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摘要:1949年2月,解放軍進行了第一次大整編,全軍統一番號。1955年授銜時,54位首任軍長裡只有8位被授予上將軍銜,54位首任政委裡更是隻有1位被授予上將,這是啥情況?
圖1:1949年2月,解放軍進行了第一次全軍大整編1949年2月,解放軍進行了第一次大整編,全軍統一番號。1955年授銜時,54位首任軍長裡只有8位被授予上將軍銜,54位首任政委裡更是隻有1位被授予上將,這是啥情況?1949年2月解放軍的正規化整編,各大野戰軍所轄的縱隊全部改為軍,而且全軍所有軍、師、團番號都進行了統一排序。原西北野戰軍改稱第一野戰軍(簡稱一野),司令員兼政委彭德懷(55年元帥),副司令員張宗遜 (55年上將)、趙壽山(未授銜),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甘泗淇(55年上將),參謀長閻揆要(55年上將)。野戰軍下轄第一兵團和第二兵團,共6個軍。第一兵團(1949年6月成立),司令員兼政委王震(55年上將),下轄第1軍,軍長賀炳炎(55年上將),政委廖漢生(55年中將);第2軍軍長郭鵬(55年中將),政委王恩茂(55年中將);第7軍軍長軍長彭紹輝(55年上將),政委羅貴波(未授銜)。第二兵團(1949年6月成立),司令員許光達(55年大將),政委王世泰(55年中將),下轄第3軍軍長黃新廷(55年中將),政委朱明(55年中將);第4軍軍長張達志(55年中將),政委張仲良(未授銜);第6軍軍長羅元發(55年中將),政委張賢約(55年中將)。
圖2:第二兵團司令員許光達(55年大將將)原中原野戰軍改稱第二野戰軍(簡稱二野),司令員劉伯承(55年元帥),政委鄧小平(未授銜),副政委宋任窮(55年上將)、張際春(未授銜),參謀長李達(55年上將),政治部主任張際春(兼)。野戰軍下轄第三、第四和第五兵團,共9個軍。第三兵團,司令員陳錫聯(55年上將),政委謝富治(55年上將),下轄第10軍軍長杜義德(55年中將),政委王維綱(55年中將);第11軍軍長曾紹山(55年中將),政委鮑先志(55年中將);第12軍軍長兼政委王近山(55年中將)。第四兵團,司令員兼政委陳賡(55年大將),下轄第13軍,軍長周希漢(55年中將),政委劉有光(55年少將);第14軍軍長李成芳(55年中將),政委雷榮天(未授銜);第15軍軍長秦基偉(55年中將),政委谷景生(55年少將)。第五兵團,司令員楊勇(55年上將),政委蘇振華(55年上將),下轄第16軍軍長尹先炳(55年大校),政委王輝球(55年中將);第17軍軍長王秉璋(55年中將),政委趙健民(55年中將);第18軍軍長張國華(55年中將),政委譚冠三(55年中將)。
圖3:第五兵團司令員楊勇(55年上將)原華東野戰軍改稱第三野戰軍(簡稱三野),司令員兼政委陳毅(55年元帥),副司令員兼第二副政委粟裕(55年大將),第一副政委譚震林,(未授銜) 參謀長張震(55年中將),政治部主任唐亮(55年上將)。野戰軍下轄第七、第八、第九和第十兵團,共16個軍。第七兵團,司令員王建安(55年上將),政委譚啟龍(未授銜),下轄第21軍軍長滕海清(55年中將),政委康志強(55年中將);第22軍軍長孫繼先(55年中將),政委丁秋生(55年中將);第35軍軍長吳化文(未授銜),政委何克希(55年少將)。第八兵團,司令員陳士榘(55年上將),政委袁仲賢(未授銜),下轄第24軍軍長王必成(55年中將),政委廖海光(55年中將);第25軍軍長成鈞(55年中將),政委黃火星(55年中將);第26軍軍長張仁初(55年中將),政委王一平(55年中將);第34軍軍長何基灃(未授銜),政委趙啟民(55年中將)。第九兵團,司令員宋時輪(55年上將),政委郭化若(55年中將),下轄第20軍軍長劉飛(55年中將),政委陳時夫(未授銜);第27軍軍長聶鳳智(55年中將),政委劉浩天(55年中將);第30軍軍長謝振華(55年中將),政委李幹輝(未授銜);第33軍軍長張克俠(未授銜),政委韓念龍(未授銜)。
圖4:第九兵團司令員宋時輪(55年上將)第十兵團,司令員葉飛(55年上將),政委韋國清(55年上將),下轄第28軍軍長朱紹清(55年中將),政委陳美藻(55年少將);第29軍軍長鬍炳雲(55年中將),政委張藩(55年中將);第31軍軍長周志堅(55年中將),政委陳華堂(55年少將)。野戰軍直轄第32軍,軍長譚希林(55年中將),政委彭林(55年中將)。原東北野戰軍改稱第四野戰軍(簡稱四野),司令員林彪(55年元帥),第一政委羅榮桓(55年元帥),第二政委鄧子恢(未授銜),副政委兼政治部主譚政(55年大將),第一參謀長蕭克(55年上將),第二參謀長趙爾陸(55年上將),副參謀長聶鶴亭(55年中將)、陳光(未授銜),政治部副主 陶鑄(未授銜)。野戰軍下轄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和第十五兵團,共13個軍。第十二兵團,司令員兼政委蕭勁光(55年大將),下轄第40軍軍長韓先楚(55年上將),政委羅舜初l(55年中將);第45軍軍長黃永勝(55年上將),政委邱會作(55年中將);第46軍軍長詹才芳(55年中將),政委李中權(55年少將)。
