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關注地理圖文
專業高考地理備考
每日更新堅持11年
地理知識集合彙總
中國人“爆改”沙漠
提起沙漠,你會想到什麼?
誘人的海鮮、美味的蘑菇、
咬一口“甜蜜暴擊”的、
稻香四溢的萬畝良田……
沒想到吧,這些都出自“爆改”過的沙漠!
要想吃到這個美味蘑菇
得去沙漠裡挖
乾旱沙地上微微隆起一個大包,撥開表層厚厚的細沙,裡面竟然埋著幾朵碩大的蘑菇!在普遍的認知中,蘑菇通常是與潮溼環境聯絡在一起的,那麼,乾燥的沙子中怎麼會長出蘑菇?據說,沙漠裡的它,有著不一樣的生存策略。
據介紹,每年的3~6月和9~11月,是沙漠裡採蘑菇的最佳季節。這個時間,沙漠裡的溫度大概會上升到20多攝氏度,溫度適宜,水也到位了。
塔克拉瑪干沙漠裡為啥會長出蘑菇?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的買文選介紹,蘑菇生長對環境要求還是比較苛刻的,很多網友看到的沙漠里長蘑菇,應該說是在一定特殊條件下產生的。比如紅棗地裡滴灌帶下,因為水分、溫度條件適宜,會有蘑菇出現。
長出如花般的
魚蝦肥美蟹滿黃
新疆沙漠“海鮮”上新了!
一顆“心“甜蜜暴擊”!
去年以來,深居內陸、離海最遠的新疆,靠著本地產“海鮮”火爆出圈,“新疆也產海鮮”一時成為網友熱議的話題。三文魚、南美白對蝦、螃蟹……這些海鮮,如今也可以產自新疆。
這種螃蟹叫白玉蟹,是浙江省湖州援疆指揮部從湖州“帶土移植”而來。雖然有成熟的技術支援,但在鹽鹼地裡養螃蟹,其實大家最初心裡還是沒譜的。
然而,由於這裡氣候、水源、土壤鹽鹼環境非常適合螃蟹生長,白玉蟹來到新疆不僅沒有水土不服,個頭還長得更大,當年就養殖成功了。
2023年,新疆水產品產量達到了18.39萬噸,穩居西北五省區第一,這些產自天山腳下、沙漠邊緣的水產品,已成為市場“新寵”。
沙地裡長出萬畝良田
塔克拉瑪干沙漠能種啥?
在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有一塊神奇的“田”,名字裡有“田”叫“和田”,縱橫阡陌是小麥田,稻香四溢是沙地裡長出的萬畝良田。儘管新疆有荒漠,但新疆絕不是農作物的荒漠。
沙漠玉米種植成功:從去年開始,新疆和田地區策勒縣就試種了一批既可以防風固沙又能夠產生經濟效益的玉米。種植玉米後,土地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沙漠蒸發量高,在這裡種莊稼,水從哪裡來?戳影片↓瞭解。
沙漠裡究竟能種點啥?專家介紹,塔克拉瑪干沙漠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水稻。林果業主要有核桃、紅棗、石榴等,還有一些比較特殊的經濟植物,比如寄生在紅柳或梭梭上面的肉蓯蓉。除了這幾類,還有板藍根、玫瑰花、酸棗、沙棘等。
長出如花般的一顆“心”
咬一口“甜蜜暴擊”!
