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4日,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宣佈,在一次軍事行動中擊沉俄羅斯黑海艦隊大型登陸艦“凱撒·庫尼科夫”號。“凱撒·庫尼科夫”號是蘇聯在1986年建造的775型兩棲登陸艦,這也是自“特別軍事行動”以來俄羅斯黑海艦隊損失的第二艘該型登陸艦。2023年12月,同級艦“新切爾卡斯克”號剛剛被同樣的方式擊沉。
當然,此事對俄烏衝突而言影響不大,因為在黑海艦隊損失了“莫斯科”號巡洋艦後,本就狀態不佳的俄羅斯黑海艦隊就基本喪失了側翼登陸作戰的基礎能力,連烏克蘭南部沿海都無法有效封鎖。以目前的俄烏衝突模式,海上力量發揮的作用較為有限,整體上對於戰局影響相對較小。
然而應該說,這也是烏克蘭使用自殺式無人艇進行襲擊的又一次成功案例,已經表明了防禦無人艇偷襲的難度並不小。烏克蘭海軍在水面艦艇被全面殲滅後,利用無人艇針對克里米亞大橋和俄軍艦艇組織了多次成功的襲擊,關鍵就在於這種無人艇規格很小,不易被發現,但依託星鏈可以實現有效控制,並且攜帶的裝藥不低。在起伏的波濤中,現有的艦用雷達和光電裝置很難發現。加上成本低廉,這幾乎成為了烏克蘭海軍首要打擊手段。
俄軍的發現手段目前只有目視,這些無人艇在白天突擊時其容易被直升機目視發現並被機槍或者機炮破壞,而當無人艇轉入夜間攻擊時,則俄軍基本無法有效發現。遇襲的2艘775型登陸艦都沒有在影片裡有反應,說明了當時他們完全沒有辦法有效發現這些“刺客”。
如果要說缺點,無人艇目前的問題就在於其航程有限,並且控制可能存在一定的限制。同時一旦被發現,這些目標較為容易被摧毀。但是相比起他低廉的成本和由此導致的潛在數量優勢,這些都不是問題。
作為解放軍的重要考察物件,俄軍的表現和所面臨的風險有著極高的參考價值。這類無人艇的防禦可以說是比較困難的,解放軍的感測器更好,感知能力會更強,但是否可以應對這些時隱時現的小目標還是未知數。解放軍的新銳艦艇核心還是防禦傳統的飛機、反艦導彈和潛艇,對於這些海面小目標並沒有特別的針對性設計。
同時,也是更為重要的是,解放軍未來的作戰環境中有一部分是海峽,海峽的距離完全處於這些無人艇的活動半徑內,並且沿海島嶼眾多。這種環境非常適合無人艇的運用,也因此對手會非常自然地使用相關技術。事實上他們已經在使用了。
在這種情況下,解放軍必須及早進行相應的調整和部署,一些技術手段也需要運用。比如說更強大的海面監視和識別能力,以及針對星鏈的干擾手段。解放軍需要加強基地保護和船團的保護措施,對手的手段都需要格外重視,否則極易“陰溝翻船”。軍事鬥爭準備是嚴肅的,容不得半點馬虎。
另一方面,我們如果依託產能優勢,也發展相應的攻擊手段,再配合各種先進彈藥,是否可以取得更好的打擊效果呢?相關的技術儲備國內事實上很強,關鍵取決於重視程度。
現在新技術日新月異,我們必須急速跟上。俄烏衝突裡的經驗教訓很寶貴,我們也應當儘可能不用再摔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