圖5:第十二兵團司令員兼政委蕭勁光(55年大將)第十三兵團,司令員程子華(未授銜),政委蕭華(55年上將),下轄第38軍軍長李天佑(55年上將),政委梁必業(55年中將);第47軍軍長梁興初(55年中將),政委周赤萍(55年中將);第49軍軍長鍾偉(55年少將),政委袁昇平(55年中將)。第十四兵團,司令員劉亞樓(55年上將),政委莫文驊(55年上將),下轄第39軍軍長劉震(55年上將),政委吳法憲(55年中將);第41軍軍長吳克華(55年中將),政委歐陽文(55年中將);第42軍軍長萬毅(55年中將),政委劉興元(55年中將)。第十五兵團,司令員鄧華(55年上將),政委賴傳珠(55年上將),下轄第43軍軍長洪學智(55年上將),政委賴傳珠(55年上將);第44軍軍長鄧華(55年上將),政委吳富善(55年中將);第48軍軍長賀晉年(55年少將),政委陳仁麟(55年中將)。野戰軍直轄第50軍,軍長曾澤生(55年中將),政委徐文烈(55年少將)。華北軍區是1948年5月,由晉察冀軍區與晉冀魯豫軍區合併組建。司令員聶榮臻(55年元帥),政委薄一波(未授銜),第一副司令員徐向前(55年元帥),第二副司令員滕代遠(未授銜),第三副司令員蕭克(55年上將),參謀長趙爾陸(55年上將),政治部主任羅瑞卿(55年大將)。
圖6:華北軍區司令員聶榮臻(55年元帥)野戰軍下轄第十八、第十九、第二十兵團,共10個軍。1949年3月太原戰役結束後,第十八、第十九兵團劃歸第一野戰軍。第十八兵團,司令員兼政委徐向前(55年元帥),下轄第60軍軍長兼政委王新亭(55年中將);第61軍軍長韋傑(55年中將),政委徐子榮(未授銜);第62軍軍長劉忠(55年中將),政委袁子欽(55年中將)。第十九兵團,司令員楊得志(55年上將),政委羅瑞卿(55年大將),下轄第63軍軍長軍長鄭維山(55年中將),政委王宗槐(55年中將);第64軍軍長曾思玉(55年中將),政委王昭(55年中將);第65軍軍長邱蔚(55年中將),政委王道邦(55年中將)。第二十兵團,司令員楊成武(55年上將),政委李井泉(未授銜),下轄第66軍軍長蕭新槐(55年中將),政委王紫峰(55年中將);第67軍軍長韓偉(55年中將),政委曠伏兆(55年中將);第68軍軍長文年生(55年中將),政委向仲華(55年中將)。
圖7:第二十兵團司令員楊成武(55年上將)野戰軍直轄第69軍,軍長周彪(55年中將),政委漆遠渥(55年少將)。1949年解放軍第一次大整編,總共組建了54個軍,在54位首任軍長,到1955年授銜時,賀炳炎,彭紹輝,韓先楚,黃永勝,李天佑,劉震,鄧華,洪學智等8人是授予上將,其中賀炳炎和彭紹輝兩人是一野的,其餘6人都是四野的。這8位上將,都是資歷比較老,戰功比較顯赫,是可以達到兵團級,只是當時沒有足夠的兵團級崗位,才“屈就”軍長,後來大都擔任了兵團級職務,所以到1955年就被授予上將。賀晉年,鍾偉兩人是授予少將,尹先炳被授予大校。這3人軍銜明顯是偏低,賀晉年和尹先炳是受了處分,而鍾偉丹恩軍長就是破格了,所以他就授銜時要兼顧資歷,就只能是少將了。另外還有吳化文,張克俠,何基灃等3人未授銜,他們都是起義將領,所以建國後不久就離開了軍隊,自然也就不能授銜了。在54位首任軍政委中,只有賴傳珠一人在1855年被授予上將,主要是因為其實當時賴傳珠就已經是兵團政委,軍政委只是兼任,所以授上將是很正常的。
圖8:第十五兵團政委兼43軍政委賴傳珠(55年上將)劉有光,谷景生,何克希,陳美藻,陳華堂,李中權,徐文烈,漆遠渥等8人是少將,這8人主要是資歷相對淺一些,也有個別人情況比較複雜,所以最後只授了少將。此外還有羅貴波,張仲良,雷榮天,陳時夫,李幹輝,徐子榮,韓念龍等7人沒有授銜,主要是因為政工幹部建國後就轉入地方工作,也就沒有參加授銜了。在1949年第一批組建的54個軍中,有40位軍長和38位軍政委,在1955年是被授予了中將,分別佔軍長的74%和政委的70.3%,可見這首批軍級幹部中,在六年後授中將是主流,當然授銜時有一部分人已經不是擔任軍級職務了。在正常情況下,軍級幹部,包括正軍職、副軍職和準軍職都可以授予少將,比較資深的軍長也有授中將的,資歷比較淺的準軍級也有授大校的。讓然1955年的授銜,情況還不完全等同於常態化的平時,而是帶有很濃厚的酬功意味,是對這些打江山的高階將領的肯定和嘉獎,所以職務級別只是考慮授銜的一部分,還要綜合資歷和戰功,因此有些要比正常情況職位對應的軍銜要高,也就很好理解了。(本文圖片來自網路)老周,本名周明,曾用網名光亭,長期從事軍事戰史研究,曾多次在鳳凰衛視、上海電視臺擔任軍事欄目嘉賓。出版過二十多本軍事書籍,可在微店“知兵堂書店”、某寶網店“知兵堂書店”上諮詢購買。現在喜馬拉雅上有個人專欄“老周軍事”,製作軍事類音訊節目。在各大影片平臺都開設“老周新觀察”影片號,解讀軍事熱點,敬請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