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募格課堂、科教小站、iNature、高校教師發展專業聯盟
春節假期,一篇小學生作文在學術圈的聊天群裡傳開了,題目叫《大人的煩惱》,主要記錄了自己作為高校教授的爸爸日常的煩惱:
“爸爸是大學老師,每年1-3月,他脾氣就很差”!
這也吸引了一群教授、博士的關注並引發討論。由於裡面的內容過於真實,直讓大家看得笑中帶淚、充滿感慨:
01
《大人的煩惱》
我爸爸一到三月,脾氣就變得不好了。
說來,還是因為三月,爸爸要寫“國自然”標書了。他對標書又愛又恨。八月,如果中了課題,他就可以拿到一大筆科研經費,去做他心心念唸的研究了。這可是件好事!試想,寫篇好作文,既可以拿錢,又可以把錢用於學習(或其他事)上,多爽!可要是中不了……也不會怎麼樣,只是功虧一簣罷了。
吃飯時,爸爸夾起一塊肉,在半空中停了好久,嘴裡唸叨專業術語,才放進嘴裡,邊吃邊在電腦上打字。還有幾次,他剛放下懷裡的電腦,才夾了一筷子菜,突然想起什麼。衝向沙發,抓起電腦,“乒乒乓乓”一陳敲打。
爸爸晚上也挑燈夜戰,打字的聲音裡,我有些驚訝。已經半夜了,爸爸卻一直寫著標書,研究著文獻和書籍。
可是,我也理解爸爸的煩惱。他想讓家人過得更好,他想要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爸爸的煩惱是家的味道。
小孩子都觀察到了一年中爸爸情緒的變化,可見一些工作給科研人帶來的情緒傷害不可忽視。那又是為何,大學老師都這麼有共鳴?
原來,有高校已經奉行,強制全員申報國自然的規定,並且不提交就扣獎金!
02
有高校強制教師申報國自然
有高校教師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塊,向科學技術部部長、黨組書記王志剛進行投訴:安徽某大學強制要求50歲以下教師(包括教輔)全部申報2021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不提交就扣獎金的四分之一。
現實情況是,學校很多教師特別是教輔人員已經很多年沒有從事科研,沒有團隊課題,無奈只能胡編亂造無心工作。唯課題,唯SCI論文為尊的現狀何時才能改善?在以教學為主的高校,主要任務難道不是為祖國為人民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醫學人才?
科研本就是有餘力和能力的老師在工作之餘再去主動承擔的,現在變成一項硬性指標任務,盼領導關注!我們很多老師手上沒有科研課題,或者說能力不夠,專注教學多年,教輔老師主要從事學生實驗準備工作,從沒接觸過國基金,現在只能為了應付任務魚目混珠,這既降低了國基的檔次,也影響了正常的工作。學校為了提高中標率這樣做合理嗎?不申報國基就扣獎金的四分之一,有法律依據嗎?
和安徽這所高校一樣,全國大多數高校都要求有申報資格的教師全員申報,而且都對不申報的教師提出了處罰措施。
客觀來說,高校要求全員申報國自然,無非是要提高中標數量。競爭越來越激烈的背景下,申請數量越多,中標的數量可能也就越多。
03
教授、博士人群的春節煩惱
所以明明是春節假期,科研人或許也不能放鬆過年,從放假那一刻起,懸著的心仍舊時刻牽掛著跟進的研究專案、標書、實驗進展等科研工作......因此,大家也對回家過年發出最直觀的感受:
科研人,過年不敢回家、不想回家、和周圍人沒有共同語言......
看看學術圈之外小夥伴的過年日常,在家走親訪友,吃吃美食。可是身處科研圈的你,卻正陷入科研瓶頸、正面臨延期壓力、正對未來感到迷茫失措、或是和親戚、昔日好友沒有共同話題......
如果你正在焦慮甚至抑鬱,那麼你不妨試試“阿Q精神”,或許還能過個好年:
為了研究沒進展而發愁?其實換一個角度看,專案所涉及的研究方法也必然是所學專業中重要的方法,儘早掌握這些對今後工作從事研究大有裨益。何況,現在我們是花著國家的科研補助,花著專案經費去學習這些方法技能,參會培訓等等也大多可以報銷,總比之後要花自己的錢再去學這些要划算的多。這樣想的話,多學多幹並不是無用功,早晚都能用的上。
而且,雖然比上不足,但咱們比下有餘呀。比起那些被放養同學、或是躺平、散養的同僚,想的話,我們其實也不慘,畢竟還有很多更慘的。
儘管現實生活“一地雞毛”,但是,只要你熟練掌握併合理運用“阿Q精神”,讀博將變得依舊美好。想明白了這些,我們也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過大年。
編輯、稽核:大可
版權宣告:本文選自募格課堂,參考來源:科教小站、iNature、高校教師發展專業聯盟等,文章轉摘只為學術傳播,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絡我們,我們將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