下一階段的合作框架,詳細規劃了專案升級的實施措施,達成了下一階段的合作共識。
三方與會人員討論工作細節
學術研究
過去13年的密切合作已經促進近30位教授參與課題研究。這些研究成果在每年的年度研討會上彙報、部分在學術期刊上發表、引用,部分研究成果轉化為課程、案例。此次學術報告會,由光華BEST聯盟聯合研究學術主任沈俏蔚教授主持,三方參與研究課題的學者就聯合研究的學術課題闡述思路、分享階段性研究成果。北大光華教授江亭儒、副教授張閆龍、助理教授柏陽的合作研究團隊分別做了課題彙報和分享,並與參會聽眾進行了討論。
聯合研究課題組代表做學術報告
人才培養
三所院校在過去13年中,有近420位學生參與MBA專案雙學位、學期交換專案和“亞洲商務經營方略”專案的學習和交流。這些專案不僅讓學生有機會在合作院校學習,體驗不同的經濟社會環境、經營理念和商業形態,還促進了他們對東亞三國發展差異與共性的深刻理解,同時也加深了同學間的友誼。
2024年"亞洲商務經營方略"專案
主題演講
中國經濟的增長動能與全球視角
11月8日下午,劉俏院長面向中日韓參會嘉賓以及北大光華師生髮表了題為“增長從何而來——中國案例”的主題演講,深入探討了中國與全球經濟當前面臨的增長挑戰,並對中國的發展路徑和未來前景提出了獨到見解。劉俏首先指出全要素生產率增長是中國經濟過去高速發展的核心動力。隨著中國工業化程序基本完成,全要素生產率增長放緩,中國經濟正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模式轉型。他認為,再工業化(產業數字化轉型)、新基建、大國工業、改革開放和碳中和目標的實現將成為維持中國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五個關鍵槓桿。在全球經濟都面臨生產率增長不足的挑戰時,培育新質生產力是中國應對挑戰的系統方略。
對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保持樂觀態度的同時,劉俏院長也指出了當前的地緣政治形勢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挑戰。在國際層面,中國正面臨全球供應鏈的重塑以及與美國的技術脫鉤等問題。國內層面上,消費動力不足和城鄉發展不平衡等問題也對資源的有效配置構成了阻礙。劉俏認為,透過轉換思維模式和尋找合理對策,這些挑戰可以轉化為新的發展動能。這也正是商學院的使命所在: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新一代商業領袖,他們能夠針對這些挑戰提出創新的解決方案,化不可能為可能(make impossibles possible)。
在演講的尾聲,劉俏院長強調中國經濟發展案例在全球視角下的啟示意義。當前國際形勢日益複雜,保護主義措施層出不窮,各國政策分歧明顯,全球化面臨諸多挑戰。但不容忽視的是,增長動能不足是大多數國家所面臨的共性問題。面對這一全球性挑戰,劉俏院長提出了幾點關鍵建議:他首先強調了各國在制定經濟政策時要秉持共贏思維,避免零和競爭,強調將經濟安全與國家安全區分開來,聚焦於全要素生產率提升這一共同優先事項。其次,他提出應明確界定“產能過剩”、“產業政策”等重要術語,以減少各方不必要的誤解和衝突,對全球貿易形成破壞。他還呼籲避免“以鄰為壑”,實施不利於他國發展的政策,建議探討引入自願出口限制、第三方機制等措施,促進資源共享和更良性的國際合作環境。
劉俏院長還強調,在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中,全球高等教育和商學院肩負著促進理解、培養能夠跨越分歧的全球化領導者的責任。劉俏院長也寄語同學們,未來無論是進入商界、政界還是學術領域,都應保持清醒的認知,迴歸最基本的經濟與商業邏輯,才能在這個不確定性的時代做出理性的決策。
主題演講後,現場觀眾踴躍提問
圓桌討論
商學教育的創新與變革
當前國際形勢充滿不確定性,但人工智慧等技術革新也帶來了新機遇,商學教育如何與時俱進,適應時代變革與技術更迭的步伐?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沈俏蔚、首爾國立大學商學院副院長Byungjoon Yoo,以及日本一橋大學商學院國際企業戰略研究科的外事負責人Yoshinori Fijikawa在圓桌討論環節進行了精彩分享。
該環節由光華管理學院MBA國際專案執行主任江亭儒主持,討論話題涵蓋了商學院在社會中的角色、學生就業趨勢,以及商學教育的創新舉措和數字化轉型。三位嘉賓一致認為,國際合作對於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和開放思維的人才至關重要,並鼓勵同學們抓住國際交流機會,培養終身學習的習慣。
每位嘉賓也結合各自國家和院校的特點,提出了獨到的見解。沈俏蔚教授表示,商學院的使命是培養“化不可能為可能“的未來領導者。她提到,光華從本科到MBA專案都設定了培養學生批判思維能力和創造力的課程,讓學生對所處時代的商業和社會問題進行深度思考。Byungjoon Yoo教授觀察到如今韓國的學生越來越關注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這一趨勢雖然體現了對於幸福感的追求,但也提醒我們注意,過度追求可能會使年輕人忽視專業技能的提升,從而對他們的職業發展造成長遠影響。Yoshinori Fijikawa教授則提到日本經濟曾在過去三十年增長停滯,這一現實導致年輕一代重新思考成功的定義,更關注個人滿足感的提升。研究顯示,在經濟零增長時代,日本年輕人的幸福指數反而在上升。
與會嘉賓還提到,中國、韓國和日本作為東亞近鄰,面臨著許多共同的挑戰,如人口老齡化和生育率下降。“BEST商學院聯盟”可以成為加強中日韓三國合作的平臺,透過三所院校在科研和人才培養方面的合作,共同探尋解決這些緊迫問題的方案。
主題演講和圓桌論壇影片回顧
結語
13年來,三所院校始終堅持開放創新、協作共贏的理念,克服困難,攜手前行,不斷深化、推動中日韓三國在商學教育領域的交流合作,為促進具有國際視野的人才培養和高水平的聯合研究發揮了重要作用。三方院長對過去13年的合作和成果表示肯定與珍視,並提出將進一步為彼此提供更多專案、課程的選擇,引入靈活機制,以加強三校間的學生交流,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並增進對東亞區域間的相互瞭解。三方對未來中日韓高等教育領域的持續交流合作充滿信心,承諾將繼續優化合作機制,深挖合作潛力,為三國商學院的發展以及東亞地區的經貿合作持續貢獻力量。
BEST商學院聯盟 BEST ALLIANCE
BEST(Beijing-Seoul-Tokyo北京-首爾-東京)商學院聯盟於2011年1月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韓國首爾國立大學商學院和日本一橋大學商學院國際企業戰略研究院聯合發起,並作為唯一一個經濟管理類專案,入選由中日韓三國政府支援的第一期和第二期“亞洲校園”計劃。該合作由五大模組組成,包括學者聯合研究專案、MBA雙學位專案、學生學期交換專案、暑期“亞洲經營方略”(Doing Business in Asia)聯合專案和年度研討會,旨在培養未來引領和推動中日韓三國商貿往來合作的商業領袖,推動三國領先商學院在教學科研等全方位的合作與交流,從而助力東亞地區的經貿合作,對世界和平發展做出貢獻。
來源 |北大光華全球事務辦公室
編輯 |王 蒙
排版 |朱 紅
稽核 |奐 然
攜手同行 共啟新篇:第十二屆中日韓BEST商學院聯盟年度研討會成功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