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專業的地理科普平臺
最全面的海量備考資源
秦嶺淮河一線到底有多重要?
要確定一條地理界線並不簡單。透過降水量、溫度和植被這3個主要指標,才能基本確定“秦嶺—淮河”線為我國的南北分界線。
第一個是降水量,透過對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分析發現,“秦嶺—淮河”線與我國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基本重合,而800毫米等降水量線是溼潤區和半溼潤區的分界指標。
第二個是溫度,“秦嶺—淮河”線也基本上是我國1月份零度等溫線,零度等溫線的意義決定了河流冬季是否結冰,“秦嶺—淮河”以南區域1月平均氣溫在零攝氏度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結冰,而在“秦嶺—淮河”以北1月平均氣溫低於零攝氏度,冬季一般結冰。
第三個是植被,“秦嶺—淮河”以南主要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以北則是溫帶落葉闊葉林,這也是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分界指標。透過以上3個主要指標,才能基本確定“秦嶺—淮河”線為我國的南北分界線。
秦嶺-淮河一線是中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01 氣候方面
1.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的界限。
秦嶺-淮河以南年降水量大於800毫米;
秦嶺-淮河以北年降水量小於800毫米。
2.南北雨季長短差異。
秦嶺-淮河以北雨季集中而短促,主要在7、8月份;
秦嶺-淮河以南雨季要長得多。
3.溼潤區和半溼潤區的分界線。
4.1月0℃等溫線的界限。
秦嶺-淮河以南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結冰;
秦嶺-淮河以北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冬季一般結冰。
5.暖溫帶和亞熱帶分界線。
秦嶺-淮河以南為亞熱帶;
秦嶺-淮河以北為暖溫帶;
6.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
夏季,秦嶺-淮河以南和以北都是高溫多雨。
冬季,秦嶺-淮河以南溫和少雨,秦嶺-淮河以北寒冷乾燥。
7.南北方地區分界線。
8.中國冬季集中供暖分界線。
2、植被方面
秦嶺-淮河以南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秦嶺-淮河以北為溫帶落葉闊葉林。
所以有"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之說。
03、河流水文方面
秦嶺-淮河以南河流流量豐富,季節變化小,含沙量小,汛期長,冬季不結冰;地理圖文綜合整理
秦嶺-淮河以北流量較小,季節變化大,含沙量大,汛期短,冬季結冰。
秦嶺-淮河還是黃河和長江的分水嶺
中國水資源分佈的多水帶和過渡帶的分界線
04、地形、土壤、礦產方面
1.地形:秦嶺-淮河以南以丘陵為主;秦嶺-淮河以北以平原、高原居多。
2.土壤:秦嶺-淮河以南漸以紅壤為主;秦嶺-淮河以北以黃壤或棕壤為主,東北以黑土為主,西北多白色沙質土。
3.礦產:秦嶺-淮河以南以有色金屬居多,工業上以有色金屬冶煉及出口加工等輕工業為主;秦嶺-淮河以北以煤、鐵、石油為主,工業方面以重工業佔的比例較大。
05、農業方面
1.耕地型別:
秦嶺-淮河以南以水田為主;
秦嶺-淮河以北以旱地為主。
2.糧食作物:
秦嶺-淮河以南以水稻為主;
秦嶺-淮河以北以小麥為主。
3.油料作物:
秦嶺-淮河以南以油菜為主;
秦嶺-淮河以北以花生、大豆為主。
4.糖料作物:
秦嶺-淮河以南以甘蔗為主;
秦嶺-淮河以北以甜菜為主。
5.作物熟制:
秦嶺-淮河以南一年二至三熟;
秦嶺-淮河以北兩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那麼,“秦嶺—淮河”線能劃出一條非常精細的界線嗎?這個問題已經討論了多年,目前也沒有統一的認識。為什麼呢?這是由於秦嶺山系南北跨度超過100公里,地形非常複雜,因此不管是綜合什麼指標,都不能劃出一條十分具體的界線。或許,稱之為“南北過渡帶”更為準確。
最近幾年還有人提出,在全球氣候變暖的情況下,“秦嶺—淮河”線是否不再是南北分界線?但事實上,作為一條“帶”,其在一定時期內可能會發生一些變化,但是這些都要透過多年的降水和溫度指標以及植被的變化幅度來確定。從目前的趨勢來看,“秦嶺—淮河”線仍然是我國的南北分界線。
01
【海霧概念】
海霧是海洋上低層大氣中的一種水汽凝結(華)現象,由於水滴或冰晶 大量積聚,使水平能見度降低到1公里以下,厚度通常200〜400米左右。
02
【海霧分類】
1、平流霧是因空氣平流作用在海面上生成的霧。
①平流冷卻霧:又稱暖平流霧,為暖氣流受海面冷卻,其中的水汽凝結而成的霧。氣溫明顯高於海溫。
