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目前看來還真是如此!據日本共同社,美聯社12月14日報道,日本防衛相中谷元當天在沖繩縣名護市會晤市長渡具知武豐時表示,駐沖繩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批約100名後勤人員已經開始轉移到關島。
(美軍正在開始逐步撤離琉球群島)
“島鏈戰略”是美國在冷戰時期“發明”的一種戰略,主要是在太平洋這一邊使用,目前常說的“第一島鏈”是指包括日本本土、韓國、琉球群島、臺島到菲律賓這一線的眾多島嶼,冷戰時期美軍在這些島嶼上都有軍隊駐紮,並且建設有大量軍事基地,而以島鏈為依託,美軍構築了針對整個東亞大陸的,具備戰略包圍態勢的防禦體系,在整個冷戰期間,美軍就依靠著這條“島鏈”,成功遏制了蘇聯太平洋艦隊,並且長期對我國大陸構成戰略威脅。
在整個第一島鏈上,琉球群島是美軍防禦的核心陣地。琉球群島自從1879年被日本竊取後,就改名為沖繩,日本政府在此設定了沖繩縣,以便對當地進行管轄。而在1945年美軍攻佔琉球群島後,就把這裡建設成為第一島鏈上的核心防禦陣地。道理其實很簡單,因為琉球正好位於日本本土和我國臺灣之間,可以對我國經濟發達的整個東南海域構成威脅,所以美軍一直在琉球群島部署重兵。即便是到今天,整個琉球群島上依然駐紮了大約1.9萬名美軍,相當於駐日美軍總兵力的大概7成,琉球的戰略意義由此可見一斑。
(琉球美軍基地就在市中心,因此極為擾民)
不過,最近幾年要求美軍撤出琉球的呼聲越來越高,對此日本政府,甚至是美國政府所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所以在2012年時,美日政府達成協議,美國政府承諾從琉球撤出大約9000名士兵,這些撤離計程車兵中有4000人會被部署到關島,5000人被部署到夏威夷。本次首批撤離的100名美軍也是自1945年以來,首次撤離琉球的美軍。
(能把吃下去的肉再吐出來,只能說明,美軍確實遭到了極大的戰略壓力)
美日兩國的輿論上一直表示,是由於琉球當地政府對美日兩國的政府施加了壓力,而美軍迫於壓力才不得不撤離部隊。根據報道,12月9日,日本“沖繩縣知事”玉城丹尼在會晤日本防衛相中谷元的時候,還要求日本政府給出一個美軍撤離琉球的明確時間表,雖然被中谷元拒絕,但這也說明了琉球當地人民對美軍的反感。
(駐日美軍在日本可以說是橫行霸道)
不過,單憑平民的反感,顯然不可能改變美軍在日本“太上皇”的身份,所以事實上美軍之所以主動選擇從琉球撤軍,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忌憚解放軍日益強大的戰鬥力,從當前西太平洋的戰略態勢來看,如果中美兩軍在西太平洋水域爆發武裝衝突,如果不使用核武器的話,美軍很有可能會打到全軍覆沒,這並不是危言聳聽。
(轟-6雖然不先進,但其打擊範圍已經輕鬆囊括了整個第一島鏈,因此依然讓美軍極為忌憚)
從2005年以後,隨著中國經濟和科技的快速發展,解放軍的各類武器裝備也開始出現井噴式的進步。在以前,解放軍的海軍和空軍裝備相對落後,即便是對400~500公里以外的第一島鏈都沒有什麼有效的威懾能力;但如今解放軍已經裝備了大量的短程地對地導彈、陸基和空射型巡航導彈等武器,甚至就連陸軍的重型火箭炮也能有效覆蓋琉球在內的第一島鏈區域。此前美軍在琉球建設的大量基地和軍事設施,如今已經成為解放軍的活靶子,即便是美軍自己的兵棋推演也顯示,一旦中美爆發衝突,那麼琉球的美軍基地會在第一時間被解放軍全部摧毀,美軍根本沒有任何還擊的能力。
(快速發展中的中國海軍)
而正是基於解放軍綜合戰鬥力的快速提升,美軍如今已經發現琉球群島不但已經守不住,而且一旦爆發戰爭,自己在琉球群島上部署的武裝力量都將損失殆盡,而正是基於這個判斷,所以美國在認真開始籌備從琉球撤出軍隊,這一點從時間安排上就可以看得很清楚:美日兩國早在2012年就達成了撤軍的約定,但一直到2024年年底,才撤出了第一批100人,後面還有8900人等著要撤離。
(“沖繩縣知事”玉城丹尼)
這恰恰說明正是解放軍的實力增長了,才最終迫使美軍撤離了琉球。所以日本的“沖繩縣知事”玉城丹尼其實不應該去東京催日本政府,而是應該來中國,要求解放軍對著琉球周邊的海域多打幾發高超音速導彈,這樣一來一定會加速促進美軍的撤離,沒準兒到那個時候美軍就會主動給出一份撤軍時間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