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局勢風雲突變。
過去幾天,反對派武裝攻下數十個城鎮,並佔領敘利亞第二大城市阿勒頗的大部分地區。
這是8年來反對派武裝第一次攻佔這座大城市,也是敘利亞內戰暫緩多年來再次爆發大規模武裝衝突。戰火重燃也引起俄羅斯和伊朗的快速反應。
一度平靜的敘利亞,為何再次瀰漫內戰硝煙?這是否會給衝突不斷的中東帶來新的動盪?
“大反撲”
中東的局勢,按下葫蘆浮起瓢。
上月27日,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停火協議生效。但同一天,戰火又在新的地方引燃。敘利亞反對派在該國西北部與政府軍交上了手。
短短几日,敘反對派武裝控制數十個戰略城鎮。按照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的說法,它們沒有遇到政府軍的任何抵抗,接著可能向南朝著哈馬省推進。
敘利亞軍方11月30日發表宣告說,反對派武裝進入敘北部城市阿勒頗的大部分地區,敘軍方將重新部署予以反擊。據悉,數十名軍人在戰鬥中死亡,另有多人受傷。
敘利亞第二大城市阿勒頗遇襲
阿勒頗擁有約200萬人口,是2011年敘利亞內戰前的製造業中心。2016年底,敘政府軍收復阿勒頗市,被視作內戰關鍵轉折點之一。而今這個經濟中心重又“陷落”。
有評論稱,這是自2020年敘內戰前線戰事“基本凍結”以來,反對派發動的“最大膽”襲擊。主導此次“大反撲”的敘反對派名為“沙姆解放組織”(HTS)。
HTS前身是“基地”組織在敘的分支努斯拉陣線。2016年,努斯拉陣線斷絕與“基地”的聯絡並以HTS的新身份登臺,但並未被美國摘去“外國恐怖組織”的帽子。
根據反對派武裝的說法,此次行動是為回應俄羅斯和敘利亞軍方近幾周空襲伊德利卜地區,並先發制人地阻止敘政府軍發動襲擊。
“空檔期”
沉寂了近5年,敘利亞地面戰事為何驟然而起?
復旦大學中東研究中心主任孫德剛指出,大背景在於,俄羅斯深陷與烏克蘭的戰爭,以色列與伊朗持續角力,黎巴嫩真主黨被削弱且與以色列達成停火協議。
敘利亞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俄羅斯和伊朗的保護,軍力吃緊,陷入被動,尤其在阿勒頗地區。敘反對派抓住了敘政府軍防衛力量虛弱的“空檔期”。
另一方面,不排除美國、以色列、烏克蘭等外部力量暗中向敘反對派提供支援。俄羅斯、伊朗等國均將矛頭指向上述外部力量。
俄方表示,美西方多年來透過支援敘利亞反政府武裝和恐怖組織持續在該地區製造混亂。此外,俄方稱烏克蘭情報機構在伊德利卜培訓反政府武裝,或牽制俄軍兵力。
伊朗則稱,恐怖組織最近在敘利亞的活動是以色列和美國等西方國家破壞地區穩定計劃的一部分。
在孫德剛看來,黎以局勢剛穩定,新危機就在敘利亞爆發,時間上的巧合讓人不禁懷疑,一些外部力量是否希望聯手在敘利亞製造危機,來使俄羅斯、伊朗處於被動防守局面。
“伊朗支援的‘抵抗陣線’中,敘政府發揮了伊朗與非國家武裝行為體聯絡的橋樑和樞紐作用。”孫德剛說,“所以我們看到的是一場代理人戰爭,敘利亞正在成為大國博弈的新戰場。”
孫德剛指出,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最近空襲敘利亞霍姆斯省,並擊斃伊朗在敘利亞的高階指揮官和軍事顧問基烏馬爾斯-普爾雜湊米。這給人一種“策應敘反對派”的感覺。
至於美國,雖然它聲稱與敘反對派進攻阿勒頗沒有任何關係,但不排除它在一系列事件背後掌舵的可能,只是外界目前不掌握確鑿證據。
新博弈
衝突將走向何方?對中東局勢又將產生何種影響?
孫德剛指出,接下來敘政府軍和反政府武裝可能處於對峙狀態。
反對派佔據阿勒頗這個敘利亞最大的經濟中心,但同時缺乏足夠力量控制全國。
政府軍則控制政治中心大馬士革,但短期內恐怕等不到俄羅斯和伊朗軍隊在敘集結,況且以色列對敘空襲也在持續。
如果敘政府軍進一步丟掉霍姆斯等更多省份和要地,伊朗和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影響力會被大大削弱。如果政府倒臺,對俄伊更將構成沉重打擊。
因此,俄伊均做出迅速反應,避免最壞結果。
對俄而言,它在中東地區的唯一軍事基地在敘利亞,敘利亞還是與烏克蘭斷交的國家,俄敘可謂一對“血盟”。
孫德剛說,如果失去巴沙爾政府,俄羅斯在中東的影響力將驟然收縮。因此俄在專注於烏克蘭戰場和應對西方壓力的同時,會力保巴沙爾政府。
目前,俄羅斯的空中支援,已幫助敘政府軍擊斃約300名反政府武裝人員。敘軍方11月30日預計,俄羅斯額外軍事裝備將在72小時內抵敘。
對伊朗而言,巴沙爾倒臺意味著“抵抗陣線”不復存在。因此它會與俄羅斯協商如何向敘政府提供更多援助。伊朗外長已與俄方通話,並計劃從12月1日起訪問敘利亞和土耳其。
如果巴沙爾政府倒臺,對俄伊將構成沉重打擊
“現在伊朗挺敘有了一個很好的藉口。”孫德剛說,“伊朗在阿勒頗的總領館受到敘反對派武裝襲擊。伊朗可以將捍衛維也納外交公約作為出發點,來加強對敘政府的支援。”
孫德剛認為,總的來看,俄伊保全巴沙爾政府的問題不大,但很難讓政府軍控制全國。當下主要還是阻止反政府武裝擴大戰果,使其保持守勢而非攻勢。
至於俄伊會不會向敘利亞增兵,孫德剛認為,如果局勢惡化,巴沙爾政府岌岌可危,不排除俄伊的軍事武裝力量會進駐,屆時敘局勢將進一步複雜化。
“因為敘境內尚且存在美國的軍事基地、美國支援的庫爾德民主黨,以及土耳其支援的、盤踞在敘北的力量。”孫德剛說,“俄伊增兵的話,大國軍事博弈將再起。”
孫德剛說,目前,美國可能是“掌舵”,以色列看似在“策應”,土耳其則想“守成”。敘利亞內戰後,土敘形成了約30公里、處於土軍控制下的緩衝帶。接下來土耳其可能利用機會,既不得罪俄羅斯和伊朗,又同美國以色列進行一定的溝通,來鞏固在敘北部形成的勢力範圍。
孫德剛指出,中東局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深層原因是俄美、伊以的結構性矛盾問題。這個矛盾不解決,中東的衝突點就會不斷顯現,危機也會外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