如今,阿克蘇地區正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宜糧則糧,宜牧則牧,宜林則林。數百萬畝特色林果中,有核桃、紅棗、香梨等多個品種,其中,阿克蘇蘋果更是聲名遠播。
阿克蘇蘋果除了色澤飽滿、果體碩大之外,最具特點的地方是它有“冰糖心”。什麼是“冰糖心”呢?果核周邊的果肉堆積了許多糖分,呈現半透明狀,並向果核四周擴散,形成了獨特的“冰糖心”。
阿克蘇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為蘋果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而且,阿克蘇的蘋果採摘時間是從10月底開始,尤其是每年霜降節氣過後才開始大面積採摘。採摘時間晚給蘋果留出了更充足的生長時間,蘋果裡糖分聚集的時間也就更多,因此口感也更好。
阿克蘇蘋果品質好,還和當地生態環境改善、防護林守護密切相關。在果園周邊,有許多防護林帶。這些防護林能夠降低風速,為果樹生長提供庇護。此外,這些防護林還能夠保持水土、防止風蝕。
鋪展的是綠色,收穫的是希望
現在沙海中逐步擴大的綠色
煥發著勃勃生機
曾經的荒漠,正回饋著人們的付出
400毫米等降水量線
我國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致走向是:大興安嶺—張家口(河北省)—蘭州—拉薩—喜馬拉雅山脈東部,它與宏觀地勢密切擬合,大體與大興安嶺—陰山山脈—古長城(黃土高原北緣)—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脈一線相當。此線以東、以南,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為半溼潤區;此線以西、以北,年降水量在200~400毫米,為半乾旱地區。不同地段的走向,顯示季風強弱和地形高低的組合形態,疊加氣溫因素,則有不同的人文意義。例如,200~400毫米的地帶很狹窄,意味著草原寬度小,可供牧民遊牧的區域小,他們必須大範圍內移動,如從大興安嶺南段向西南直到黃土高原北部的廣闊地帶內移動。而在400~800毫米,南北和東西寬度較大,與平原丘陵地貌結合,適合農耕文明發展。
(1)大興安嶺—張家口段。該線大約從呼倫湖向南到錫林郭勒,在大興安嶺中段大約沿霍林河折向東到科爾沁草原(科爾沁左翼中旗、後旗)、經通遼,折向西南方向,走西遼河,經赤峰、圍場、沽源,到張家口。這段400毫米等降水量線走向的典型特徵是在大興安嶺以西,向南走,然後折向東、東北,再轉向南,西南,向松花江、牡丹江流域靠近。
在該線段所在區域,降水量呈現自東向西遞減的態勢。若綜合考慮氣溫、地形、降水、植被等因素,從哈爾濱到呼和浩特,自東向西分為中溫帶溼潤地區、中溫帶半溼潤地區、中溫帶半乾旱區和中溫帶乾旱區。每個自然地理亞區呈南北狹長分佈,分別向南延伸至燕山北麓的西遼河及其上游西拉木倫河一線,東西向展開,南側對接暖溫帶半溼潤區(降水量400~800毫米)。這種自然地理景觀格局決定了遊牧民族沿這條線路南下到農耕區受阻,其地約在今內蒙古赤峰,於是轉向西南,滑過北京西北的張家口向太原延伸到晉中、陝北、甘東半乾旱高原丘陵地帶(黃土高原北半部),直到蘭州、烏鞘嶺。
