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
摘要:航母的發展絕非一蹴而就,而是要經過漫長的歷程。在中國的航母發展之路上,從1980年代開始,陸續從海外引進了多艘航母,有的用來進行研究,有的則改建為正式服役的航母。那麼這幾艘引進的航母到底是什麼情況?
圖1:中國海軍第一艘航母“遼寧”號
航母的發展絕非一蹴而就,而是要經過漫長的歷程。在中國的航母發展之路上,從1980年代開始,陸續從海外引進了多艘航母,有的用來進行研究,有的則改建為正式服役的航母。那麼這幾艘引進的航母到底是什麼情況?
1984年,中國聯合拆船公司買下了澳大利亞海軍退役的“墨爾本”號航母。由於當時是作為廢鋼鐵處理,所以澳大利亞在交船前就已經將航母上關鍵裝置、武器裝備完全拆除,甚至連動力系統都拆了,中國買下的只是一個空船殼而已。
“墨爾本”號航母原為英國海軍“尊嚴”號航母,尊嚴級(巨人改進級)航母的四號艦。由維克斯·阿姆斯特朗船廠承建,1943年4月13日開工,1945年2月28日下水。由於戰後英國的經濟難以承受鉅額軍費,遂大量縮減海軍力量,1949年英國以10英鎊的象徵性價格將“尊嚴”號賣給澳大利亞,但條件是澳大利亞必須購買英國裝置使其形成戰鬥力。1955年10月28日,“尊嚴”號正式完工,1956年3月5日從朴茨茅斯港起航,4月23日到達澳大利亞,5月14日舉行改名暨授旗儀式,正式改名為“墨爾本”號,舷號R21,成為澳大利亞艦隊的旗艦。此後澳大利亞還請美國船廠為該艦添置蒸汽彈射器、改建斜角跑道等。“墨爾本”號航母艦長211.8米,寬24.5米,吃水7米,標準排水量14000噸,滿載排水量20250噸,蒸汽輪機,總功率42000馬力,最大航速25節,續航力為4000海里。安裝4臺大推力蒸汽彈射器,能夠攜帶20~27架飛機,最多可以容納40架,武備為16門雙聯40毫米高射炮,全艦人員編制為1480人(包括620名空勤人員)。
1968年7月應美國的要求參加越南戰爭,在越戰期間,“墨爾本”號損失20架飛機、20名飛行員。 “墨爾本”號在服役期間最大的惡名就是撞船事故頻發,撞過軍艦,也撞過商船,因此有了“撞船惡魔”的外號。以至於只要和“墨爾本”號同行,都會刻意拉大距離,唯恐避之不及。
圖2:“墨爾本”號航母
1985年5月“墨爾本”號被拖進廣州黃埔船廠,儘管只是一個空船殼,但畢竟這是中國得到的第一艘真正的航母,可以第一次零距離感受現代航母,可以從中第一次完整地見識現代航母的構造。有確實訊息,在“墨爾本”號被拆解之前,人民海軍的有關人員曾對“墨爾本”號進行了長達近半年詳細而全面的勘測,然後才拆解。
1995年,俄羅斯將“明斯克”號航母當作廢鋼鐵以45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韓國大宇重工集團。但由於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大宇重工只好在1998年以530萬美元的價格轉手賣給中國德隆國際戰略投資公司,1999年8月“明斯克”號被拖至廣州文衝船廠,開始進行大規模整修與改造,2000年5月9日駛抵深圳大鵬灣,成為大型軍事主題公園。
“明斯克”號航母,是基輔級二號艦,1972年12月開工,1978年2月建成,艦長273米,寬32.7米,吃水10米,滿載排水量37100噸,動力為8座鍋爐,4臺蒸汽輪機,4軸推進,200000馬力,最大航速32節,續航力13500海里/18節。飛行甲板長189米,寬20.7米,艦載機為13架雅克-38固定翼戰鬥機,21架卡-27直升機。
武備為4座雙聯SS-N-12反艦導彈,2座雙聯SA-N-4對空導彈,6座SA-N-9導彈垂直髮射裝置,2座雙聯76毫米炮,8座30毫米高射炮,2座五聯533毫米魚雷發射管,2座十二聯RBU-6000反潛深彈發射裝置。
“明斯克”號航母是蘇聯海軍太平洋艦隊的旗艦,1980年代在太平洋上可以說是威風八面,每次“明斯克”號出航,美國和日本都是如臨大敵,派出大量飛機、艦艇進行監視和跟蹤,不敢有絲毫鬆懈。
圖3:“明斯克”號航母
