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輔獨立報》發表了一篇名為《俄羅斯銀行利潤創歷史新高,戰爭對它們有幫助嗎》的文章,對俄羅斯“欣欣向榮”的經濟進行了描述,這篇文章或許有助於我們瞭解在遭受嚴厲制裁的情況下,俄羅斯如何實現“越打越富”。
稍早一些,俄羅斯央行宣佈了俄羅斯銀行業在2023年的創紀錄利潤,3.3萬億盧布,約合368億美元,這讓俄羅斯的“政治精英們”雀躍歡呼,在西方的持續而嚴厲的制裁,俄羅斯經濟表現出了足夠的韌性;
而更早一些,確切說是1月1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宣佈俄羅斯2023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預計會超過3.5%,普京總統表示經濟增長是由“消費和投資”拉動的,“工業生產、建築、農業和旅遊業表現良好”,按照評價購買力計算,俄羅斯已超越德國成為歐洲第一個經濟體、世界第五大經濟體。
《基輔獨立報》的文章認為,儘管在全面戰爭爆發後,俄羅斯政府不再發布大量關鍵經濟資料,俄羅斯央行和俄羅斯總統普京提供的相關資料也未必準確,可能存在注水的問題,但可以確定的是,2023年俄羅斯經濟真的表現很好,“豐收的一年”,“克里姆林宮正動用一切力量來維持俄羅斯經濟”,避免經濟崩潰。
那麼,克里姆林宮動用的“一切力量”是什麼呢?答案很簡單,政府支出,尤其是軍事支出。在2024年,也就是今年,軍事支出佔到了俄羅斯政府財政預算的三分之一,俄羅斯GDP的%,實際上可能更多,儘管其中相當一部分資金被用於為俄軍提供高薪、福利,也存在虛報開支吃回扣等問題,但可以確定的是,包括今年的10萬億盧布(約合1200億美元)在內,自“特別軍事行動”開始後,軍事支出中的大部分資金都被用於提高軍工產能,就像蘇聯時代那樣。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資料顯示,自戰爭開始後,與戰爭相關的俄羅斯經濟產業迅猛發展,相比2022年,運輸業增長了66.7%、計算機電子產業增長了42.6%、導航裝置產業則增長了72.4%。
早已進入戰時狀態的俄羅斯軍工業全速開動,甚至找不到足夠的工人:大量俄羅斯青壯年被徵召入伍,前往烏克蘭參加“特別軍事行動”,還有不少俄羅斯人選擇離開自己的國家。大量適齡勞動力無法進入經濟產業,以至於俄羅斯的失業率降到了3%,這個資料是不正常的,或許也存在虛報問題,但可以確定的是,戰爭確實降低了俄羅斯的失業率。
海量資金被用於戰爭,包括給俄軍的高額工資以及給軍工企業工人們的工資,再加上對盧布貶值的擔憂等因素,這些工資中的相當一部分甚至大部分被花掉,反過來又促進了消費。普京總統說俄羅斯去年GDP預計增長3.5%,主要依靠“投資和消費”,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不知道各位網友看懂沒有。
俄羅斯經濟在增長,沒有崩潰,看起來很好,甚至有人將俄羅斯稱為“軍事凱恩斯主義”的典範,即用軍事開支來刺激經濟。冷戰時代,美國也曾經用過這招,諸如80年代的里根總統,蘇聯經濟則乾脆就是以局勢為核心,但問題在於,俄羅斯的“軍事凱恩斯主義”能持續多久?至少美國政府當初沒敢持續太久。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俄羅斯政府的軍事開支,大部分都變成了武器彈藥在烏克蘭在戰場上被打掉,而這些坦克、裝甲車、火炮、炮彈和導彈,是不創造任何經濟價值的,甚至不如蓋大樓的混凝土,換句話說,俄羅斯政府的大部分軍事開支實際上在戰場上被“燒掉”了,相關價值被清零,並無法為俄羅斯換來寶貴的外匯,尤其是美元和歐元這些硬通貨,這是最關鍵的,只有出口才能創造真正的經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