自然地理生態亞區的組合是遊牧、漁獵族群和農耕民族交往與衝突的根本原因。例如,中溫帶溼潤地區夏天短暫、溼熱,冬天寒冷,適合漁獵,女真人祖源於此。中溫帶半溼潤地區牧草豐盛,適合遊牧民族發展,歷史上的東胡部落(如匈奴、鮮卑、吐谷渾、蒙古等)均棲居在此。歷史表明,他們先完成橫向融合或者征服,如契丹人與女真人、女真人與蒙古人,建立穩定的後方,才有能量越過半乾旱、半溼潤線(長城一線),向南與農耕民族爭高下,實現融合。前述分析表明,推動他們南下幕後最大的推手是寒冷的氣候。
(2)張家口至武川段(陰山東段)。400毫米等降水量線過張家口後繼續向西南方向行走到大同和烏蘭察布市中間地帶(察哈爾右翼前旗),然後受高山遮擋,等降水量線向西折北行走到呼和浩特以北的大青山沿線(陰山東段),接武川縣,在土默特旗和達拉特旗過黃河進入河套地區。此段的最大特點是先向南行至大同盆地北緣,然後折向北。這個變化,導致大同盆地成為農牧交錯的前沿。歷史上遊牧民族先在這兒建立政權(如北魏),再伺機南下,從山西中部走廊經太原進攻洛陽、西安。當中原農耕民族強盛時,也經此通道向東北和西北進攻。所以,這兒是北方的重要地緣樞紐之一。
(3)黃河流域段。黃河流域降水分佈對於華夏文明的形成與發展有著重大意義。黃河流域降水量並不豐富,多年平均年降雨量僅有454.62毫米,剛過半溼潤線。其最大降雨量為951.17毫米,是最小降雨量(142.89毫米)的6.66倍,差異十分明顯,相當於跨過乾旱區、半乾旱區、半溼潤區和溼潤區,區域差異特別明顯;從空間分佈格局來看,年降水量整體上呈現從東南向西北逐漸減少的趨勢。多年平均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從東到西依次穿過武川、土默特左旗、準格爾旗、神谷、伊金霍洛旗、神木、烏審旗、榆林、子洲、靖邊、定邊、吳旗、環縣、海原、固原、會寧、定西、榆中、東鄉、永東、互助、化峰、貴德、同仁、貴南、澤庫、同德、瑪沁、瑪多、曲麻萊、稱多等31個縣旗、市。這相當於從呼和浩特以北的大青山呈45度角延伸至蘭州附近,大體與黃土高原北邊緣重疊。
(4)青藏高原段。400毫米等降水量線過蘭州後,進入青藏高原,呈西南方向延伸到拉薩,然後向東南方向折彎,至喜馬拉雅山東端向南。該段地處高原,山高谷深,氣候寒冷,人類活動受到強烈抑制,人文意義稍遜。
100~200毫米、200~400毫米等降水量線間隔很小,形成狹窄地帶。這意味著,遊牧民族的生存空間非常狹小,他們須年復一年地趕著牛羊在這個狹窄地帶內遊牧,這意味著他們有強烈的拓展生存空間的願望。特別是一旦乾旱、霜凍等各種天災,牛羊大批死亡的情況下,牧民只有求食,甚至劫掠求生(向北是高原沙漠,寒溫帶針葉林,冬季異常寒冷),爭奪生存空間。農耕民族積極防禦,修築亭障邊牆,阻擋來犯。這是長城沿著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修築的重要原因。
而暖溫帶半溼潤區的覆蓋範圍,稍微外拓,就與《禹貢》九州範圍相當,是華夏文明的搖籃,或者說是古代華夏人生活的核心區域。
農業與畜牧業
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西以北,由於長期降水不足,並不適合進行農業生產,只能發展畜牧業。其以東以南,降水量滿足農業生產需求,是農耕區。
400毫米等降水量線附近地區為我國農牧交錯帶,該地區降水量年際變化大,乾旱和風沙天氣頻發,是典型的生態脆弱帶。
