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給的“美援”不算數,作出的承諾不兌現,面對美國此前畫下的大餅,烏克蘭人在被欺騙的同時深感絕望。自特朗普上臺以來,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對美國的不滿情緒持續升級。據俄羅斯塔斯社2月4日報道,澤連斯基近日接受英國記者採訪時表示,既然西方目前不讓烏克蘭加入北約,那就應該向烏方提供核武器並派遣軍隊。
在他看來,目前烏克蘭加入北約至少需要數十年時間,眼看俄烏戰場局勢持續惡化,他怒斥美國提供的軍事援助不到位,原計劃該撥付的2000億美元軍援只收到一半左右。在如此困境下,澤連斯基呼籲美西方國家將導彈系統乃至核武器歸還給烏克蘭,並且出資幫烏克蘭建立百萬大軍,還要派出軍隊協助烏克蘭作戰。不難看出,為了挽回敗局,澤連斯基正在做最後的掙扎。
從相關措辭來看,澤連斯基之所以要求北約“歸還”核武,並不是無理取鬧,而是有據可依。在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繼承了世界第三大核武庫,獨立之初便成了當時屈指可數的核大國。據相關資料統計,蘇聯曾在烏克蘭境內部署了近1900多枚核彈頭以及約2500多枚戰術核武器。可以說,有如此強大的核力量,烏克蘭當年有足夠的底氣和任何一個國家叫板。然而,當時的烏克蘭政府卻做出了自廢武功的決定。
一方面,獨立後的俄羅斯眼看著當年的小兄弟成為軍事強國,自然擔心國土防務安全,另一方面,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為了維持霸權,也不允許新的核大國崛起。於是乎,原本就有矛盾的俄羅斯和美西方國家在削弱烏克蘭方面達成共識,對烏克蘭政府進行了一系列“公關”。最終,1994年12月5日,俄羅斯、烏克蘭、美國和英國在布達佩斯簽署一份備忘錄,各方承諾在烏克蘭加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並進行核裁軍的情況下對其提供安全保障。
自此,在美俄的監督下,烏克蘭開始主動銷燬核武器,直接從一個重量級拳擊手淪落為小學生。當年烏克蘭高層的目標非常明確,要維持龐大的核武庫,既要消耗大量的資金,還有引發與俄羅斯與美國的矛盾。烏克蘭希望主動解除核武,藉此贏得國際社會的信任。數十年過去了,如今不難發現,烏克蘭的這個昏招無疑是一大戰略失策,因為當年那些承諾給它安全保障的國家,最後都沒有兌現承諾。
而在自廢武功後,烏克蘭也徹底喪失了國際話語權。如今澤連斯基公開向北約索要核武,實則是出於對美國新政府政策的深刻擔憂。按照澤連斯基的說法,目前烏克蘭30%的武器供應依賴歐洲國家,另有40%依賴美國。特朗普上臺後,多次強調“美國利益至上”的外交政策,1月20日,他更是簽署行政命令暫停美國所有對外援助專案,並提出要儘快推進俄烏和談。縱觀目前的俄烏戰場,烏克蘭毫無優勢可言,自然無法在談判桌上擁有籌碼,因此澤連斯基才發表極端言論。
不得不說,澤連斯基的瘋狂言論,撕下了烏克蘭“民主捍衛者”的偽裝,也徹底揭露了烏克蘭妄圖綁架西方、拖全世界下水的陰謀。早在2022年2月,澤連斯基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就揚言要重新考慮布達佩斯備忘錄規定的義務。此後,俄羅斯總統普京明確回應,即便烏克蘭境內出現的只是戰術核武器,也會對俄羅斯構成戰略威脅。這也意味著,如果烏克蘭擁有了核武,必然會引發新一輪核大戰。
退一步說,對於高度腐敗、極端民族主義盛行的烏克蘭來說,擁有核武就相當於給全世界的和平埋下了隱患。一旦澤連斯基動用核武器開始“瘋狂遊戲”,不僅會把烏克蘭帶向無可挽回的深淵,也會讓世界再次面對核戰爭的可怕陰影。從世界和平的角度出發,俄烏戰爭是該儘快結束,澤連斯基也應該早日下位,就此結束這場政治鬧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