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 電影《抓娃娃》的爆火,引發了大家對“苦難教育”的再一次熱議。“苦難教育”似乎可以成功地將孩子塑造成一個對自己要求極高、經常思考人生的人,但是這種“沒苦硬吃”真的有必要嗎?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留學全知道 (ID: EduKnow)
文丨陳狸狸 排版 | Sherry
大家好,我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在讀的陳狸狸。
沈騰和馬麗新上映的電影《抓娃娃》最近很火,但看得我十分揪心。
很巧的是,就像劇中“練廢的大號”,剛好我也有一個哥哥,他從小不太擅長學習,大學時在一箇中外合辦專案“混”到了本科學位。
而我雖沒有經歷劇中所謂的極端“窮養”,也並非學霸,但我的父母也透過一種跟劇裡特有、相似的“PUA(心理控制)”、“苦難教育”和“放養”方式,成功地將我塑造成一個對自己要求極高、經常思考人生的人。
這種方式的副作用是犧牲一部分心理健康,但好在一波三折後, 我成功入讀了藤校之一的哥倫比亞大學,父母的“放養”似乎又變得合乎情理。
但留學後,當我頻繁反思自己18歲前接受的教育,我還是希望父母不那麼“放養”,許多苦或許就不必承受了。
最好的雞娃不是送她去補習班
而是「Gaslighting」
Gaslighting(煤氣燈效應)是一種心理操縱的方式,本質上屬於一種心理虐待。
“你太敏感了。”
“我從沒那麼說過,都是為了你好。”
“其他人都沒有意見,所以只有你一個人有意見。”
“你很懶,不付出一分努力。”
社交平臺上,關於亞洲父母的梗太多了,其中一些並非完全戲謔、沒有道理,比如說“東亞父母一生擰巴的愛恨”,還有“東亞父母的愛都有利息”。
我18歲之前沒出過亞洲,但根據我和身邊同齡人的感受和觀察,煤氣燈效應在東亞家庭裡可是太常見了。
在成長過程中,我總會因為父母的教育觀而感到矛盾:
他們從不對我的學業表現、升學路徑,甚至人生方向,表現出過多關注,卻老是在意許多雞毛蒜皮的小事,甚至在我表現出上進心時勸我不用太努力。
我的父母沒有上過大學,但仍舊獲得了世俗的成功和財富,他們自然也無法體會教育的重要。
甚至在求學路上一些關鍵節點,他們反倒成了“阻礙”。
坐在高中校園路旁複習考試
我出生在重慶渝中區——沒錯,就是遊客們常來參觀的十八梯附近,我在那裡上到了幼兒園。
雖然重慶是二線城市,比不上北上廣深教育資源豐富,但渝中區也算是當地教育資源集中的區域。臨近有著重慶最好的小學,比如人和街小學,巴蜀小學等。
然而,父母卻放棄了幼升小的便利,舉家搬遷到郊區,跟外公外婆住在一起。我也因此上了郊區城區轄區的小學。一來是老房子在景區河邊邊,周圍非常吵鬧,他們說,希望我能有個舒適的睡眠環境,二來,他們可以將我和哥哥甩手給外公外婆,自己繼續忙於工作。
小升初時,我又遭遇了同樣的事。
透過提前招生的奧數考試,我拿到了市裡非常有名的初中——巴蜀中學的入學資格。雖然當時年齡小,但從透過班主任眼裡能看出對我挺有期待的。
然而,父母最終選擇讓我去了一所離家更近、並且轄區內可以給成績優秀者免學費的普通初中。
父母總是強調“我們家可不看重學歷,只看重做人的本事”,但我隱隱感覺到 他們更在意生活的便利、以及縮減育兒時間跟精力,全身心投入工作。
邀請同學一起看我參加的藝術展覽
出國,我想逃離溫室
計劃出國,也完全在父母意料之外。
疫情那兩年,我萌生了出國的想法。因為上網課,我突然多了很多“自由”時間。
那一年,15歲的我第一次知道,原來除了高考,還有出國申請名校這樣的方式。看到同齡人可以舉辦自己喜歡的活動、大把的時間參加體育運動,簡直太酷啦。
我當時如飢似渴地在網上刷這些資訊。思來想去後,決定跟父母聊聊。
聽到我想去英國讀高中,父母直接嚇崩了——“女兒是不是精神出了問題?”
