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創團·豬媽媽
“孩子說話老不算數,是不是我教育有問題?”
家長群裡,一位媽媽問。
原來,上週孩子上數學課遲到了,被老師罰站。
下課後,孩子很委屈地給她打電話,要她向老師求情。
她想:一是孩子上初中後,課業繁重,經常很晚才睡,早上起不來也可以理解;
二是孩子遲到了可以提醒、批評,擔心罰站會傷孩子自尊;
三是站著上課,肯定會影響聽課質量,為了點小事,把影響擴大,不划算......
“這種處罰方式,確實有點重了。”
於是,她先是共情、安慰了孩子的情緒,接著又給老師發信息,說孩子知道錯了,請老師免了接著罰站的處罰。
到這裡,這位媽媽都覺得,自己的處理好像沒問題——
但關鍵是,第二天,他兒子又遲到了!
她開始懷疑,自己對兒子是不是太過縱容?是不是老師的做法才是對的呢?
我們經常說,要共情、要理解、要尊重孩子,要保護孩子的天性和想法,這樣養出的孩子,才鬆弛、才自律、才自驅。
但現在的孩子呢,有很多情緒問題:
愛計較,玻璃心,一點點小事就崩潰,需要別人包容,卻從不體諒他人,有時越誇、越理解,他就越來勁。
不但沒有更嚴格要求自己,反而表現出自私、自利、敏感、脆弱、畏難的趨勢......
理想和現實為何如此背道而馳?
其實,越來越多家長開始重視孩子的心理感受和想法,這絕對是件好事。
但共情呢,是一種具有強大治癒力,但又不太容易掌握的溝通技巧。
《鬆弛養育》中說,共情它不是捲入和融合,也不是服務和修補。
好的共情,父母不需要和孩子一起去承擔所有不快,也不需要代替他們去解決一些麻煩。
這個過程,父母需要很好地守住邊界。
要是共情孩子過了頭,到頭來就會傷人、傷己。
過度共情,正在拖垮孩子
1、放大式共情,孩子更情緒化
一位媽媽說,她曾經就陷入共情的困境。
有次她在洗澡,5歲的女兒在外面玩,摔了一跤。
她聽著響動,判斷是普通的滑倒,就只隔空安慰了一句。
結果從浴室出來,她發現孩子還趴在地上那塊兒,很生氣地瞪著她。
於是她就用學過的話術安慰:
“寶寶摔著了,有點疼是嗎?媽媽剛剛在洗澡,沒能及時關心你,你等太久,有點不高興了對不對?”
結果孩子聽完,心情不但沒好轉,反而傷心大哭起來。死活不起來,還對她發脾氣:“都怪你都怪你”“我就不要就不要”。
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她當時有點懵。雖然也生氣,但她還是耐著性子,繼續安慰:“來,媽媽看看,哪兒摔到啦?幫你揉一揉。”
結果是,屁大點事兒,她硬是抱著女兒哄了一個小時。
她說,這樣的情況還很多。她發現,自己越關注孩子情緒,孩子就越退縮,越理解孩子情緒,孩子反應越激烈。
生活中,我們也經常遇到:孩子被老師批評幾句,就受不了;一次考試不好,就消沉很久。
明明共情了孩子的情緒,為什麼孩子反而很情緒化呢?
孩子需要的是能量,不是低視角下的撫慰。
不分輕重地共情,不但不能教會孩子如何正確面對一件事,反而放大了情緒,讓孩子一直陷在情緒中。
孩子本來只有一點點害怕、緊張、尷尬、惱怒......結果被你一看見,一肯定,反而增加了這些情緒的“合理性”。
他們就會更加有理由、有底氣地把這些情緒吸收,或不加調節地發洩出來。
2、越界式共情,讓孩子失能
親戚家孩子初一,才開學兩個月,家長群就已經被“吵散了”。
一開始是清潔問題。
一半家長認為孩子學業緊張,不如花點錢,請人打掃衛生;一半家長覺得,孩子都這麼大了,就該多勞動多鍛鍊。
結果就這麼一個問題,群裡炸鍋式地爭論了兩週。
接著呢,又是同學矛盾。
一位同學在學校被另一位同學取外號,這位同學的家長,就在群裡提醒另一位同學的家長“注意點”。
另一位同學的家長呢,覺得有問題,你私下溝通,不應該在公開場合點孩子。
結果兩人就在群裡,你一言我一語,吵得不可開交。
後來,為了避免影響擴大,群主不得不解散家長群。
事件的對錯這裡我們不便討論。我只想請大家關注一個現象:
作為事件的主體——孩子,在哪裡呢?
