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力的崛起以及全球利益的劇增,中國海軍的遠洋化建設步伐也在不斷加快,海軍艦艇大型化的趨勢亦是必然。
近年來,中國在航母技術領域的突破尤為引人注目,而第四艘航母的建造更是成為了國內外關注的焦點。
據多方訊息證實,這艘航母將採用12萬噸的排水量、核動力系統,並計劃搭載殲-35,還有可能也將讓第六代戰鬥機殲-50首次上艦。
而福建艦計劃搭載的空警-600,以及電磁彈射器等先進裝備也不會少,所以其綜合效能將遠超現有任何國外航母,成為中國遠洋海軍的新里程碑。
根據各方訊息來源的分析,中國第四艘航母的滿載排水量預計將達到12萬噸,
這一數字不僅遠超中國現役的遼寧艦、山東艦和福建艦,也將超過美國的福特級航母,成為全球排水量最大的航母。
如此龐大的噸位意味著中國第四艘航母將能夠搭載更多的艦載機、導彈和燃料,大幅提升其遠洋作戰的持久力和打擊力。
同時,更大的排水量也將為航母提供更加穩定的航行效能,使其在各種海況下都能保持出色的機動性和穩定性。
最最重要的是,中國第四艘航母將首次應用核動力,這意味著中國航母的綜合效能將迅速領跑全球。
與常規動力航母相比,核動力航母的最大優勢在於其幾乎無限的續航能力,也就是具備在全球任何海域作戰能力。
這一特性將使中國第四艘航母航母在遠洋作戰中佔據極大的優勢,能夠靈活應對各種突發情況,有效維護國家的海上安全和利益。
考慮到排水量將達12萬噸的情況下,艦載機必然大幅增加,可能會超過100架,所以安裝4部電磁彈射器成為必選項。
在關鍵的艦載機選擇上,中國新近首飛的殲-50肯定會上艦,因為這款戰機的設計之初就有艦載的考量。
當然,殲-35、殲-15T、空警-600和攻擊-11等機型,也必不可少。
這樣綜合算下來,中國第四艘航母的艦載機總數,必然會超過當今任何一艘航母,包括福特級。
如果中國能在全世界第一個讓六代機上艦,那麼,未來的中國航母戰鬥群的戰力,也將是全球第一。
人們會看到一個驚奇的現象,那就是中國第四艘航母上將出現四代機+五代機+六代機共存的局面,它們聯合爆發出來的戰鬥力也將是空前的。
分析指出,中國第四艘航母的建造預計已經進入就要上船臺階段,大家有希望在今年晚些時候看到這一盛況。
這艘新型航母的建造標誌著中國遠洋海軍建設邁上了新的臺階,將是中國海軍航母建設歷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該航母不僅擁有強大的作戰能力和先進的裝備水平,更體現了中國在航母技術領域的自主創新和突破精神。
隨著第四艘航母的服役和更多航母的建造計劃逐步推進,中國海軍將擁有更加強大的海上作戰能力,為維護國家的安全和全球利益提供有力保障。
(軍評陳光文於2025.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