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酒的地方就有江湖;有酒的地方就有花生。
人們在喝酒時,總愛吃些。尤其是三五好友聚在一起小酌時,一口酒,一粒花生米,那滋味兒,甚是愜意。
要說下酒菜那麼多,為什麼花生米最得民心,在全國各地都非常受歡迎?
喝酒時為什麼要吃花生米?
1.歷史習慣
花生大約在明朝時期(公元1530年) 從東南沿海傳入我國。
自登陸祖國大地以來,憑藉著極強的生命力和美妙的口感,被老百姓所喜愛,逐步在中國的土地上站穩腳跟。論茶館酒肆還是田間地頭,隨時都能嚼上幾粒,滋味在唇齒間爆開,又香又脆,非常滿足。
2.價格實惠
一盤花生米,二三分鐘出鍋上桌,很是方便,而且在上菜之前可以填補這一空白期,讓朋友們痛快喝酒,同時等待菜品的上桌。喝飽的朋友,依舊可以用花生米來佐酒,絲毫不會尷尬。
另外,相較其他下酒菜,牛肉、毛肚之類的,花生米簡直便宜太多了,一小盤花生米足以從喝酒前吃到喝酒後。
3.美味酥脆
油炸的花生米香而酥脆,出鍋劈劈啪啪蹦著油星兒,立馬撒上鹽或白糖端上桌,越吃越香;煮的花生鮮香可口,鹽水鍋里加適量花椒大料煮熟晾涼,喝酒的時候手邊放一盆邊喝邊剝,嘴巴根本停不下來。就連生的花生,都是喝酒時的一道美味。
人在喝酒時,喜歡嚼食物來中和酒精的刺激,而花生味香,二者相搭,可以充分刺激味蕾神經,讓酒杯中的白酒更有滋味。
4.健康營養
喝酒時,大量酒精進入腸道,影響人的新陳代謝,也容易出現蛋白質缺乏等症狀。喝酒時吃花生,花生內豐富的脂肪與蛋白質有益於保護胃,減緩酒精對胃的刺激。
同時花生中的B族維生素和卵磷脂可以起到保肝護肝的作用,減輕酒精對肝臟的傷害。
5.調節氣氛
喝酒時不可能全程都舉著酒杯,酒桌上聊天時,除了喝酒還需要小菜去把控喝酒節奏,讓酒桌上的談閒更加自然。
花生米小巧,吃起來方便,一顆一顆嚼起來清脆有節奏,能夠掌控住喝酒的節奏,在與好友舉杯時,能夠立馬放下筷子,而不會如醬肘子一些肉菜大菜,需要放下碗筷才能舉杯。
另外酒桌上,如果發現大家已經不怎麼吃花生米了,則說明不太喝得動了,可以提醒大家酒局快結束了,該偃旗息鼓,下次再戰了。
這五類人不宜吃花生
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將花生米做下酒菜哦,這五類人,最好不要在喝酒時吃花生。
1.膽囊切除者
花生米里含的脂肪需要膽汁去消化。膽囊切除後,儲存膽汁的功能喪失。這類病人如果食用花生米,沒有大量的膽汁來幫助消化,常可引起消化不良。
2.消化不良者
花生含有大量脂肪,腸炎、痢疾等脾胃功能不良者食用後,會加重病情。
3.高脂血症患者
花生米含有大量脂肪,高脂血症患者食用花生後,會使血液中的脂質水平升高,而血脂升高往往又是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等病疾的重要致病原因之一。
4.跌打淤腫者
花生中含有一種促凝血因子,跌打損傷、血脈瘀滯者食用過多花生,會出現瘀血不散,從而加重瘀腫。
5.痛風患者
痛風患者應該儘量少吃或不吃花生,因為花生當中的油脂含量相對比較高,如果攝入過多的話,可能會導致細菌代謝速率減慢,不利於嘌呤順利代謝排出,也可能會導致痛風反覆。
尤其是在喝酒時候,痛風患者本就不能喝酒,再搭配花生,會大大加重病情。
一碟花生米,下酒樂無窮。喝酒時快樂來的就是這麼簡單,你喝酒時候最喜歡的“硬菜”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