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即將接任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的美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塞繆爾·帕帕羅海軍上將,在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會議上表示,中國隨時可能在亞太採取行動,為了遏制中國,美國必須加大援烏力度,以拖住中國。
據悉,塞繆爾已經獲得拜登提名,即將接手整個印太戰區指揮權,屆時他就是整個印太地區的話事人,說話還是很有分量的。在正式履職前,他首要考慮的問題是如何遏制中國的軍事崛起。在他看來,援助烏克蘭就是遏制中國最好的手段。
援助烏克蘭,為什麼能遏制中國?
北約對當前的俄烏衝突持有一種看法,這不僅僅是兩個國家之間的爭端,更是東西方力量博弈的體現。
俄羅斯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東方國家,但它與中國的關係密切,讓其在這場衝突中呈現出東方國家的身份。北約擔憂的是,如果俄羅斯能夠在這場衝突中獲勝,那麼它可能會推進其勢力範圍至歐洲,並對北約成員國形成直接的軍事壓力。
這樣一來,北約將難以同時應對來自東方的兩個大國。在這樣的背景下,北約的策略是試圖遏制俄羅斯的擴張,從而確保其有足夠的資源和注意力來面對中國可能構成的威脅。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近期訪問美國時指出,俄烏衝突正受到中國的密切關注。他甚至猜測,倘若烏克蘭被美國及其盟友拋棄,那麼中國可能會因此“忍不住”採取某些軍事行動。
北約的顧慮並不僅限於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這其中還包含了對中國可能行動的預判。
北約認為,俄羅斯如果在烏克蘭取得勝利,不僅會增強其軍事擴張的勇氣和能力,同時也可能“激勵”中國在西太平洋地區採取更加積極的軍事姿態。由此可見,北約對於當前的國際形勢有著自己的解讀和應對策略,即透過支援烏克蘭來遏制俄羅斯,進而為自身處理與中國的關係留出更多的餘地。
這也是一種政治博弈,旨在透過維護國際規則與秩序來遏制那些試圖挑戰現狀的力量。在北約看來,一個被俄羅斯擊敗的烏克蘭不僅是對歐洲安全的直接威脅,也可能成為其他國家,尤其是中國,採取類似行動的先例。
打“中國牌”有效,歐洲加大了援烏力度
本來,圍繞烏克蘭的援助問題,歐洲國家已經疲態盡顯。。隨著衝突的持續,一些成員國開始對不斷增加的支援表示質疑,擔心自身經濟與政治利益受損,不願意繼續援助烏克蘭了。
但是,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重新點燃了歐洲國家支援烏克蘭的熱情。只因為他說了一句,俄烏衝突“正受到中國的密切關注”,成功地將中國因素引入俄烏衝突中,迫使歐洲國家重新審視援烏問題。
斯托爾滕貝格透過強調中國因素的重要性,讓歐洲國家意識到,俄烏衝突不僅是地區性的安全問題,還關乎到全球戰略格局的變化,尤其是對抗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
這種策略顯然奏效了。據報道,歐盟27國近日達成共識,批准了高達500億歐元的援烏計劃。
塞繆爾的立場與斯托爾滕貝格大致相同,他也同樣提到了中國因素,真實意圖是希望能爭取國會的支援,說服共和黨的進一步同意和協助援助烏克蘭,好為自己的印太戰略鋪路。
西方國家態度的轉變,實際上揭露了一個深刻的問題:俄烏衝突已經不再是一場地域衝突,而是轉變為了全球大國博弈的一部分,其中的關鍵已不僅僅是俄羅斯,而是背後可能涉及的中國因素。
從這個角度來看,斯托爾滕貝格和美國軍方領導人的策略相當明智。透過打“中國牌”,不僅重燃了盟友對烏克蘭問題的關注,還提升了整個西方陣營應對全球戰略挑戰的緊迫感,重新聚焦了西方國家的共同利益。
但在這條道路上前行,西方國家需謹慎行事,平衡戰略考量與潛在的國際後果,確保全球和平與穩定的長遠目標不會因短期策略而偏離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