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24,北約代號“雌鹿”,是由米爾莫斯科直升機工廠於1972年開始生產,主要定位為對地攻擊和運載少量兵員用途的大型直升機,最初由蘇聯空軍開始使用,現已成功外銷30多國。北約命名規則把外銷版的米25直升機和米35直升機分別命名為雌鹿D與雌鹿E。本期武器科普,小編為各位老鐵帶來關於米35直升機的相關知識。
米35直升機的發展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初。在當時,蘇聯軍方對一種新型的武裝直升機提出了需求,以支援和增強地面部隊的機動性和火力。米爾設計局響應了這一需求,於1978年首次展示了米24直升機的原型,它後來發展成了米35系列。
在設計理念上,米35直升機採用了組合設計,既可以作為武裝直升機執行攻擊任務,又可以充當運輸直升機。這種多功能性使得米35成為執行多種任務的理想選擇,包括火力支援、對地打擊、空中突擊和運輸任務。
在裝備配置上,米35的主要武器包括30毫米航空機炮、導彈吊艙、火箭彈吊艙和各種型號的導彈。這使得它在作戰中具備強大的火力,並可以執行各種不同型別的任務。
在全球外銷方面,米35在蘇聯解體後仍然得到廣泛推廣,成為許多國家和地區軍隊的標配。俄羅斯及其後繼國家、前蘇聯加盟國、非洲、亞洲和中東地區都廣泛使用米35直升機。
隨著時間的推移,米35經歷了多次升級和改進,以適應不斷發展的戰場需求。這些升級通常包括改進的航電系統、更先進的武器系統和提高機身的生存能力。
米35直升機積極參與了許多衝突,包括蘇聯入侵阿富汗、烏克蘭危機、敘利亞內戰等。它在這些衝突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展現了其出色的火力支援和機動性。
米35作為一種成功的多用途武裝直升機,其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其靈活性、強大的火力和適應性使得它在世界範圍內成為許多軍隊的首選,繼續在現代戰爭中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