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英國水碩水碩的,都是水在罵?我身邊問了一圈,既得利益者不會罵,畢竟要維護好這個圈子,讓這個圈子更加欣欣向榮。入局者也不會罵,畢竟入讀後,多多少少還是學到東西了,還是感受到了英倫的風土和人情,認知和閱歷都得到了,只是多寡而已。
那麼不是這些人在罵英國是水碩,又是那些人在罵了?我覺得是下面這些人。
No.1 一般是國內考研的那波人,一邊自己沒辦法只能卷,一邊要找個情緒宣洩
能噴英國水碩的,其實很多自己沒出去過,但身邊的人出去過,可能身邊的學生成績還不如他或她,但正是這種不如他們績點的情況下,反而本碩能去英國排名很靠前的學校。於是這波人就心裡很不平衡了。
畢竟留學這件事,是換了賽道了,是吃經濟,需要家庭資源傾斜的。目前雖然國內出國的越來越多了,留學也沒說特別稀奇。但主流地區的英國、美國以及澳洲這種地區,也不是特普通的家庭能說去就去的。對國內大部分學生來說,能出去留學,還是他們羨慕的。
羨慕的多了,就容易酸,畢竟自己只能吭哧吭哧去考研。現在考研是什麼情況,那也是1000多w畢業生又進入同一賽道再卷一回。有的學生考了一年又一年。資源太少,坑位太少,狼多。但留學賽道不一樣,英國這種即使每年這麼上漲,出去留學的就幾十萬人次。這還把本碩博都包括了。從人口紅利上來講,海外賽道不但有申請方面的優勢,還有回國方面的就業優勢。
很多在考研,或已經面臨直接就業的小夥伴,可能就是這些留學人群的好兄弟,或同事。這些人也不是不希望兄弟姐妹們過的好,但不能過的太好吧。畢竟大家都是塑膠感情,怕兄弟你吃苦,又害怕兄弟你隔年提路虎。
這群人在某乎,在某博都是攻擊英國水碩最多的人。說的煞有其事,專挑英國的黑點集中爆破。專門挑那些留英二世祖或富二代學生去集中找存在。說實話,真正的中產的留學生都不會那樣,都拎得清,會好好學,很在意留學價效比,也在好好打磨自己技能,去留學後混的很少,基本時間恨不得掰開了花。希望多學一點是一點,畢竟每天的學費按天來計也不便宜。至於那些富裕家庭,人家主打一個和你不同賽道。人家壓根回來就不用考慮就業的事。就是混個學位而已,不同位置考慮的終點是不一樣的。真的不需要你替他們瞎操心。
No.2 那些所謂的國內HR和用人單位
能和留學生再次接觸的其實就是用人單位,以及一些HR。在這個層面上的確會出現所謂的兩級分化出來。特別是不同規模的企業在針對留學生的需求點事不一樣的。
也會衍生出對不同海歸畢業生的一些歧視鏈評價。在這層關係裡面,英國留學生的確吃虧一點,但這個吃虧主要還是相較於美國的學生來說。畢竟英國畢業的時間年限是一個問題。會導致蠻多真的就是去鍍金刷學位的人大有存在。
其實外企方面,像一些四大,投行,或一些合資企業,對英國留學生是沒有什麼歧視的。本身招募的名額更多,畢竟更需要這種針對性的對口人才。
對英國留學回來異議比較多的是那些個小公司和傳統的國營的這些體系的單位。他們一邊嫌棄英國留子回來不懂事,愣頭青。一邊又覺得他們個性太張揚,因為很多有依靠。真不差你這點工資。說走人就能走人。
就舉個留學機構的例子,留學生畢業回來擔任留學顧問的,離職率能高到你心態崩掉。真的是說走就走,不受你這個鳥氣。一是不受公司的鳥氣,二是不受學生的鳥氣,畢竟整個過程中,留學顧問背最大的鍋,維護期間也長。所以,留學回來的這波人,基本說辭職就辭職。幹啥不是幹?然後業界評價就不怎麼好,業務能力其實不錯,但越是實心真誠的顧問,業績會相對越慘淡。因為啥都替學生考慮,說多了學生自己就弄去了。
當然,這只是一個例子,可能還有很多原因,就留學生畢業回國就業的這波。也不是所有都能混的好的,畢竟28定律,好的能出來的,能有20%其實不錯了。80%還是普普通通的一線或二線城市打工人。或者靠著家裡的關係進了一個穩定的體制,或有的乾脆結婚嫁人,在家就做全職媽媽了。這種其實也多了去了。
而沒有混好的那一波,常常就會被他們的某某同事,然後以化名的方式,暗暗的去酸一波,吐槽一波。其實還是羨慕人家,畢竟有些人只能很穩定的去按部就班,去接受996,不敢輕易離職,不敢去打破規則。沒有很多留學生勇敢,懟天懟地,說走就走。
總了個結:當然,我說的只是其中的一個小角度,我不可能面面俱到。但一個角度切這個問題也可以了。
個人覺得,大家可以不用去鳥那些說你一年水碩的人,你在意他們就舒服了。你不在意,無視他們,反而無能狂怒的事他們。而且留學水不水,你自己最清楚。英國本身學習也是豐儉由人的,你想多學點,圖書館多扎一點。你想佛系一點,歐洲申根籤都玩一圈,都行的,你的不同心態和狀態都是你。你自洽就行,不用跟這群不相干的人去證明什麼。一旦你去自證什麼,你反而就輸了。
而且留學生回來,說實話,向上挑,可能難點,往下打,找個996,穩定的上個班難嗎,那不是輕輕鬆鬆拿下。乾的不爽了,直接炒老闆魷魚,繼續下一家。一樣有接盤的。只不過沒必要這麼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