大家有沒有發現,很多明明是孩子的事情,我們卻越來越少聽到孩子的聲音,看到孩子的影子。
現在很多家長都很“心疼”孩子,都會把更多精力放在孩子身上,都會設身處地去考慮孩子的感受、處境。
孩子被欺負、受委屈了,家長第一時間衝在前面,找對方理論、“拼命”;
孩子犯錯了,也是家長趕緊出來道歉、解釋、說情,跟自己犯錯了一樣;
但本該面對、處理這些事情的孩子,卻幾乎可以隱身。
文章開頭的那位媽媽,處理事情的方式似乎合情合理——但問題的關鍵在於,為什麼是她去處理?
覺得老師的處罰不公,找老師理論、求情,向老師承諾不再犯錯,這些不都應該是孩子做的嗎?
家長越界式的共情,本質是把孩子當成一個弱者,不相信孩子能面對這些事,也不給他們面對的機會。
在這種思維模式影響下,孩子習得的,不是承擔,不是遇到問題解決問題,而是逃避,等待父母去解決。
解決得好,心安理得;解決不好,自己也不改變,反過來責怪別人:
“還不是你沒有能力。”
“你沒錢你可以不生。”
你看,很多負面情緒也正是這樣來的。
最後孩子就真的成了一個弱者。
過度共情,正在消耗家長
更不健康的是什麼呢?是現在的家長,越來越不敢對孩子有脾氣。
1、無限度共情,蠶食家長能量
朋友的孩子,大部分時間是他爸媽幫著帶,家裡老人愛孩子,就什麼事都順著來。
最近,她發現孩子特別缺少同理心。
比如,前幾天,她坐在床上看書。
孩子想從上面越過,不小心踩到了她腿上。
“非常疼,當時眼淚刷一下就出來了。”
結果呢?孩子看到她哭,完全沒反應。
還因為她“啊”地叫了一聲,埋怨說嚇了他一跳。
朋友雖然心裡不高興,但也只是剋制地說:“媽媽確實驚著你了,但你把媽媽踩痛了,你知道嗎?下次不能這樣了。”
聽完我震驚!
我說:“這你都不發脾氣?你居然還在理解他?”
結果朋友回:“我應該發脾氣嗎?”
在朋友看來,“他也不是故意的”“他不知道我很痛”“我本來陪他的時間也不多(不想發生矛盾)”“反正也不是什麼大事”......
我更震驚!
你痛了,你委屈,你感受到了他的冷漠,這些難道不是非常重要的事?這些都應該讓孩子知道啊。
而更重要的是:父母也是人,是人都會有脾氣。這些情緒不合理地表達出來,攢著憋壞自己嗎?
這種毫無限度的共情,和溺愛有什麼區別?
父母長期情緒過載,孩子卻渾然不覺......
現在很多孩子不在乎別人的感受,遇到一點點沒有道理、不公平的事,就受不了,就是因為我們一直把他們置於一個快樂、和諧的真空世界。
試問,真實的社會,哪裡有那麼多理解,哪有那麼多包容,哪有那麼愉快啊?
孩子連面對衝突的經驗都沒有,他們又有什麼能力應對未來?
費那麼大勁,還把孩子養廢了,那最後內耗的還不是我們自己?
2、犧牲式共情,危及親子命運
一位媽媽和我聊,她和老公關係已經破裂,生活在一起非常痛苦。但為了女兒,她不敢離婚。
原來,她在重組家庭長大,她不想離婚,給丈夫再結的可能(丈夫再結,肯定不會再管孩子)——
她不想給女兒“父母都有自己的家,卻唯獨沒有我的家”的那種感覺。
自己淋過雨,要為孩子撐把傘,這當然很好。
但,如果“撐傘”行為中包含著犧牲,就一定要警惕:
到底是孩子淋不得雨,還是你自己一直沒從那場雨中出來?
