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學生成長的同時也推動自我的成長,成為一名真正優秀的好老師。
來源 | 中國教師報
作者 | 張飛 安徽省臨泉縣皖北經濟技術學校
吳非老師說:“優秀的教師應當是一盞不滅的燈,而那個開關就在他自己的手裡。”
而在我看來,一名教師只有做到這“四度”,才能算作出色和優秀,才能讓自己成為那盞照亮學生前進的燈。
1. 教育認知有高度
當下,很多老師面臨著職業倦怠的問題,除了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就是一些老師對教育的認知度不高。
教育認知關涉到教師的“存在問題”,如果一個老師沒有較高的職業認同和職業追求,那麼他就極有可能在重複、瑣碎、庸常的日常工作中磨損了激情,喪失了動力,麻木了心靈。
國學大師錢穆在談到做教師時也曾說:“我們當教師,有人覺得當教師是不得已,只是為謀生,只是枯燥煩悶,挨著過日子。但當知這並非教師做不得,只是他失了人生的情趣。”
作為教師,你對教育有著怎樣的認知,往往決定著你能否成為一名真正優秀的教師。
有這樣一則故事:
有三個人蓋房子,第一個人工作時心情很糟,邊蓋邊罵,於是他胡亂蓋,把自己的牢騷、抱怨也砌了進去,房子蓋得不成樣子。第二個人工作很認真,把自己的責任心砌了進去,房子蓋得很結實。第三個人工作時心情明亮的像一首詩,他一邊幹一邊想象這個房子的美麗,於是他建造的房子不僅結實耐用,而且美輪美奐,像一個藝術品,因為他把自己金燦燦的幸福砌了進去。
做老師又何嘗不是如此,當我們的教育認知僅僅停留在把教師這份職業當成一個謀生的飯碗,我們考慮的可能更多的是生存問題。
當我們把教師這份職業看成是自己實現人生價值的志業,我們可能就在實現志業的道路上逼著自己成長,而一個不斷追求專業成長的教師,假以時日,一定能收穫屬於自己金燦燦的職業幸福。
2. 教學水平有深度
很多新手教師有這樣的苦惱:為什麼我這麼賣力的教,可教學效果總是讓學生不滿意呢?為什麼我課堂設計的流程和老教師一樣,可學生的學習成績差距咋那麼大呢?為什麼同一篇課文,其他老師上,能讓學生聽得如痴如醉,而我去上,學生卻毫無反應呢?
這些苦惱或者說問題,究其根本是教師教學水平較淺導致的結果。優秀教師,他的教學水平一定是有深度的,這裡的深度包括教師知識儲備的深度、研究教材的深度、教學設計的深度以及駕馭課堂的深度。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講過這樣一個案例:
一位有著30年教齡的歷史教師上了一節公開課,課上得非常出色,聽課的教師們和視導員本來打算做點記錄,可是他們聽得入迷了,竟連做記錄也忘記了。課後,鄰校的一位教師說:“我想請教您,您花了多少時間來備課,不止一個小時吧?”那位歷史教師說:“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
談到提高一個教師教學水平的深度,每位教師都可以提出幾十條甚至上百條策略。
但是我想,最重要的一點莫過於認真地對待我們的每一堂課,認真對待坐在教室裡的每一個學生,用我們終生的時間去備課,去鑽研教材和教法,去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從而呈現給學生一堂堂有深度的好課。
3. 對待學生有溫度
優秀教師不僅要具備高度的教育認知和深度的教學水平,還要樹立起正確的學生觀。
一些教師只喜歡班級成績前十名的學生,一些教師一看到吸菸、玩手機、談戀愛的“問題學生”就感到頭疼,甚至還有一些教師為了維護自己作為教師的權威,故意冷落、忽視、孤立某些學生。
這些教師都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那就是忽略了教育當中最重要的主體——孩子。
一個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的老師,一個只看到問題而看不到孩子的老師,一個無法和學生建構良好師生關係的老師,不可能成為一名優秀的老師,也不可能給予孩子真正有溫度的教育。
李鎮西老師講過這樣一個故事,20年前,他高中班上有個男生抽菸,戒不掉。李老師知道,要求學生馬上把煙戒掉不太現實。於是和學生商量,試著在原來的基礎上逐漸減少,先一週抽一包,然後變為一個月抽一包……最終,學生在校成功把煙戒掉了。
在我看來,其實學生最後是否戒了煙這個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李鎮西老師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傳遞了溫暖與尊重。
一個對待學生有溫度的教師,他眼裡一定裝著學生,他一定會允許孩子犯錯,他一定會和孩子站在一起去解決錯誤,而不是去冷漠地審判這個犯錯的“孩子”。
4. 精神境界有亮度
2020年,陝西師範大學公佈了一份基於約3萬名教師的職業心理狀況調查報告,報告指出學校教師存在職業壓力過大、情緒抑鬱焦慮等嚴重心理問題。
作為教師,面對這些關乎我們職業幸福的棘手問題,我們必須要完成心靈的突圍和精神的成長,做一個精神境界有亮度的老師。
讀書是教師心靈突圍的最佳方式,我們讀得越多,我們的視野往往越開闊,我們的胸懷往往越豁達,我們的心靈往往越強大。
縱觀所有優秀教師的成長案例,無一不是嗜書如命的讀書人。
讀書不僅提升了他們的業務水平和專業素養,更重要的是讀書讓他們開始自覺地向內生長,向下紮根,為他們的心靈築起一道可以抵禦狂風暴雨的屏障。
寫作是教師自我療愈的最佳途徑,工作中遇到的種種負面情緒,都可以用寫作的方式來發洩和排解。
周國平說:“人有兩個自我,一個是外在的肉體自我,一個是內在的精神自我。”
透過寫作,我們可以把外在自我經歷的焦慮、痛苦和抑鬱轉化成內在的精神財富。
寫作還可以讓我們擁有一個明亮的精神核心,幫助我們去思考問題的本質,剖析事實的真相,釐清教育現實的迷霧,踏過教育路上的荊棘而精神始終明亮。
作為教師,進德修業是我們的畢生追求。一個老師可以不追求成功,但一定要追求成長。
我認為,做一個擁有這“四度”的教師,我們才能完成教師這份職業的自我認同,才能在推動學生成長的同時也推動自我的成長,成為一名真正優秀的好老師。
你認為呢?
歡迎訂閱《中國教師報》
我們一起攜手成長
感謝閱讀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的話
歡迎【關注】&【星標】&【轉發朋友圈】
來源 | 中國教師報
作者 | 張飛 安徽省臨泉縣皖北經濟技術學校
編輯 | 皮皮兵不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