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如何保障軍隊在作戰途中喝上乾淨的水都是重要問題,很明顯,在解決水源的前提下,如果喝的水受到汙染,尤其是其中含有的細菌引起瘧疾等疾病,那麼其造成的非戰鬥減員往往要大大多於被敵人造成的損失。野外對飲水消毒的最好方式是將其煮沸,但很多時候卻沒有這個條件。
大航海時代,歐洲的水手們儘管也在起航前將飲水煮沸後在灌入木桶,但惡劣的海上環境加之科學的落後,過不了幾天這些水就變得綠油油的了,為了能夠喝下這些口感不佳的淡水,歐洲不得不為水手們配發朗姆酒等烈酒兌在水中,一方面改善其口感,另一方面也有殺菌的功能。
在美西戰爭中,進攻古巴的美國遠征軍佔盡優勢,但由於後勤保障不力,從國內運來的罐頭食品大部分都變質,加之戰地對飲水沒有做到有效消毒,結果大部分美軍士兵的肚子裡都“像通了根橡皮水管”,死於瘧疾的美軍遠遠多於被西班牙人打死的。
在蘇聯入侵阿富汗戰爭期間,蘇聯也是在阿富汗就地取水,但是蘇軍對後勤衛生的忽視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廁所和垃圾堆放地靠近水源和廚房,蘇軍炊事員們更是將大便後洗手這一基本規定拋之腦後,導致駐紮在阿富汗的蘇軍疾病流行,嚴重影響了蘇軍戰鬥力。
而同一時間,在1979年的中越戰爭中,解放軍士兵大量配發了淨水藥片,在喝水前不但要求煮沸,還必須投放淨水藥片,雖然口感惡劣,但根據目前透露出來的資料來看,似乎並沒有多少與飲水衛生有關的問題產生,當然,這不排除中國人體質特殊的緣故。
美軍在阿富汗大量使用桶裝水和瓶裝水,這些水大多來自周邊國家,龐大的後勤補給車隊,當然大部分司機都是受僱於美軍的外國人,其中尤以巴基斯坦人巨多,他們的重型卡車上裝載的大多都是這些純淨水,美軍不飲用當地水源的重要原因就是擔心會傳染疾病。
按照報道所說,美軍往往將小山般的純淨水堆放在戶外,飲用那些外表看起來好一些的瓶裝水,外表不佳的則大多用來洗刷等;而在東歐參加演習的美軍更是被爆料使用空運來的義大利礦泉水刷鍋,刷次鍋要花費100多塊錢人民幣,不得不讓人感嘆美帝就是有錢。
不過,很明顯,大部分時候美軍還是要使用當地水源的,據美媒報道,美軍開發了一種新的淨水材料,採用雙層結構設計,其中底層由純細菌奈米纖維素構成,上層由氧化石墨烯填充的細菌奈米纖維素材料構成。將這種雙層淨水材料放在汙水中,它可以像海綿一樣將水吸到上層,上層透過吸收太陽能產生的熱量來蒸發水分,頂部出來的水蒸氣凝結為純水,最終由重力引入容器。
英國政府為其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駐軍配備民用淨水裝置,美國士兵則是自己花錢來購買淨水器,因為他們發現這些民用裝置比淨水膠囊或是更早時期的行動式淨水裝置更有效。
根據官媒報道,中國軍隊也裝備了大量淨水裝備,包括單兵用的淨水器和車載淨水器,官方報道中也時常將偏遠地區駐軍喝上純淨水作為進步來宣傳,不過,報道中同樣也提及了這些淨水裝置效率不佳的問題,例如容易在野外運輸中損壞,而且根據退役士兵所說,他們在野外訓練更多的還是使用淨水藥片,很少見這些裝備使用。這些淨水裝置不僅戰時十分重要,在救災的時候也能夠為救災人員和受災群眾提供乾淨飲用水,照道理來說不該再出現渾水煮麵那種情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