2003年天津天馬拆船工程有限公司耗費450萬美元以廢鋼鐵的名義從俄羅斯購得“基輔”號航母,2003年9月“基輔”號航母駛抵天津八卦灘碼頭。按照合同,“基輔”號是作為廢鋼鐵買給天馬公司的,必須在半年內拆除解體。但後來經過與俄羅斯方面協商,“基輔”號最終得以避免被解體的命運,而被改建為軍事主題公園,於2004年5月正式對公眾開放。
“基輔”號航母,是基輔級一號艦,1970年7月開工,1975年5月建成,艦長273米,寬32.7米,吃水10米,滿載排水量37100噸,動力為8座鍋爐,4臺蒸汽輪機,4軸推進,200000馬力,最大航速32節,續航力13500海里/18節。飛行甲板長189米,寬20.7米,艦載機為13架雅克-38固定翼戰鬥機,21架卡-27直升機。武備為4座雙聯SS-N-12反艦導彈,2座雙聯SA-N-4對空導彈,6座SA-N-9導彈垂直髮射裝置,2座雙聯76毫米炮,8座30毫米高射炮,2座五聯533毫米魚雷發射管,2座十二聯RBU-6000反潛深彈發射裝置。嚴格說,“基輔”號還不是真正意義的航母,是巡洋艦和航母的混搭,所以蘇聯稱之為“航空巡洋艦”。雖然說這是為了規避黑海條約的規定,自由出入嗨嗨海峽,但也從側面說明“基輔”號和真正的航母還是有一定差距。
圖4:“基輔”號航母
在所有購買退役航母的專案中,“瓦良格”號絕對是最耐人尋味的了。該艦是蘇聯海軍庫茲涅佐夫級的二號艦,1985年在蘇聯烏克蘭加盟共和國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廠下水,蘇聯解體後,由於蘇聯的繼承者俄羅斯無法向烏克蘭提供繼續建造航母的經費,因此1992年該艦在完工約70%的情況下被迫停工。中國曾在1992年表達了採購“瓦良格”號的意願,但最後未能買下。直到1998年3月,才由澳門創律旅遊和娛樂公司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將其買下。
創律旅遊和娛樂公司是一家在澳門註冊的企業,實際上是由香港公司控股的子公司,甚至在澳門都沒有辦事機構。當創律公司購買“瓦良格”號航母的事情一經披露,立即引起了種種猜測,普遍都認為創律公司實際上是替中國政府行事。因為創律公司與中國政府的關係非同一般,首先公司兩名主要負責人以前都曾是解放軍的海軍軍官,而其母公司香港金點投資公司(Goldspot)也有著深厚的軍方背景。而且2000萬美元的價格幾乎相當於同樣規格作為廢鋼鐵出售船隻的3倍,從經濟利益上看,根本是毫無利潤可言。
而且在“瓦良格”號被拖回中國的途中,在透過博斯普魯斯海峽時遭到土耳其的拒絕,最後也是中國官方出面於土耳其溝通協調,花費了大代價才換得了土耳其政府允許該艦透過博斯普魯斯海峽。正是由與土耳其拒絕“瓦良格”號航母透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導致該艦拖至澳門的計劃被延遲了長達15個月!直到2002年3月,“瓦良格”號才抵達中國大連。
所以,很顯然購買“瓦良格”號其實就是是官方行為。
1987年,廣州海軍艦艇學院正式開設了飛行艦長班,從現役海軍航空兵飛行員中挑選出9人進入海軍艦長專業學習。這些飛行員年齡在24-30歲之間,大都具有500小時以上的飛行經驗,透過三年半的學習,將全面掌握一名水面艦艇主官所應具備的指揮與航海知識。1992年完成學業後,這些飛行艦長全部進入中國海軍當時效能最先進的導彈驅逐艦作為見習艦長進行指揮與航海實踐。而最耐人尋味的是在大陸對此相關報道中還赫然寫著“他們一定還會駕駛著固定翼艦載機重返藍天的。”
圖5:完工約70%的“瓦良格”號航母
根據美國海軍的傳統,航母艦長必須是飛行員出身,再經過相關水面艦艇指揮培訓,而不是從水面艦艇指揮官中選拔。因此這個飛行艦長班毫無懸念地被認為是中國正在培養“航母艦長”,大陸對此的解釋也是相當直白:“自二戰以來,航母作為國家的重要威懾力量,已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由於某些歷史原因,中國仍未建造航母。但是學院必須著眼未來發展,培訓出航母所需要的專家。由於航母的建造過程較長,因此我們必須做到未雨綢繆。”
