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關注地理圖文
專業高考地理備考
每日更新堅持11年
地理知識集合彙總
自晚清時期以來,我國的疆域變化很大,原先的一些故土也因為種種原因而被強佔或割走,其中就包括5座面積巨大的湖泊。如果這5座湖泊還在手中,我國水資源短缺的局面將會得到極大的緩解。此情此景,只能說實在太可惜了。
1、伊塞克湖
伊塞克湖最早見諸於文獻是玄奘法師的《大唐西域記》,在西行取經的途中,他寫道:“大青池,又名熱海,周千餘里,東西長,南北狹。洪濤浩瀚……水族雖多,莫敢漁捕。”在西漢、唐朝、清朝這三個時期,伊塞克湖都歸屬於中國管轄。
1864年,沙俄強迫清政府簽訂《勘分西北界約記》,奪佔中國外西北約44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其中就包括了伊塞克湖。今日的伊塞克湖位於吉爾吉斯斯坦東部,距離中國只有100來公里。它長182公里,最寬處61公里,面積6200多平方公里,為世界第二大高山湖泊。伊塞克湖蓄水量高達1.76萬億立方米,幾乎是長江全年淨流量的2倍。
2、齋桑泊
齋桑泊是清朝時期我國西部三大湖之一,它也是在1864年伊塞克湖一起被沙俄強佔。清朝時,齋桑泊湖稱為“烘和圖池”或“齋桑淖爾”,在當時屬於伊犁將軍轄區。
在蘇聯赫魯曉夫當政時期,蘇聯在額爾齊斯河流域上修建了一個大壩,使得齋桑泊與水庫連成一體,其面積也從1800平方公里擴大到5500平方公里,湖水的深度達到了11-13米左右,滿足了通航需求。而且這還是一座淡水湖,蓄水總量高達530億立方米,可滿足上千萬人口的生活用水需求。蘇聯解體後,齋桑泊湖歸屬哈薩克。
3、阿拉湖
在清代,阿拉湖被稱為圖古勒池,在《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時割讓給沙俄,今天歸屬於哈薩克。阿拉湖距離我國阿拉山口口岸不足30公里,湖面積265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約為22米,最大深度可達55米,總蓄水量達到驚人的600億立方米。大約相當於鄱陽湖豐水期蓄水量的2倍。
阿拉湖從高空俯瞰呈橢圓形,湖面五顏六色,攝人心魄,讓人流連忘返,是天然的旅遊勝地。沿岸有著肥沃的沖積平原,物產極為豐饒。
4、巴爾喀什湖
在歷史上,巴爾喀什湖有過多種叫法。中國古籍上稱它夷播海或西海,自漢朝以來便是我國西北邊境的天然分割線。在清朝前期,沙俄的勢力滲透到此地,它是中國與俄國的界湖。《中俄勘分西北界約》簽訂後,巴爾喀什湖正式脫離中國,蘇聯解體以後歸哈薩克斯。
巴爾喀什湖相當之長,東西長600多公里,是世界第四長湖,南北寬8-70公里不等,最深處達26米。湖泊總面積在1.8萬平方公里,湖中部有一個半島,將湖面分成了東西兩部分,中間只有一個狹窄的水道相連。巴爾喀什湖蓄水量為1120億立方米,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蓄水量的25倍多。
湖中生活著20多種魚類,巴爾喀什鱸魚、伊犁裂腹魚是這裡獨有的珍稀品種。沿岸最大城市為巴爾喀什市,為哈薩克重要的鍊銅中心,每年要消耗大量水資源,廢水的排放也加劇了湖水的汙染。
5、庫蘇古爾湖
蒙古國境內有3000多個淡水湖,蓄水量最多的無過於庫蘇古爾湖,它的蓄水量放眼整個亞洲僅次於貝加爾湖。在元、清兩朝,庫蘇古爾湖一直在中央政府的管控之下。1921年,在蘇俄的影響下,蒙古臨時人民政府宣告成立,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國成立併成為蘇聯的衛星國。
庫蘇古爾湖位於蒙古國北部,與貝加爾湖是一對姊妹湖。其水域總面積為2760平方公里,蓄水量達3800億立方米,是我國第二大的丹江口水庫蓄水量的11倍之多。
上述列舉五座大湖,蓄水總量約為2.37萬億立方米。相比較之下,我國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是2.7萬億立方米。如果這五座湖泊依然為中國所有,可想而知能創造出多大的經濟效益!
