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牛坊花鈸大鼓是北京市昌平區小湯山鎮本土的一項傳統藝術,俗稱“大鼓會”,也叫“雷音聖會·子弟花鈸”,是一種以鼓、鈸為道具和伴奏樂器的傳統民間舞蹈,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名錄。既有鼓韻悠長、又有鈸舞飛揚,這項充滿鄉土底蘊和文化魅力的民間藝術自2007年起被引入昌平區小湯山中心小學,透過師生們的繼承創新,“鼓”出了少年志,“舞”出了新風采。
挖掘地域資源 傳承家鄉文化
花鈸大鼓對於小湯山中心小學的學生們來說,是家鄉的一張文化名片,寄託著他們對家鄉的熱愛。學會這項技藝、傳承這項技藝,對他們來說“責無旁貸”。憑藉得天獨厚的地域資源優勢,2007年,在花鈸大鼓非遺傳承人的指導幫助下,學校將花鈸大鼓引進校園,師生們與花鈸大鼓傳承人一道,共同承擔起傳承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責任與使命。
“花鈸大鼓表演風格靈活多變,其顯著特點是鼓、鈸、舞三位一體,聲、情、貌高度統一。”學校社團負責教師秦晶瑩介紹,當花鈸大鼓被引入學校時,不少學生被這項民間傳統藝術深深吸引。學校成立了花鈸大鼓興趣小組,在三年級兩個班推行,非遺傳承人走進校園,透過口傳心授進行教學,老師輔助學生管理。
在傳承人的指導幫助下,學校創編了符合時代發展和學生需求的花鈸大鼓新套路,例如校園花鈸“炫彩花鈸”、新編花鈸“鈸鼓歡騰”、流行花鈸“舞動花鈸”。這些創新套路提升了傳統花鈸大鼓的技術難度和藝術水平,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開發特色課程 實現創新發展
2015年,隨著學生人數的增長和辦學規模的擴大,學校迎來新的發展契機。在“溫潤教育”辦學理念引導下,花鈸大鼓在學校的傳承和發展更加系統化和規範化。作為本土傳統文化專案,花鈸大鼓成為學校的特色專案,以社團形式開展教育教學。學校面向三至六年級學生開設花鈸大鼓課外社團,採取自願報名和學校挑選的方式,組建學校花鈸大鼓梯隊,分為基礎班和精英班。三年級基礎班由傳承人進行基礎套路組合動作教學,四、五、六年級精英班主要開展成套節目學習和演出比賽內容的練習。
為了豐富表演形式,學校將社團細分為三個分團:傳統花鈸社團,主要進行花鈸大鼓傳統專案學習,力求讓學生掌握原汁原味的家鄉非遺;民族舞社團,進行花鈸大鼓民間舞創編,提取花鈸大鼓文化內涵、地域特點、舞蹈元素,創編並表演“情韻花鈸”;流行舞社團,採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將花鈸大鼓元素與流行舞元素相結合,創編出“舞動花鈸”。
“三個團都深受學生喜愛。”秦晶瑩告訴記者,為了幫助學生們進一步拓展學習內容,學校還請來專家團隊,帶領學生研究花鈸大鼓戲劇,成立戲劇社團,將花鈸大鼓傳承故事編排成戲劇,讓學生在戲劇演繹中根植傳統文化情懷。
提升綜合素養 增強學生自信
在學習和傳承的過程中,學生們難免會遇到失去新鮮感不愛學、堅持不下去等問題。秦晶瑩介紹,有的學生加入社團後,由於需要不斷練習,比較辛苦,難免打起了退堂鼓。遇到這種情況,老師會鼓勵學生堅持,學生們也會彼此打氣,這讓不少學生克服了種種困難,真正愛上了花鈸大鼓。
“學生們不僅學習了技能,鍛鍊了身體,在長期的訓練過程中,需要他們配合默契、團結互愛,這也提升了他們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在秦晶瑩看來,教師藉助社團育人,學生們也有了更多的獲得感。他們學習到了花鈸大鼓相關的非遺知識,瞭解了家鄉的傳統文化藝術,深刻理解了蘊含其中的農耕文化、歷史知識、風土人情,樹立了弘揚家鄉傳統文化的意識,涵養了知家鄉愛家鄉的情感。
透過社團活動,學生們有了更為廣闊的展示舞臺,增強了自信心。近年來,學校花鈸大鼓社團連續榮獲昌平區中小學生藝術節(非遺與傳統文化)比賽金獎,斬獲各級別多個表演類獎項。2024年10月,社團受邀參與中央電視臺“非遺裡的中國(北京篇)”節目錄制。學校被評為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示範校、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
轉載請註明來源“現代教育報(ID: modedunews)”
如您對本文內容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與您溝通。
文字:張廣林
編輯:付磊
編審:張秋穎
終審:冉陽 李繼君
關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