誰都明白百年樹人的道理,要知道建造1艘航母也許三五年就能實現,而培養1名航母艦長恐怕沒有10年的磨礪根本不可能,因此或許中國的航母還遙遙無期,但航母艦長的人才培養必須提早開始,因為這要靠臨陣磨槍可不成。
1990年代後,中國引進俄羅斯的技術人員與裝置,在一處海軍航空兵的機場建立了陸上“滑躍甲板”和模擬航母飛行甲板,並有報道中國從1989年起開始派遣飛行員前往俄羅斯學習艦載機起降飛行技術。這兩個專案正是為了培養艦載機的飛行教官和種子飛行員,積累起降經驗和實驗資料,編寫有關教材並建立資料庫,為以後組建艦載機部隊打基礎。
1995年法國秘密將C12-3和C13-1彈射器技術交付中國,彈射器是現代航母所必需的技術和設施,儘管中國曾經從“墨爾本”號航母上見識過彈射器,但建成於1955年的“墨爾本”號技術早已落伍,根本無法用於現代化的噴氣艦載機彈射。而法國為了能獲取中國政治上的支援與經濟上的大宗合同,先後提供了C12-3和C13-1彈射器技術。不過C12-3彈射技術性能比較落後,顯然難以滿足大陸未來的航母需求。而C13-1技術雖然在技術上提高了不少,但依然存在著不少技術隱患,也不是大陸未來航母的最佳選擇。儘管如此,但是能得到這兩項彈射器技術,對於中國全面掌握彈射器技術仍是大有裨益的。
1995年,中國向俄羅斯購買了50架蘇-27戰鬥機,並引進了生產線,在瀋陽飛機制造廠自行組裝生產。蘇-27由於採用了大推力發動機和優異的氣動佈局,具有短距起降能力,只要稍加改裝就可成為效能優秀的艦載機。
1996年12月。中國海軍“世昌”號訓練艦建成服役,該艦有可供直升機起降的飛行甲板,雖然沒有固定裝載飛機的機庫,卻安裝過一種可拆卸的活動機庫。“世昌”號載有2架艦載直升機,已經具備了航母的雛形。1998年5月,該艦出訪澳大利亞、紐西蘭和菲律賓,進行了第一次遠洋航行。新軍艦服役剛剛一年多,就進行了遠洋航行,這種迫切的心情可謂躍然紙上。
1990年代起,中國海軍的一些水面艦艇陸續裝備了艦載直升機,初步積累起艦載航空兵寶貴的使用經驗。
飛行艦長、艦載機起降、彈射器、、艦載機……我們可以從中清楚地看到人民海軍發展航母的一個個堅實的腳印。接下來就應該是最終的高潮——建造航母了。
看到中國接連引進了四艘退役航母,所以軍事觀察員普遍認為中國第一艘航母應該是從這幾艘退役航母進行改建而成。“墨爾本”號是二戰時期建造的老舊航母,已經到了報廢年限,而且還是二戰老航母的樣式,肯定不會考慮。“基輔”號噸位小,搭載的艦載機數量少,所以也不符合人民海軍的需求。這樣就只剩下了“明斯克”號和“瓦良格”號。最初很多人都認為中國海軍是會對“明斯克”號進行改進,但最後在對“明斯克”號進行了一番研究之後,就作為主題公園,而是選擇對“瓦良格”號進行改建。
圖6:改建中的“瓦良格”號
為什麼是“瓦良格”號而不是“明斯克”號?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明斯克”號是按照蘇聯海軍的需求進行設計建造,並已經服役多年,進行改進的餘地很小。而“瓦良格”號完工大約70%,基本完成了艦體結構,可以根據中國海軍的需求進行改建,達到人民海軍的要求。這就好比,“明斯克”號是一間已經使用多年的二手房,“瓦良格”號則是一間剛剛答題完工的毛坯房。如果要選擇新居,肯定更願意選擇在毛坯房的基礎來改建裝修。
2005年4月,開始“瓦良格”號改建工程。2012年9月,建成服役,加入人民海軍序列,正式命名為“遼寧”號,舷號16。
就這樣,“瓦良格”號涅槃重生,成為中國海軍的第一艘航母。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老周,本名周明,曾用網名光亭,長期從事軍事戰史研究,曾多次在鳳凰衛視、上海電視臺擔任軍事欄目嘉賓。出版過二十多本軍事書籍,可在微店“知兵堂書店”、某寶網店“知兵堂書店”上諮詢購買。現在喜馬拉雅上有個人專欄“老周軍事”,製作軍事類音訊節目。在各大影片平臺都開設“老周新觀察”影片號,解讀軍事熱點,敬請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