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摘要:十億投資的《》在2025年春節檔影片中票房墊底,只有2.6億。主創高喊要公平,甚至向小朋友拉票,這次觀眾為什麼對大投資又是愛國主題的《蛟龍行動》不買賬?
十億投資的《蛟龍行動》在2025年春節檔影片中票房墊底,只有2.6億。主創高喊要公平,甚至向小朋友拉票,這次觀眾為什麼對大投資又是愛國主題的《蛟龍行動》不買賬?早在去年底的宣傳推廣活動上,《蛟龍行動》主創團隊的一位大佬就非常豪氣地宣稱,影片總投資超過十億人民幣,是2024年中國投資最大的影片,就是連好萊塢都比不上。不過,投資多少和影片質量的高低,並不能直接劃等號。作為影視圈內的資深從業人員,難道這個淺顯的道理都不明白嗎?拿投資多少來說事,其實很淺薄的。緊接著在推廣營銷期間,又出了“保密事件”的故事。有演員說,《蛟龍行動》的臺詞涉密,所以臺詞都只能口述,手寫記錄,只要有外籍群眾演員,就立刻要合上劇本。這一切都是為了保護國家秘密。嚇壞寶寶了,馬上就有網友說,到時候肯定不敢去看了,看了不就是知道國家機密了,可別沒事找事,到時候惹上麻煩。這樣的營銷伎倆,實在是太拙劣了。如果真的涉密,怎麼可能過審?如果真的涉密,那麼一旦公開上映,不就是全世界都知道了?嚴重的洩密事件啊。看到這樣無腦的營銷,就知道這部影片的水準不可能好到哪裡去。
果然,大年初一上映後,票房口碑雙雙撲街,就連觀察者網的副主編都在社交平臺上發訊息稱“無邏輯的爛片大家請避雷”。這個結論和老周不謀而合,老周認為這部影片是毫無軍事常識、毫無國際政治常識,毫無科學常識,毫無邏輯常識的“四無”影片,看來有腦子的人判斷是基本一致的。
《蛟龍行動》是以核潛艇為賣點,潛艇戰是重頭戲。老周可以算是潛艇戰的資深研究者,2006年就由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過《碧海群狼:二戰德國U艇全史》(上下兩冊,全書134.4萬字,豆瓣評分8.3分)。同時老周也是資深影迷,對於潛艇戰題材的影片也有點了解。相比之下,1981年西德的《從海底出擊》豆瓣評分9.1分,是公認的潛艇戰電影的天花板。1948年美國影片《緊急下潛》,雖然有點神劇的味道,但關於潛艇的細節表現還是很到位。還有《紅潮風暴》、《獵殺紅十月號》、《U571》都是潛艇戰電影的佳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網上找找資源,和《蛟龍行動》比較一下,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上映四天後,票房才1.6億,春節檔的黃金期已經過半,區區這點票房,顯然10億投資要血本無歸了。主創團隊緊急舉辦了拉票記者會,恕老周眼拙,不認識這幾位大咖,只能按照說話的順序用甲乙來稱呼,敬請見諒。主創甲說,“豆瓣上給我們打1分的全是黑水。”
黑水?最初老周還以為是潑髒水的意思,後來才意識到,原來“黑水”是指黑水國際公司,美國的一家著名的軍事安保顧問公司,主要提供僱傭兵、保鏢等業務。黑水公司從來沒有涉足娛樂業,和影視劇的製作、發行完全沒有利益衝突,有什麼動機僱傭“水軍”到豆瓣上打1分差評?主創有這樣的邏輯,難怪《蛟龍行動》的劇情也都是毫無邏輯的。再來看看豆瓣上的評分,6.6分,五星等級的打分中,給一星差評的最少,只有5.9%,只相當於打五星好評的17.1%的三分之一,而最多的是三星,38.2%。應該說這個評價是很客觀的,很公允的。老周打分的話,肯定是不及格的,最多給4分,妥妥的一星差評。
主創乙則是滿懷悲憤地大喊:“我們只想要公平!公平!!”這位肯定是演員,不過這樣的表演顯然有些用力過猛,表演痕跡太重了,這樣的演技確實是差了一點火候。當然,也可能不是表演,而是真情流露,估計是和製作方簽了對賭協議,這樣慘淡的票房,個人收入也大大縮水了,自然就有些急眼了。理解,非常理解。不過,豆瓣的評分其實已經很公平了,還要怎樣公平,都給五星,都打9分高分,才算公平?問題是你配嗎?
接著主創丙是直接向小朋友拉票,“各位弟弟妹妹們,小朋友們,我們拍了一部電影,叫《蛟龍行動》,非常好看,非常刺激,你從來沒有見過的,遊戲裡都見不到的。”這樣的拉票,就有點過分了,因為《蛟龍行動》是軍事片,裡面有些場景比較暴力和血腥,按照國際通行慣例,是屬於十六歲以下兒童不宜觀看的限制級影片。但是為了拉票房,竟然直接向小朋友喊話,這就有點缺少德行了。
經過這番騷操作之後,又有一波自媒體出來為《蛟龍行動》搖旗吶喊拼命洗地,甚至還有的自媒體稱,“凡是敵人反對的就要堅決支援!”認為這部影片不好的就是“敵人”了?老周是自掏腰包,真金白銀拿出幾十大洋買票觀影的,難道看完之後,講幾句自己的感受都不行?給差評就是敵人了?你到飯店吃飯,吃完後對飯店服務員說,菜鹹了不好吃,有沒有這個權利?難道一說不好,就是敵人派來的?看個電影,還扯上國家民族敵人了?觀眾還是有腦子的。最終,《蛟龍行動》票房在春節檔六部電影中墊底,只有2.6億,可謂非常慘淡。對於10億投資的電影來說,票房至少要27億至30億才能收回成本。現在區區2.6億票房,顯然是血本無歸了。有人說,這次《蛟龍行動》票房慘敗,是因為最近幾年愛國電影太多了,從《戰狼》到《長津湖》、《水門橋》,再到《志願軍》,觀眾已經是審美疲勞了。還有人說,這兩年“口罩”,加上經濟不景氣,錢包逐漸見底,讓原來雞血上頭的腦袋開始冷靜下來,再要讓觀眾掏出幾十大洋來買單,已經不太容易了。
老周並不認同,看看同樣是今年春節檔,票房冠軍《哪吒2》,還是拿下了44億(最新訊息已經破50億了),這個成績絲毫不比前兩年的春節檔票房冠軍遜色。關鍵還是影片的質量,如果影片質量高,不管是不是愛國正能量,照樣還是會有令人驕傲的票房成績。但是如果質量低劣,就像這次的《蛟龍行動》,“四無”的爛片,就是生拉硬扯上愛國,再說什麼不看就是不愛國,差評就是不愛國,觀眾也一樣不會買賬。因為,現在的觀眾已經成熟了,有腦子了,有判斷了,再把觀眾當傻瓜,那麼最後一定是自己成為笑話。(本文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