請想象一個文文靜靜、在家裡不愛說話的孩子,看起來既沒有自我照顧的能力、也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更沒出過亞洲,突然說要去十萬八千里的地方讀書。
還好當時想去的是英國,再換個小眾國家,父母可能會懷疑我是不是遇上海外詐騙了。
圖源pexels
他們再三斟酌, 最終認為出國讀“水本”“水高”沒有必要。父母也沒有時間陪讀,投入產出比也未必划算,最終還是找了折中方案—— 先讓我就讀國內AP課程,本科再出國。
對於未知的人生軌跡,父母是擔心的,他們也總以對抗的方式去理解我。
比如常在家族群裡轉發這樣的文章:“千萬不要把孩子送出國,相當於花錢把孩子送給美國了。”
喜歡看電視新聞的外公也總擔心我在國外會遭遇極端事件。
這種矛盾感在我留學後延續至今。
他們不理解為什麼我要暑假要找實習和research,也不理解我為什麼要在校內打工,換取根本不夠花但是可以自己支配的錢。
記得有次父親對我說:“我養你一輩子,你不需要擔心什麼。”這反倒讓我害怕。 即便他們真能養一輩子,我也不可能依賴他們一輩子。一旦丟失了去看繽紛世界的自由,再多的錢也無濟於事。
女孩要 自立自強,這在我們這一代愈發重要。
曾有位喜愛哲學的朋友給我分享了許多女性主義的好書,最令我開悟的是這樣一句話:
“女性的不幸則在於被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著;每一種事物都在誘使她走容易走的道路;她不是被要求奮發向上,走自己的路,而是聽說只要滑下去,就可以到達極樂的天堂。當她發覺自己被海市蜃樓愚弄時,已經為時太晚,她的力量在失敗的冒險中已被耗盡。”
這也是讓我害怕的:被父母的金錢和甜言蜜語養廢了,最終成為短視的、無用的溫室羔羊。
圖源pixabay
乖乖女的反抗
如果不是因為我一路“反抗”,爭取更多的自由和隱私,也沒有今天如此能獨立應對生活挑戰的我。
說起反抗,也是格外慘痛的經歷。
隱私的傷痛
高一時,我父母經常翻看我的手機。因為當時我有一個小的創業專案,他們美其名曰幫我看看客戶進賬,幫忙收轉賬紅包,實際上是檢視群聊天記錄、與同學的聊天話題,並懷疑我是不是早戀了。
事實上,05年出生的我,在19歲前沒有任何戀愛經歷。但這種行為卻讓我對隱私侵犯產生了嚴重的心理陰影。前幾天,我和一位同學出去玩時,請他幫我拍照,當他拿起我的手機時,我竟然感到一陣緊張,擔心他翻看。這樣的應激反應算是父母給我留下的烙印。
自主籌備留學
當時父母對我選擇去美國留學持保留態度——“女孩子適合去英國,不適合去美國”。
於是我決定主動出擊。不論是選國際高中,還是本科申請,還是到美國後準備本科轉學,都是我自己尋找資源、中介,面談顧問老師,研究學校資訊,做好準備工作。當父母看到準備工作如此充分,只差他們做選擇,用銀行卡交錢了,他們也就無法再反對。
這個過程裡,我也學會最重要的溝通方式—— “以理服人”。
早期跟父母發生爭吵時,我還會自己生悶氣,但到後來,就不再泛起情緒的波瀾。我給他們科普美國的教育體系,解釋它與國內的不同,講述每個學校的錄取率和排名。這些資訊讓他們逐漸理解我的選擇,雖然他們未必完全贊同,但至少減少了對我反對的聲音。
和朋友暑假一起在nyc逛逛吃吃
家庭教育師的挫折
高一時期,父母為我找了一位家庭教育師,非常昂貴。“名校畢業當住家教師,月薪上萬”這樣的事就發生在我們家。
但這位老師不僅經常在半夜打電話監督我背單詞,還命令父母沒收我的手機,讓我十分反感。背單詞還需要請人來催嗎?
