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位於中俄兩大強國之間,沒有第三個鄰國,本來當好戰略緩衝區的角色,中俄隨便從指縫裡漏點什麼,就足夠它吃用不盡了,但它偏偏想學其他國家所謂的“多元化外交”,打造“第三鄰國”,和美國眉來眼去,結果是丟了西瓜撿芝麻。
作為一個地緣政治上的戰略緩衝國,蒙古國一直在努力拓展其外交政策,不滿足於僅與傳統的巨鄰中俄維繫關係。2019年,這一努力轉化為實質性進展,當蒙古與美國簽署了《經濟合作框架協議》。
過去五年中,美國對蒙古國的投資激增了40%,這一數字顯著地突顯了兩國間經濟合作關係的增長。
為了進一步加深與美國的合作,蒙古國總理奧雲額爾登在去年對美進行官方訪問。期間,他與美國簽訂了一系列合作協議,強化了包括稀土資源開發在內的多個領域的合作模式,聚焦於推動蒙古國的英語教育和文化擴充套件專案。
這並不是蒙古國並非首次表現出其對外開放及參與國際事務的姿態。在過去,蒙古國軍隊還曾與美國並肩作戰,參與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的多個行動,積極性很高。
此外,蒙古國與東亞的其他國家如日本和韓國也保持著密切關係,其中韓國是海外蒙古國公民數量最多的國家,多數人前往韓國工作。這些聯絡反映出蒙古國在經濟、社會和文化上積極融入國際社會的願望。
但是,由於蒙古國自身資源和戰略位置的特殊性,它歷來都享有中俄兩國的特別關注。在試圖平衡與大國的關係時,蒙古國必須仔細權衡每一步行動,確保不會損害現存的地緣政治平衡,同時也需避免忽視那些可能從周邊大國而來的直接利益支援。
現在來看,蒙古國的“第三鄰國”戰略並沒有收到預期效果,反而損失了在中俄的大量利益。
就在近期,蒙古國高層格外忙碌,上到總理奧雲額爾登,下到外交部門各級官員都在為和中俄高層舉行峰會而奔波。據悉,蒙古國此次舉行峰會的意圖,是儘快促成中俄蒙經濟走廊的建設,特別是鐵路交通和天然氣管道的連線。
但是,中俄最近都很忙,根本沒時間和蒙古國開峰會。奧運額爾登也知道這一點,但他還是想努力爭取一下,畢竟事關蒙古國的發展大計。
奧運額爾登還透露,他們正在建設7個新的陸港,旨在深化與中俄兩國的貿易往來,擴大和中俄的經濟聯絡。
在地理上,蒙古國本身就是連線第一和第二亞歐大陸橋的關鍵節點,但由於經濟落後,缺乏基建設施,長期處於“陸鎖國”狀態。
所以,蒙古國希望透過構建健全的交通網路和基礎設施,發揮其在連線中俄兩大市場中的橋樑作用,凸顯其對於區域經濟連通性的重要性,把“陸鎖國”變成“陸聯國”,此實現國家戰略利益的增長。
在這個計劃中,“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專案非常重要。奧雲額爾登對該專案的快速落實充滿期待,因為這不僅能為蒙古國帶來能源上的穩定供給,也是其參與區域能源合作、提升國家能源安全的關鍵一環。
所以,奧雲額爾登正在努力推動與中國和俄羅斯的高層會晤,希望藉此加強三邊合作。倘若能成功舉行該峰會,預計將為蒙古國帶來更多合作機遇,並有可能為新的陸港專案和能源管道專案等帶來實質性推進。
其實,蒙古國的心態也可以理解,夾在兩大國之間,難免會被大國政策裹挾,難以自主,所以蒙古國希望透過發展“第三鄰國”打破這種局面。
另一方面,蒙古國也希望能搭上中俄經濟快車,發展本國經濟。
但是,這兩個戰略目標存在一定的衝突,勢必會得罪中俄兩方。所以,如何掌握其中的平衡,非常考驗蒙古國領導人的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