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報道指同意在歐洲市場介入第三方應用市場,同時將會降低佣金抽成,這是蘋果在面臨禁售威脅的情況下做出的妥協,凸顯出歐洲市場施加了巨大壓力情況下,蘋果也只能遵從歐洲的要求。
這麼多年來,歐洲一直都在試圖迫使蘋果遵從歐洲的要求,採用通用type-C介面、第三方應用市場和降低佣金抽成,不過蘋果一直都是寧願交鉅額罰款也不接受,直到荷蘭採取強硬的措施。
荷蘭當時對蘋果開出了鉅額的罰單,每週罰款500萬歐元,直到蘋果按照荷蘭的要求接入第三方應用市場和降低佣金抽成,在荷蘭的鉅額罰款重壓下,蘋果最終接受了荷蘭的要求,同意荷蘭的使用者接入第三方應用市場,同時大幅降低了APP的佣金抽成。
荷蘭的做法讓歐洲得到啟發,隨後歐洲專門針對蘋果推出法案,要求蘋果採用通用type-C介面、接入第三方應用市場、降低佣金抽成,在歐洲的法案威脅下蘋果最先在2023年推出的iPhone15上採用了通用type-C介面。
如今蘋果再次歐洲的要求接入第三方應用市場,同時降低佣金抽成,顯示出蘋果還是在歐洲的巨大壓力下妥協了,畢竟歐洲市場是蘋果的三大市場之一,蘋果無法接受在歐洲市場被禁售的後果,再加上有荷蘭做示範,蘋果只能遵從。
蘋果一直不願遵從歐洲的要求,在於這些業務為蘋果帶來豐厚的利潤。appstore是蘋果的重要利潤來源,消費者從appstore下載APP需要給蘋果抽三成佣金,這些APP內服務購買必須用蘋果支付工具,又被蘋果抽三成佣金,這也是諸多APP在蘋果App Store特別貴的原因。
除了App Store之外,配件業務也是蘋果的重要利潤來源,一條蘋果資料線就要過百元,而通用的USB-C資料線只要十幾元錢,如此巨大的價格差距當然利潤豐厚,這也是蘋果多年來一直堅持使用lighting介面的原因,即使lighting已日益落後於type-C,但是蘋果仍然堅持採用。
如今蘋果採用了type-C介面,又允許消費者從第三方應用商店下載APP,這將對蘋果造成較大的打擊,蘋果的利潤很可能因此而下滑,而且當前蘋果的iPhone業務也在遭受中國手機的競爭壓力。
蘋果的iPhone15從上市以來就頻傳銷售不佳的訊息,今年1月份諸多分析機構都指出蘋果在2023年Q4的出貨量出現下滑,主要就是因為中國手機的擠壓,中國兩家手機品牌在國內市場取得了較快的增長,導致蘋果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顯著下滑,而中國市場如今是全球最大的iPhone市場,蘋果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下滑直接導致它的全球出貨量下滑。
可以說在這個時候,歐洲強制蘋果接入第三方應用市場和降低佣金抽成可謂是雪上加霜的打擊,將對蘋果造成深遠的影響,或許庫克執掌蘋果10多年後,終於到了蘋果衰落的時候,不知此時庫克是否有退休的考慮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