鹹海概況
鹹海,位於哈薩克和烏茲別克的交界處,曾是世界第四大湖。
20世紀60年代初,鹹海面積6萬餘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3米,最深處水深64米。歷史上鹹海海拔53米,南北最長435公里,東西290公里,面積68,000平方公里,平均深度16米,在西海岸外最深處達69米。
如今的鹹海,面積較鼎盛時期萎縮了將近90%,其水量減少近85%。按照這種變化趨勢,鹹海將在2020前後完全乾涸消失,變成一片只存在於過時地圖裡的大海。
鹹海是在上新世(地質時代中第三紀的最新的一個,距今530萬年開始,距今258.8萬年結束。)末期形成的,當時地殼下沉,地面水匯瀦,是海侵的遺蹟,一般也認為是古地中海(也叫特提斯海)的保留部分。
從更新世(第四紀的第一個世,距今約260萬年至1萬年)以後,錫爾河與阿姆河的河水都注入鹹海,使水位經常保持不變。
在鹹海全盛的時候,曾經是中亞第一大咸水湖、世界第四大湖,面積將近7萬平方千米。
在全盛時代,鹹海曾經有發達的漁業,沿岸的從業者超過4萬人,捕撈量佔前蘇聯總捕魚量的1/6。鹹海的英文名字“Aral Sea”可以大致翻譯成“島之海”,因為它曾經在一公頃的範圍內有過1500個島。
但是好景不長,鹹海的美好時光在人類的活動下逐漸變成了一個難以再現的往日舊夢。美麗而豐饒的鹹海,開始逐漸枯萎了。
鹹海在成長的歲月裡,經歷了550萬年。但在短短的時光裡,卻走到了生命的垂暮之年。地理圖文綜合整理
鹹海將逝之謎
湖泊一旦形成,就受到外部自然因素和內部各種過程的持續作用而不斷演變。
入湖河流攜帶的大量泥沙和生物殘骸年復一年在湖內沉積,湖盆逐漸淤淺,變成陸地,或隨著沿岸帶水生植物的發展,逐漸變成沼澤。
察爾汗鹽湖
乾燥氣候條件下的內陸湖由於氣候變異,冰雪融水減少,地下水水位下降等,補給水量不足以補償蒸發損耗,往往引起湖面退縮乾涸,或鹽類物質在湖盆內積聚濃縮,湖水日益鹽化,最終變成幹鹽湖。
某些湖泊因出口下切,湖水流出而乾涸,如圖中的四川盆地。此外,由於地殼升降運動,氣候變遷和形成湖泊的其他因素的變化,湖泊會經歷縮小和擴大的反覆過程,不論湖泊的自然演變透過哪種方式,結果終將消亡。
所以,湖泊走向消亡,都有一定的自然原因。
鹹海消亡的自然原因
鹹海所處區域深居亞歐大陸腹部,海洋溼潤氣流難以到達,降水稀少。20世紀70年代以來氣候持續乾旱,至於氣候乾旱的原因很多學者都歸結為全球變暖的影響。總體而言,全球變暖會在溫帶地區會加大蒸發量,使得溫帶地區降水量減少變乾旱,而高緯度地區的降水會因蒸發量的加大而變得溼潤,熱帶地區的對流會更旺盛,降水會更多,鹹海剛好地處中緯溫帶地區。
但是,鹹海在短短几十年走向乾涸,這更多的是由於人類活動造成的結果。
蘇聯是當時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雖然約佔世界陸地面積的1/6,但緯度高,農業發展受限。中亞熱量相對豐富,政府希望透過修建水利設施,將錫爾河與阿姆河的河水分流到周邊的沙漠和荒地中,從而將該地區改造成棉糧生產基地。最終的目的用來支援社會主義建設。
該圖為阿姆河下游的農業開發
斯大林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提出了“自然改造計劃”。計劃的具體內容,就是在該地區建設防風固沙林、引入草地作物進行輪作,並在半乾旱氣候地區修建灌溉水利工程。水利設施的建設滋養了作物,卻分走了一部分河水,水域的進出平衡開始被打破。鹹海的水域開始衰減。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蘇聯政府在該地區修建了大量的水利設施,這些巨大的水利設施,將烏茲別克的草原以及卡拉庫姆沙漠從不毛之地,改造成了面積達30餘萬公頃的棉糧生產基地。
1980年,蘇聯棉花年產量達996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 20%,其中 95%產於錫爾河及阿姆河流域地區。蘇聯境內約40%的稻穀,25%的蔬菜、瓜果,32%的葡萄也產於該地區。
農業生產的豐收促進了該地區經濟發展,而此地區的人口也由上個世紀二十年代700餘萬人猛增至3600多萬。
大量的剝削鹹海水資源,使得鹹海周邊的環境問題逐漸暴露出來。蘇聯人的粗放發展模式使得該地區水資源浪費嚴重,很多水資源在傳送過程中蒸發、滲漏,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各地負責人為了拼政績大肆開荒,致使開荒土地面積遠大於該地區水資源的承受能力,河水注入鹹海的水量越來越少,海岸線也不斷後撤。