1953年,趙松喬先生在進行察哈爾北、察哈爾盟、錫林郭勒盟等地的經濟地理調查時提出,存在集約農業地帶向北遞變為粗放農業區、定牧區、定牧遊牧過渡區、遊牧區的現象,“過渡地帶”概念首次被提出。
社會處於穩態,會出現遊牧與農耕交錯的現象,這是河流地形對氣候地帶性的“扭曲”所致,例如,沿河流、山前平原為農業區,其他地方為遊牧區。自東南向西北,可耕作的土地越來越少,遊牧成分增加,呈現交錯出現的人文景觀。農牧交錯帶是我國農業區與牧業區之間的過渡地帶,區域內草地、林地和農田在空間上大面積交錯分佈,在社會經濟和生產方式上表現為種植業、林業和畜牧業等多種生產方式在同一區域內並存的格局。
北方農牧交錯帶範圍是:內蒙古高原東南緣、東北西部半乾旱地區和黃土高原北部。恰好處於東部溼潤區與西北乾旱區之間的過渡地帶,處於亞洲季風尾閭區,降水年際變化較大,深受氣候變化的影響,是環境脆弱地帶,土地利用方式隨之轉變。
要注意的是,自然地理環境所生成的分界線與人類活動形成的分界線並不完全重疊。人類活動所形成的農牧交錯地帶隨著兩側人口增長、軍事實力、政治實力的變化而呈階段性擺動。例如,春秋戰國時基本穩定在司馬遷所述龍門—碣石一線,在燕山之南;秦漢時農耕區北拓,到燕山以北;東漢以來農耕區南偏;隋唐時農耕區北拓;宋遼夏時農牧交錯帶中段略向北移、東段南退、中西段保持原位置;金元時農牧交錯帶走向與前朝變化不大,但帶內農耕比重降低,畜牧業相對增加;明代農牧交錯帶北界南退;清代農牧交錯帶大幅北拓。
該地帶隨氣候變化而遊移。如果沒有移動,則各方百姓安居樂業。若有移動,則兩種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民族衝突就會產生。地理圖文綜合整理
該地帶可被視為生態敏感區、脆弱區,人類社會的不穩定地帶。氣候的輕微變化,在這個地帶都會被放大,引起全域性性動盪。因為對於南側的農人而言,氣候異常,會導致糧食減產甚至絕收;而且這個地方由於糧食產量低,百姓積儲少,交通不便,遇到天災,靠自身積累難以持續生存。北側牧民受到乾旱或者嚴寒的逼仄,也會很容易地向內遷移,尋找生存空間(如漢武帝安置休屠王在河套地區)。
森林與草原分界線
一個地方有沒有森林植被分佈取決於降水量,年均降水量400毫米便是大多樹木生長所需水量的底線。年均降水量在200~400毫米,植被以草原為主,若降水量再少,就連草也無法生長,這就形成荒漠地帶。
對比200~400毫米兩線與400~800毫米兩線之間的寬度和空間大小,遊牧民族在狹長的空間內活動,向北是浩瀚的沙漠,向南則是寬廣的森林地帶,一直到秦嶺淮河一線。遊牧民族南進不成則退居漠北寒溫帶森林草原地帶。蒙古人在明朝時為環境惡劣所迫甚至轉移到青海湖以西地區。吐谷渾人的故鄉在大興安嶺南段,他們被迫遷徙到河西走廊、青海一帶,後受打擊,有些部落又返回故鄉。五代十國後期,吐谷渾人與這裡的契丹人產生激烈衝突,內附北漢政權,與其他民族融合。農耕民族受到北方擠壓,則向南方轉移,南方恰恰提供了廣闊空間。這是中國經濟、人口重心不斷南移的根本原因。如果要保持經濟、人口重心不動,必須改善西北內陸地區的生產力,發揮資源(如風能、太陽能、石油、有色金屬等)的潛在優勢。
胡煥庸線——人口分佈東西分界線
胡煥庸線是中國東南半壁和西北半壁的地理分界線,兩者的分界線在全國地圖上是黑龍江璦琿(黑河市)和雲南騰衝的連線。它現在廣為國人所知,與秦嶺—淮河和長城地理分界線齊名,是認識中國宏觀地理環境、人口、經濟和社會活動分佈的重要分界線。那麼它是怎麼來的呢?與400毫米等降水量線等其他宏觀地理分界線有何關係呢?
