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亞馬遜雨林”麼?怎麼變“亞馬孫雨林”了?
作為中國目前最權威的媒體,人民日報和央視一向是漢語使用的典範,那麼“亞馬孫雨林”一定是標準寫法。
很多人分不清“亞馬孫”和””很可能跟下面這家公司有關:
“亞馬遜”(Amazon)是美國最大的電商公司,相當於美國的“巴巴”,目前已成為僅次於谷歌的全球第二大網際網路公司。
這家公司的名字很討巧,正好跟南美洲最大熱帶雨林撞名。
說到這兒,大家應該明白了吧:表示公司的 Amazon 要用“亞馬遜”表示,而表示雨林的 Amazon 則要用“亞馬孫”表示。
為什麼要這樣譯我們暫時按下不表,先說說 Amazon 這個英文單詞的故事。
牛津詞典給出了 Amazon 的三個含義:
1.古希臘故事中的女戰士。
2.文學作品中高大強壯的女人。
3.美國亞馬遜公司。
所以 Amazon 一詞應該來源於古代希臘故事。大家還記得美國 DC 漫畫前年的大作《神奇女俠》嗎?
神奇女俠被設定為萬神之王宙斯和“亞馬孫族”女王所生的女兒,有著“亞馬孫族人”(Amazons)的血統。
根據古希臘的英雄史詩記載,“亞馬孫族”只有女性,金髮碧眼,且身材魁梧,驍勇善戰。
順便還在牛津詞典上查了一下 Amazons(亞馬孫族)的詞源,發現了該族人有一個駭人聽聞的特徵:
Amazon 是一個誕生於歐洲中世紀晚期的單詞,來自於希臘語 Amazōn,該詞在希臘語中表示“沒有乳房的”(breastless)。因為字首“a-”表示“沒有”;詞根“mazos”表示“乳房”。
根據古希臘故事記載記載,“亞馬孫族人”(Amazons)都要割掉右側乳房,以便在戰鬥中更好地拉弓射箭,這對自己也忒狠了。
據說西班牙探險家弗蘭西斯科·德·奧雷亞納(Francisco de Orellana)在南美洲熱帶雨林探險時,遭遇女性土著人的攻擊。
這些女性土著戰士讓奧雷亞納聯想到了古希臘故事記載的“亞馬孫族人”,故後來他把這裡的熱帶雨林命名為 Amazon Rainforest(亞馬孫熱帶雨林)。
但我印象中,我小時候很多地方印的都是“亞馬遜熱帶雨林”、“亞馬遜河”。
之所以央媒用“亞馬孫”,我想大概是為了跟美國亞馬遜公司區別開吧。
原因很簡單,如果都叫“亞馬遜”,那麼我們就不知道央媒提的是雨林還是公司。但一個叫“亞馬孫”一個叫“亞馬遜”,觀眾就不會混淆了。
但是有一個問題我想不通:“亞馬遜河”、“亞馬遜熱帶雨林”是先有的,而亞馬遜公司是後來者,為什麼給“前輩”改名?
這又讓我想到了亞馬遜公司的域名 www.amazon.com,這個頂級域名讓亞馬遜公司佔了便宜。據說當年巴西的亞馬孫熱帶雨林保護機構也在申請這個域名,但亞馬遜公司財大氣粗、影響力巨大,硬是把這個域名給搶下來了。
所以啊,這個世界上很多時候,有錢有勢的就能佔盡好處,弱勢的一方即使佔理都得靠邊站,都得當“孫”子。
亞馬孫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面積達560萬平方千米,其中巴西境內220多萬平方千米,約佔該國領土三分之一。亞馬孫平原,位於南美洲北部,亞馬孫河中下游,介於蓋亞那高原和巴西高原之間,西接安第斯山,東濱大西洋,跨巴西、秘魯、哥倫比亞和玻利維亞四國領土。
亞馬孫平原全境屬熱帶雨林氣候,為世界上面積最廣的赤道多雨區。這裡地勢低平坦蕩,大部分地區海拔在150米左右,還有相當一部分海拔更低的低地,因而又有“亞馬孫低地”之稱。亞馬孫平原熱帶雨林密佈,植物種類繁多並富特有種,動物種類亦很豐富,尤多樹棲動物。礦藏主要有石油。亞馬孫平原人煙稀少,平均每平方千米不到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