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脫口秀”工作手記
“我們是輸出所裡質量工作的要求還是講故事就行?”“這個風格應該怎麼把握?”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瀋陽所融媒體中心的節目錄制大廳裡,幾個“演員”圍著“導演”,討論起質量脫口秀劇本的方向和形式。一個演員表情困惑,“感覺本子挺好的啊,咋一說就不對勁兒呢?”
“交流”解決大問題
脫口秀風趣幽默深受年輕人喜愛,質量工作嚴肅謹慎是航空人的生命,感覺這倆事兒根本就不挨著。但是,當他們走到一起,好像又是這麼地順理成章,這一切都要從“雙向交流會”說起。
“雙向交流會”是瀋陽所融媒體中心2024年年初開創的一項宣傳與科研雙向交流、雙向融入的工作新方法。透過融媒體中心業務骨幹為科研部門的寫作小能手們講宣傳、講寫法、講技巧,科研部門的小夥伴為融媒體中心講科研、講業務、講發展,大家在各自擅長的領域裡互通有無,互相促進。
在交流過程中,2部的“強度脫口秀”引起了融媒體中心的注意,透過脫口秀的方式講技術,形式很新穎,反饋也不錯。正巧,在先前與質量部交流時,大家發現了質量工作中一塊難啃的硬骨頭——宣傳。質量工作幹起來重要,說起來“不要”。“不要”在於業務工作都涉密——沒法說,“不要”在於問題多種多樣——不好說,討論到最後,換來都是大家“有點老套”“沒新意”的否定。而技術脫口秀彷彿給質量宣傳帶來了一種新的可能性。
“東北風”吹進質量工作
“脫口秀是一種年輕人特別喜聞樂見的東西,是不是可以把這個形式用到質量宣傳工作中去”。短暫的停頓思考後,贊成聲一片。
“找個啥樣的人呢?”“東北人,必須東北人,接地氣,自帶喜感。”“對對對!”大家紛紛贊同,一股強勁的“東北風”吹進了質量工作。
聽聞訊息,科研各部門大力支援,要有寫作能力、有表演慾望的人——“給!人隨你們挑”;要有宣傳內容、錄製時間——“案例有!時間你們定”。有了科研部門和質量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援,瀋陽所質量脫口秀從想法走向現實。
“您單位有沒有口才好的東北人?”“有啊,我們有個錦州小夥兒,口才可好了!”“能讓他來試鏡不?”“沒問題!”就這樣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找到了,錦州話被戲稱為“質疑全世界”的方言,自帶喜感。再接下來就是進行東北風的文字創作,大家都沒有經驗,質量部、科研部門和融媒體中心三方成立了創作團隊,進行了幾輪研究,最終方向和形式越來越明確。
既然是質量脫口秀,一方面就是要進行質量知識的普及,提升全員的質量意識,即使是不瞭解質量工作的人也能在笑過之後有所收穫;另一方面就是要搞笑,要讓大家開心地、無負擔地看完整期節目。
調動“一切”整出來
方向明確了,接下來就要給它整出來。“反覆N次才考下來的駕照”“設計得好飛機,卻設計不好自家的裝修”“輔導親戚的熊孩子學習”“如何哄好生氣的媳婦”……一個個看似對日常生活的吐嘈,實則是團隊在“讀本會”上一次次艱辛的“磨稿”所得。一項項艱深的質量工作,從問題分析、到解決方法、再到借鑑意義,寫起來很書面,說起來很拗口,聽起來很神秘。
“如何將抽象的問題變得具體?如何將複雜的工程問題變得簡單化、生活化?”成了團隊小夥伴們日思夜想的問題。
拍攝時,我們發現十幾次的磨稿,並不是創作路上的攔路虎,面對鏡頭才是。演員都是一線科研人員,最擅長設計飛機,雖然平時都挺外向,但是真站到鏡頭前面,是個人都會暈鏡頭,冒汗、忘詞、眼神亂飛……一個個問題接踵而至。
背景太亂?換!燈光晃眼?調!有點怯場?練!多次的拍攝練習,讓大家慢慢找到了講“開放麥”的節奏,節目錄制也變得越來越順利。
經過4個月的創作和錄製,瀋陽所的質量脫口秀終於與觀眾見面。影片在微信公眾號一經播發,大家的反饋如潮水般一致好評。“涵蓋範圍廣,既有質量工作歸零,雙想,APQP,更有通用質量特性、安全性,管路線束問題”“那個你‘合計合計’講得真挺好!”“期待下一期!”大家的評論是對團隊小夥伴的鼓勵,更是對瀋陽所質量文化宣傳工作的認可。
“質量脫口秀,保你聽不夠!”這是團隊一起想的Slogan,也是團隊的Direction!(任子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