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一個學期過去了,結束之前有一個重頭戲,那就是評比發獎。很多學生對此很期待,也有很多學生對此很焦慮,更有很多學生對此很痛苦,當然,也有人對此是無所謂的。
四種心情代表了四類學生:期待的,是知道自己肯定可以拿到獎狀;焦慮的,是不確定自己是否能拿到獎狀;痛苦的,是知道自己註定與獎狀無緣;無所謂的,是拿不到但也毫不在乎。
但是今年許多地方的大部分學生,都會樂呵呵了,因為很多地方都特別推出了“普天同慶”式發獎狀。比如我們這兒教育局就建議,期末發獎狀要儘量全覆蓋。於是校長就買了500張獎狀來。
校長傳達上級指示,明確三點要求:
一、學生素質報告單的評語要以鼓勵為主,最少有一條優點。
二、期末慶典找學生的閃光點,建議給每一個學生一張獎狀。
三、期末考試成績不公佈不排名。
其中第二條引人注目,“建議給每一個學生髮一張獎狀”,這就是要普天同慶嘛。
我看到網上其他一些地方也這樣搞“普天同慶”,很多家長曬出了自己孩子的獎狀,有的家長明確表示,自己孩子的獎狀沒有含金量,是老師給的“安慰獎”。看來家長都知道這個套路呀!
但是,除了極少數學生,大部分學生還是很滿足快樂的,他們喜歡獎狀,拿著獎狀,回家的路走起來就輕飄飄的,否則就垂頭喪氣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一人一張獎狀也無可厚非。
此前,我曾對這種“普天同慶”持反對態度,但是現在也覺得“普天同慶”不無道理,有些糾結,說不清到底哪個好哪個不好,似乎這個事情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兩個視角都有道理。
只是,“普天同慶”式發獎狀,老師得費一番腦筋了,要琢磨出各種獎項名稱。不過,這一點也難不倒老師,勞動之星、責任之星、書寫明星、閱讀之星,都是現手拈來的,“特點+之星”而已。
下面,分享我收集來的網上家長曬出的一些獎狀,有的名稱起得很有趣,大家一起來看看,也看看哪些是有含金量的,哪些屬於“安慰獎”:
孝敬之星
最佳貢獻獎
學習小標兵
語言小王者
最強大腦之星
學習之星
閱讀之星
成績優異,二等獎
最佳潛力生
三好學生,這個是傳統的
優秀家長,這個是發給家長的
最佳心態獎
上面這些獎狀,“最佳貢獻獎”讓人不大明白,是指愛勞動嗎?在班級幹活兒最多?“最佳潛力生”名稱起得好。“最佳心態獎”有些莫名其妙,是指脾氣好?
一般來說,家長更看重的,還是孩子在學習上獲得的獎狀,傳統的“三好學生”最受歡迎。當然,家長也應該轉變觀念,在學校的引導下,學會多角度評價孩子。
對於“普天同慶”式發獎狀,我認為最大的意義在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肯定學生的長處,讓學生產生自信,有了自信,就可能激發出學生彌補短板的動力。
最忌諱上面圖上的這種發獎方式。要麼發少數人,要麼就全部發,像這種發大多數而只幾個人不發的,傷害性最大。
上面的圖,隔著螢幕看起來就覺得尷尬,覺得刺心,太傷那幾個學生的自尊了,不知道老師在場怎麼看得下去?
如果這幾個學生有想不開的,我認為這個老師就有責任。這和那種一班只發幾個人的完全不同。這種做法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