②平流蒸發霧:海水蒸發,使空氣中的水汽達到飽和狀態而成的霧,又稱冷平流霧。氣溫低於海溫。
2、混合霧
冷(暖)季混合霧:海上風暴產生的空中降水的水滴蒸發,使空氣中的水汽接近或達到飽和狀態。這種空氣與從高(低)緯度來的冷(暖)空氣混合,就冷卻而成霧,多出現在冷(暖)季。
3、輻射霧
①浮膜輻射霧:漂浮在港灣或岸濱的海面上的油汙或懸浮物結成薄膜,晴天黎明前後,因輻射冷卻而在浮膜上產生了霧。
②鹽層輻射霧:風浪激起的浪花飛沫經蒸發後留下鹽粒,借湍流作用在低空構成含鹽的氣層,夜間因輻射冷卻,就在鹽層上面生成了霧。
③冰面輻射霧:高緯度冷季時的海面覆冰或巨大冰山面上,因輻射冷卻而生成霧。
4、地形霧
①島嶼霧:空氣爬越島嶼過程中冷卻而成的霧。
②岸濱霧:產生於海岸附近,夜間隨陸風漂移蔓延於海上。白天借海風推動,可漂入海岸陸區。
空氣層結的改變,可使海霧升高變為層雲,也可以使層雲降低變成海霧。中國東海岸和美國西海岸都有這種現象。
03
【海霧的成因】
海洋上的霧絕大多數是平流霧,這裡將著重介紹平流霧的形成條件。
1.海面溫度
平流霧大都出現在冷海面水域上空。寒暖流交匯區的冷水面上或水平溫度梯度較大的海陸交界地區。
2.海氣溫差
平流霧的生成還取決於水溫與氣溫之間的配合。
3.氣流風場
暖溼氣流的長時期存在,對海霧的生成與發展相當重要,它可以不斷向霧區補充成霧必須的大量水汽和熱量。所以有霧生成時,一般盛行偏南或偏東氣流。
4.海上風速的大小與海霧的形成也有著密切的關係。
5.水汽含量6.大氣環流
04
【海霧的分佈】
易出現海霧的地區:
①寒暖流交匯處;
②中、低緯度寒流流經地區,夏季顯著;
③中、高緯度暖流流經地區,冬季顯著。
① 寒暖流交匯
暖流帶來豐沛的水汽,遇寒流冷卻,水汽凝結,形成混合霧。
② 寒流流經地區
夏季,空氣溫度高,海上空氣溼潤,當暖而溼的空氣經過寒流上空時,由於下墊面溫度低,空氣中的水汽極易冷卻凝結形成霧,多為平流霧。
③暖流流經地區
冬季,空氣溫度低,暖流流經海區水溫高,水汽蒸發多,暖而溼的空氣遇到冷空氣容易凝結,形成霧。
05
【海霧的影響】
每年冬去春來,氣候逐漸變暖的時候,海霧也隨之而來。 海霧無論在海上還是在沿岸地帶,都對交通運輸、海洋捕撈和海洋開發工程以及軍事活動等造成不良影響,據統計海上船舶之間的碰撞事故80%是因霧導致能見度不良而引起的,霧水中的鹽分對建築物的侵蝕也是不可忽視的。霧已經對海上生命財產安全和海域清潔水源環境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因此海霧是一種災害性天氣。
海霧預報不僅對海上和沿海地區的交通和農漁業很有意義,而且對海軍和航空部隊尤其重要。
06
【霧的消散】
一是由於下墊面的增溫,霧滴蒸發;
二是風速增大,將霧吹散或抬升成雲;
三是湍流混合,水汽上傳,熱量下遞,近地層霧滴蒸發。
霧的持續時間長短,主要和當地氣候乾溼有關:一般來說,乾旱地區多短霧,多在1小時以內消散,潮溼地區則以長霧最多見,可持續6小時左右。
07
【模擬演練】
海霧是在海洋影響下出現在海上的霧,太陽輻射、冷空氣活動等因素會影響海霧的消散。下圖為某年5月2~4日黃渤海海霧發生過程中青島氣象站測得的氣溫和能見度變化圖。這次海霧形成的氣象條件是受氣旋入海引發,4日大霧自北向南消散,此次大霧過程結束。完成下面小題。
1.有關這次海霧發生過程描述正確的是( )
A.入海氣旋導致溼空氣輻合提供成霧水汽
B.強濃霧時段削弱太陽輻射造成氣溫降低
C.3日8~14時冷空氣南下導致海霧消散
D.4日2~8時太陽輻射增溫導致海霧消散
2.青島站3日8時根據雷達監測,發現該區海拔1700米以下存在雙逆溫層,此時海面上氣溫垂直變化最接近的是( )
【參考答案】
【答案】1.A 2.B
【解析】1.閱讀題幹資訊,“此次海霧形成的氣象條件是受氣旋入海引發”,可知氣旋使得溼空氣輻合提供成霧水汽,A選項正確。此次海霧強濃霧時段主要出現在夜間,太陽輻射不是主要影響因素,B錯誤。C選項8~14時,為白天,應是太陽輻射的因素,C錯誤。D選項2~8時,主要為晚上,也不是因為太陽輻射,而是冷空氣活動,D錯誤。故選A。
2.雙逆溫層出現在1700m以下,對比四個選項可知只有B選項符合雙逆溫結構,B正確;A未出現逆溫層,A錯誤;CD在1700米有較為明顯的一個逆溫層,CD錯誤。故選B。
【點睛】霧和雲都是由浮游在空中的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水汽凝結物,只是霧生成在大氣的近地面層中,而云生成在大氣的較高層。
15G備考資源,隨問隨答,專題設計,優質課件,請掃碼加入知識星球
推薦關注防失聯純地理知識公眾號——圖文地理
注:本文綜合自我們都愛地理、中學地理研究、中學地理課、匠心地理、輕輕鬆鬆學地理、高考地理、講地又講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這般學地理等各地理公眾號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併致謝!若引用不當可以隨時文末留言聯絡註明來源或刪除。應公眾號命名規則要求,原譚老師地理工作室更名為地理圖文,譚老師講地理更名為圖文地理,更多備考資源請點選閱讀原文。
每日萬餘閱讀總量
關注搜尋地理詞語
順手點選文末四符
點贊分享在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