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多少父母,在自家孩子作業上,像個一心撲在業務上的員工一樣精耕細作,熬夜苦戰,恨不得披星戴月,傾情投入,卻偏偏忽略了一個簡單的道理:
學習這活兒,不是靠家長緊盯才起效的。
可是,今天的很多父母,像是給自己扣上了“教育專家”的光環,誓言要把孩子打造成“十項全能”的“精英”。
但誰又能想到,這些“救贖之舉”,在孩子眼裡,未必是關愛,反倒可能是隱隱的傷害呢。
實際上,許多家長在教育路上似乎信奉一種極端的教育信條:只要再推一把,再逼一腳,孩子就會“成龍成鳳”。
他們緊盯孩子的每一步成長,甚至連一分一秒的閒暇都覺得是浪費。
然而,對孩子關懷備至固然是愛,但過分關注卻是一場“過猶不及”的教育鬧劇。
這些不惜犧牲孩子心靈自由的“全能”教育,不僅讓孩子無所適從,更容易成為逆反的導火索。
01 家長的“包辦主義”
許多家長認為,“為孩子好”就是替孩子做決定,於是開始包辦一切,從選興趣班到安排補習班,無不自作主張。
試想,一個孩子,三點放學,四點英語,五點鋼琴,六點奧數,七點甚至還有個拉丁舞。
這樣的安排,乍一聽真的是“事無鉅細”,然而這背後,家長扮演的是一個“監工”,在孩子面前不停地揮舞鞭子。
孩子在這種嚴密的“管理”下,早就失去了自我決定的權利。
他們的每一步,彷彿都被裹挾在“成功”的旗號下,難以掙脫。
比如我們小區一位媽媽,天天給她兒子排課表排到十點半,說是要“開發潛力”。
有一次她兒子在公交車上說:“媽媽,今天我好累,我就想玩五分鐘。”他媽立刻嚴肅地回:“五分鐘?五分鐘足夠背十個單詞了!”
結果孩子一臉無奈,小聲嘀咕:“媽媽,再這麼下去,我英語詞彙量再多,估計也是個會背單詞的機器人了。”
還有個家長,每次孩子學鋼琴練不出感覺,就跑去責備他,“你看人家朗朗!”
直到有一天孩子終於反抗:“媽!朗朗他爸給他買了二十架鋼琴,你呢,給我買的是電子琴啊!”
家長這才意識到,自己的一廂情願,還真是不自量力啊。
02 過高期待的“別家孩子”心理
家長們常常喜歡拿自己的孩子,跟所謂的“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像是永遠忘不掉那個成績突出的鄰家小孩。
“別人家”在孩子心裡,不是榜樣,反而是無形的壓力。
這個時候,學習本應是探索和成長的過程,卻在比較中變成了一場無休止的競技,而這樣的期待,讓孩子覺得自己總是不夠好,甚至連正常的努力也無力支撐。
比如有個孩子考了個班級前三,興高采烈地回家想跟媽媽炫耀。
結果媽媽一句話滅了他所有的喜悅:“班級前三?年級前三才算優秀。”孩子鬱悶地回屋了,心裡暗暗發誓:
以後不跟媽媽彙報成績了,省得還不如鄰家小明來得“厲害”。
還有一位家長,天天唸叨自己朋友的孩子早上六點起床晨跑,晚上十點還在做題。一天她問兒子:“你怎麼不學學他?”結果兒子認真地回答:“媽,我還是人家的孩子嗎?是的,我不是。”
家長愣了一下,從此再也不提這事了。
更有一位媽媽,天天催著女兒考第一名。
某天孩子一臉無辜地說:“我覺得我學習已經夠努力了啊。”媽媽卻回:“可隔壁小李今年年級前五!”
於是女孩默默地望向窗外,輕聲說:
“我真希望能做別人家的孩子,那樣就能讓媽媽開心了。”
03 負面評價“壓垮了興趣”
當家長的言辭充滿指責,孩子自然感受不到來自家長的認可。
每當孩子稍有成績,總被灌輸“不要驕傲”、“比你好的多了”的理念,這不僅打擊孩子的學習動力,甚至還會將學習的愉悅感完全消耗殆盡。
其實,學習本該是一種探索的樂趣,但這種過度的負面反饋,卻只會讓孩子避之不及。
比如一個孩子考了95分,結果家長一臉嚴肅地問:“還有五分哪去了?”孩子弱弱地回了句:“五分在學校裡,不敢帶回來,怕您生氣。”
還有一次,一個成績剛好及格的學生,媽媽一上來就大罵不爭氣,還說:“你這樣子以後連個像樣的工作都找不到!”
孩子小聲回應:“那我以後就繼承你的嘮叨事業吧……”
家長當時就愣住了,沒了話。
那麼,家長如何放下這“過猶不及”的束縛,讓孩子在自己的節奏中成長呢?
與其緊盯不放,不如留出一些自由的空間。
試試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成長,而不是把每一分每一秒都填滿功課和計劃。關注孩子內心的想法,比用資料衡量成績更加重要。
因為教育,從來不是一場疾行的競賽,而是一段逐漸成熟的陪伴。
如果家長能學會適度的放手,或許,孩子反倒能在這個過程中,慢慢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