璦琿—騰衝中國人口地理分界線主題公園
原來,胡煥庸先生(1901—1998)是我國科學大師竺可楨先生的高足。1934年,他按照竺先生的要求研究人口分佈問題,更精細地劃分人口地理單元,製作了江蘇省江寧、句容等地的鄉鎮尺度的人口分佈圖以及安徽的人口分佈圖等。然後,他著手全國人口縣級解析度的地圖製作和研究。他用了很大精力收集人口資料,並儘可能採用權威可信的統計資料。他將縣級人口數與土地面積相關聯,製作了人口分佈點值圖和密度等級圖,前者以每點代表2萬人,後者將縣級人口密度分為8個等級,直觀反映了人口分佈的疏密差異。經精密的計算和整理,他製作了中國人口分佈圖和人口密度圖。
胡煥庸先生
根據計算,他敏感地發現中國的人口密度差異性存在一個線性輪廓,這就是璦琿—騰衝線。他統計璦琿—騰衝線兩側的人口、土地及人口密度後發現,此線東南部,佔全國36%的土地,養活全國96%的人口。此線西北,佔全國64%的土地只居住著全國4%的人口。與全國人口平均密度相比,東南部高出2.67倍,而西北部僅及其1/16。二者之間,平均人口密度呈42.6:1。但他並沒有在論文附圖上劃出這條線。
1989年,胡煥庸、伍理用1982年人口普查和1985年人口統計資料重新精繪了中國人口分佈圖、密度圖,才將璦琿—騰衝線落實在地圖上。
1984年7月,美國華裔人口學家田心源教授到上海拜訪胡煥庸,提出璦琿—騰衝線應該稱為“胡煥庸線”,這是目前所知胡煥庸線稱呼的肇始。這意味著此線誕生近50年後才被賦以發現者之名,而直到1986年胡煥庸線才見諸研究文獻。隨著研究的深入,胡煥庸線兩側的人口、經濟活動分佈及動態變化特徵也被揭示出來(見表8-1)。表中顯示,該線以東的人口比重上升,以西的人口比重下降,這反映人口不斷向東南偏移的趨勢,所謂孔雀東南飛。
最近幾年,隨著西部大開發和“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中國能否突破胡煥庸線,將人口、經濟中心推向西部成為理論界研究和社會關注的焦點。
1933—2010年中國胡煥庸線兩側區域人口分佈變化
那麼,胡煥庸線有何特徵?是怎麼形成的呢?
通常認為胡煥庸線與中國地形的第二、三級分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橫斷山)較為吻合,唯後者傾角大於45°,達至60°左右;另一方面胡煥庸線又與400毫米等降水量線較為貼近,唯後者傾角小於45°,約在30°左右,地形臺階線與400毫米等降水量線的混合平均位置方與胡煥庸線基本一致,這相當於說,宏觀地貌分界線偏東南,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偏西北,而胡煥庸線居中。這個比較容易理解——東亞季風氣候越過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後,還是有動能繼續向西發展,所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在長城一線,與第二、第三階梯分佈尚有較大距離。而人口分佈,或者人類活動仍在第二階梯內的區域性地區很活躍,如山西中南部、陝西渭河流域、漢水流域、四川盆地等。這導致胡煥庸線比第二、三級分界線偏西。
還有學者發現胡煥庸線位於農牧交錯帶上,線兩側的農業生產方式差別顯著,東南部以農耕作業為主,西北部以畜牧業生產為主,農耕作業的土地生產效率比畜牧業高,從而決定了人口承載力的差異性。其實,胡煥庸線兩側是我國重要的生態交錯地帶,在其東側為宏觀地貌分界線,在其西側基本與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並行。
總之,圍繞胡煥庸線,學界展開了大量研究,深化了對中國地理形勢與人口、社會經濟發展之間關係的認識。
15G備考資源,隨問隨答,專題設計,優質課件,請掃碼加入知識星球
推薦關注防失聯純地理知識公眾號——圖文地理
注:本文綜合自我們都愛地理、中學地理研究、中學地理課、匠心地理、輕輕鬆鬆學地理、高考地理、講地又講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這般學地理等各地理公眾號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併致謝!若引用不當可以隨時文末留言聯絡註明來源或刪除。應公眾號命名規則要求,原譚老師地理工作室更名為地理圖文,譚老師講地理更名為圖文地理。
順手點選文末四符
分享收藏在看點贊
這是我們堅持不斷
持續不停更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