更何況,我需要在網際網路上聯絡朋友們一起做活動、做專案、刷外國網站了解更多資訊。 這位強勢老師的行為讓父母和我之間的不信任感,越埋越深。
這種高壓管理讓我感到極度叛逆,甚至對學習產生了牴觸情緒,高一的GPA只有3.5左右,這也使得我在本科申請時,只錄到了Top40的美本,雖然也很不錯,但遠低於我的期望。好在大一時,我積極研究轉學,最終成功轉到哥大,目前準備就讀於計算機專業,輔修藝術。
哥大轉學offer開箱影片,也是和朋友一起度過,圖片來源:小紅書「陳狸狸在美國」
對父母之愛的確認
儘管在成長過程中經歷了種種矛盾和反抗,我與父母最終還是找到了和解的方式。 這種和解不僅在於對彼此的理解,更在於他們在關鍵時刻對我的支援。 他們還是愛我的,這是我們相互理解的基石。
對我學“藝術”的尊重
作為傳統的Asian Parents,父母非常希望我能學醫或者律師,認為“學歷不重要,但家裡有個醫生或律師,那就是全家人的福氣”。
儘管如此,他們還是尊重了我的最終選擇,讓我可以學fine art藝術。 我最終選擇將藝術和理科結合,走上一條跨學科之路。
家境尚可的最大好處是,他們從不擔心我是否能找到工作,但 很關注我是否能把一件事情堅持做下去——畢竟我們家的人吃飯都從不靠學歷。
前段時間,我打算轉向,將計算機專業作為重點,只輔修藝術專業(因為哥大的visual art program沒有藝術史那麼出彩,很多課我已修過了,不想繼續),父母很關切的問,是否又要放棄喜歡的藝術了?
我們聊到了很多關於未來方向的規劃。目前我的創業專案需要計算機方面的技能,再和藝術結合,否則既無賣點,也無法與合作伙伴們溝通。瞭解到我並非只為賺錢,或是向現實妥協,父母漸漸理解了,還告訴我:“不要為了錢去做太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人比人永遠是沒有盡頭的,知足就好。”
這種尊重讓我逐漸確認了他們的愛,感受到了一種自由和信任。
圖源pexels
也許,他們真的是擔心孩子走太遠不放心。在他們心裡,或許川美和重大已是世界上最好的學校了,如果我在國內,再忙碌,也能常常見面了。
也更感激的是, 他們從不計較對我的付出。畢竟學藝術,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父母雖然一邊罵我三分鐘熱度、喜歡的藝術媒介換來換去,一會拍電影、一會畫畫、一會攝影、一會又喜歡唱歌和cosplay二次元了,但在經濟上從不虧待。
他們支援我在不滿18歲時,一個人在外地甚至美國待幾個月,住酒店或者租房、住老師家進行集訓。這樣的自由程度是令很多家庭豔羨的,出身在這樣給我自主規劃許可權的家庭的我同樣是幸運的。
在紐約與外國友人們一起進修,參觀Chinatown的藝術家畫廊
父母的改變我也看在眼裡。
母親為了更好地瞭解我的生活,逐漸開始學習英文。她向我表示,等再過幾年退休了,可以備考託福,考慮跟我一起到美國生活。家裡有小輩準備走體制外路線時,她也不再反對,甚至還幫忙提供了建議。
儘管父母有一些偏見,但他們也在努力改變自己固有的觀念。透過這些努力, 我慢慢理解了他們的良苦用心,也更珍惜我們的家庭關係,也對以後如果我有了孩子,該怎麼培養親子關係有了更多的思考。
從孩子的視角來看,我想給“雞娃”或者“不雞娃擺爛”的家長都說一下:
不是每個孩子都與父母的人生理想相同,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夢想和目標需要去實現。給孩子最穩當的人生規劃當然是好事,但更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選擇,他們才是最終對自己人生承擔後果的第一責任人。
關注外灘教育
發現優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