當我們還困在過去的“害怕”中時,又怎麼有力量去撐這把傘?
不離婚可以是因為經濟、情感、生活方式等各種個人原因,但唯獨不能是因為孩子,因為別人。
現在很多父母,口口聲聲為了孩子,但卻不明白:
任何以犧牲自己為代價的“愛”,都是在為未來的關係埋雷。
你的“付出感”,會成為一把隱形的“刀”,綁架自己,也綁架孩子。
孩子不是弱者。
他有能力,也有自己的命運。
你只有先過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支援他,不是嗎?
共情的邊界,從意識到“不需要”開始
說了這麼多共情的陷阱,那好的“共情”該是什麼樣子?
共情的邊界,是從我們意識到這些“不需要”開始:
1、好的共情,不需要你扮演
有媽媽問,孩子的做法確實不對,我該怎麼去共情?
《最愛不過我懂你》給過一個答案:我能體諒你的心,但不認同你的行為。
好的共情,不是你非得去認同孩子的某個行為,而是理解這些行為、情緒的發生——
你需要儘可能多地去了解孩子每個階段的發展規律和特點,理解哪些行為、情緒,原來是正常的,犯錯原來也是正常的。
不大題小做,忽略孩子;也不小題大做,過度關注孩子的情緒。
有能力,就多關注,多看見,多理解;沒能量了,不耐煩了,也可以不幹。
共情是相互的。不是我們單方面努力扮演。
無論是用積極正向的思維,幫孩子還原事情真相;還是把一個人面對這種情況的真實反應呈現給孩子,都能幫孩子習得怎麼正確地去處理一件事。
他也會因此越來越有共情力。
2、好的共情,不需要你代勞
共情最大的誤區,就是父母深度參與事件的解決。
無論是心平氣和地講道理,還是忙前忙後幫孩子搞定——這本質都是一種代勞、一種控制。
共情不共行。
“哦,你被懲罰了,真是太糟糕了。當時情況是怎樣的?你感受如何?那你打算怎麼辦?”
孩子需要的是平復情緒,理清思路,找到解決辦法,不是你去解決。
傾聽他的遭遇,包容他的感受,適當建議並支援。
當參謀,不當先鋒。
相信孩子可以。
3、好的共情,不需要你壓抑
有一次,閨蜜女兒沒考好,在家亂髮脾氣——撕試卷、不吃飯、摔門、不理人。
她安慰了很久:
“這次題確實有點偏,好幾個題型我們都沒遇到過。媽媽覺得真不全是你的問題......”
“如果你覺得這次沒發揮出自己的水平,我們就好好準備,迎接下次考試。”
結果都不奏效。問我怎麼辦?
我說,如果該看見、該理解的,你都做到了。那行,你現在可以發脾氣了。
是的,生活中,我就是這麼幹的。
我會花很多時間去耐心觀察、傾聽孩子,但是如果孩子還無理取鬧,我也會一五一十把我的委屈、憤怒、他的錯誤,都倒出來。
吵一架,其實很痛快。
這也是在告訴孩子,這個世界並不是事事以你為先。我可以無條件地愛你(罵你的時候也是愛你的),但不代表我會無條件寵著你、讓著你。
我的情緒也很重要,你也需要包容、理解我的情緒。
當孩子有一個從不內耗的父母時,他就能不內耗自己,同時也掌握好與人相處的邊界。
4、好的共情,不需要你犧牲
現在,很多父母為孩子的成績、前途,憂心、焦慮,甚至放棄自己的時間、事業,一門心思卷孩子,其實也是一種過度共情——
把孩子可能遇到的苦難,當自己的苦難;把孩子將要面對的未來,當自己的未來。
每個孩子,都有他本該面對的挑戰,這不是你造成的,更不能因你而解決——你解決了這裡,還會在那裡——這才是人生。
毫無底線地犧牲自己,只會讓你越來越沒能量去“共情”孩子。
因為,所有“共情”的落點,都應該是“相信”:
相信你的孩子可以不開心,可以大哭,可以難受,可以起衝突,可以犯難。
也相信他也可以逾越這一切。
文章最後,我想說:
提出問題,並不是否定。切記矯枉過正。
希望更多父母和孩子,都能相互用好“共情”這一能力:
有愛,有理解,又真實地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