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屆中國航展,觀展之餘都有一個“重磅”任務——集徽章。讓自己的證件掛帶上墜滿各式各樣的徽章,在眾人羨慕嫉妒的目光裡穿梭,感覺奇妙而獨特。
航展上交換徽章的觀眾。 高殷鶴 攝影
參展商宣傳自家產品的徽章是行業文化、企業文化浸潤傳播最好的方式。有別於其他禮品,一枚小小的徽章在航展上萬人的胸前佩戴,像一個行走的廣告,一次次在眾人眼前出現、閃過,提升了品牌的認知度,對那些透過航展捕捉商機、尋找合作伙伴的企業來說,不失為一次免費的傳播渠道,畢竟偌大的航展現場雲集了各方精英,必須抓住難得的推廣機遇。所以,每年的參展商不僅會全力展現產品和能力,也會認真準備徽章,以達到最好的傳播效果。
對觀眾來說,則是一次參加過航展的經歷紀念。看完先進的航空裝備,精彩的飛行表演,還要留下一份回憶。作為航展的傳統“習俗”,徽章交換不僅僅是收藏那些設計精美、工藝精湛的航空文化創意產品,每一枚都承載著獨特的航空精神和文化價值。
每個人脖子上掛著的都是一串“限量版項鍊”,就像是攜帶著一部微縮的航空史,在行走中散發著獨特的文化氣息,成為航展現場“最靚的仔”。
中航文化航空徽章沙龍上的《龍運升騰》系列徽章收藏畫
一句“換徽章嗎?”成了跨越文化差異,開啟話題的最強輔助。對於航空愛好者來說,徽章交換是一種獨特的社交方式,讓志同道合的人們聚集在一起,共同分享對航空的熱愛和對飛行夢想的追求。透過徽章交換,參與者們能夠跨越地域和文化的界限,建立起友誼的橋樑。每一次交換都是一次新的對話,每一次對話都是一次新的發現。當然,對有些人來說,可能是攜手一生的姻緣。
每一枚徽章都是一扇窗,透過它,我們能夠窺見中國航空工業的輝煌歷程和人類對飛翔的不懈追求。
“咱倆換一個行不?” 高殷鶴 攝影
11月14日,在首屆航空科普文化節暨第二次航空徽章沙龍活動中,《龍運升騰》系列徽章收藏畫展現在公眾面前,畫卷中鑲嵌了自1951年至2021年,我國自主研發的155架標誌性機型。這些機型,從初代的艱難探索到如今的國際領先,見證了我國航空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它們不僅是技術的結晶,更是幾代航空人心血與汗水的凝聚。155個飛機徽章組成的巨龍圖案騰空而起,翱翔在祖國的藍天之上。
收藏徽章的樂趣,在於每一次發現那些設計獨特、意義深遠的徽章時的驚喜,在於每一次將它們收入囊中時的滿足感,更在於未來的某一天勾起那年航展的美好回憶。(姜坤英 柳碧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