曾經的港口變成了內陸城市,鹹海的水運經濟幾乎崩潰。
這裡的氣候也隨著湖水的消退變得更極端更乾旱,致使周邊地區的農作物產量下降。水量的減少使得鹹海水域鹽分濃度急劇上升,造成本地魚類及水生物大量滅絕。
1987年,鹹海第一次被分成南北兩部分,中間高聳的海床成為了陸地。
乾涸的湖底沉積了大量的鹽分,每當大風颳過就會形成可怕的“鹽沙暴”。這些含有大量鹽分的沙土隨風飄散,沉積到周邊的田地裡,造成土地鹽鹼化、沙漠化,使該地區作物產量急劇下降。蘇聯人開墾出的良田又變回了荒漠。
圖為2010年3月下旬,
鹹海乾旱的湖床沉積層上升形成沙塵暴。
其實鹹海的乾涸早在蘇聯人預料之中。蘇聯工程師原計劃透過讓鹹海有計劃地乾涸,以便將其改造成良田。但他們嚴重低估了這一行為帶來的副作用,乾涸的速度大大超出人們的預期,而且引發了深重的環境災難。沒想到會乾涸得如此快。
面對越來越嚴峻的形勢,蘇聯政府不得不採取一些措施進行緩解,甚至計劃從其它河流引水來保護鹹海。但這些計劃最終因耗資巨大而無法付諸實現,鹹海終於還是走上了不歸路。蘇聯解體後,由於對水資源失去了統一的排程,地區形勢變得更加複雜。
阿姆河下游和三角洲為烏茲別克和土庫曼共同分享,水作為發展經濟寶貴的資源,誰願意自己少用呢?
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托古爾大壩
托克托古爾大壩既掌控著下游灌溉所需的水資源,也是上游吉爾吉斯斯坦的主要發電來源。兼具這兩個功能的大壩,在不同國家的操作方式也不一樣。按理說,吉爾吉斯斯坦需在冬天放水,以便提供電力;而烏茲別克和哈薩克則需要大壩在夏天放水,以便灌溉。
而水資源卻是有限的,不可能兩頭放水。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當時蘇聯政府牽頭規定,吉爾吉斯斯坦在夏天放水,藉此從烏茲別克和哈薩克換取油氣。
但自1991年蘇聯解體後,由於各自利益所需,這個協定並未得到很好的執行。為了爭奪水資源,三國都將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肆意分流河水。凡此種種之事,致使流入鹹海的水量越來越少。滔滔阿姆河甚至一度出現斷流,更加劇了鹹海的消退。
面對鹹海的消退,中亞各國成立了委員會。對各國的利益訴求進行協調。聯合國及有關國際組織也成立了基金會,展開專項行動來保護鹹海,併為周邊地區居民打深水井以解決飲水問題。雖然這些行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於各國在河流上游取水的行為始終沒有得到控制,鹹海的衰減趨勢根本無法遏制。
1961年到1970年間,鹹海的水平線以每年20釐米的速度下降;
上世紀70年代,這個速度達到了每年50-60釐米;
上世紀80年代,這個速度達到了每年80-90釐米。
1987年,鹹海分成兩部分:北鹹海和南鹹海;
2003年,南鹹海分成了東鹹海和西鹹海。
2009年,東部消失,而西部由於幾乎無水補充,
2020年,如再不採取積極有效措施,鹹海將徹底的從地球上消失。
結束語
人類對環境的破壞有多大,
環境對人類的反制就有多強。
人類想要永久改變自然環境,
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無論技術手段有多高明,
自然最終總是會反敗為勝,
頑強地回到自己原來的形態。
15G備考資源,隨問隨答,專題設計,優質課件,請掃碼加入知識星球
推薦關注防失聯純地理知識公眾號——圖文地理
注:本文綜合自我們都愛地理、中學地理研究、中學地理課、匠心地理、輕輕鬆鬆學地理、高考地理、講地又講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這般學地理等各地理公眾號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併致謝!若引用不當可以隨時文末留言聯絡註明來源或刪除。應公眾號命名規則要求,原譚老師地理工作室更名為地理圖文,譚老師講地理更名為圖文地理。
順手點選文末四符
分享收藏在看點贊
這是我們堅持不斷
持續不停更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