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狂人馬斯克的人機融合將成現實?
1月30日,馬斯克在社交媒體平臺X宣稱,腦機介面公司Neuralink已為首位人類患者植入了大腦晶片,植入者目前恢復良好。初步結果顯示,神經元尖峰檢測很有希望。
馬斯克還表示,Neuralink公司的首款產品被命名為Telepathy(心靈感應)。在他的暢想中,失去肢體功能的人可以只需要思考,就能控制包括電腦或手機等一切裝置。當然,馬斯克還有一個更大膽的設想:計劃向每個人提供大腦晶片產品,將人的思想與計算機相連線,實現人類與AI的共生(symbiosis wit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可這個實驗究竟如何操作?早在去年,馬斯克傳記作者寫了一篇Neuralink文章,講述了Neuralink的人體手術的情況——先移除患者的一大塊頭骨,再將Neuralink的植入體放入頭皮下方,與頭骨齊平,而後附近的通訊裝置就可以接收到訊號,患者則使用Neuralink應用程式控制外部滑鼠和鍵盤。
馬斯克的最終目標能否實現尚未可知,但首例人體植入大腦晶片無疑是開啟一扇大門。從動物實驗走向人體臨床試驗,腦機介面真的會邁入“超人時代”嗎?《駭客帝國》《攻殼機動隊》中大腦上傳意識的場景也會在未來發生嗎?未來有一天,我們透過腦機介面將思維上傳走進現實世界,是否真的會踏上數字永生的階梯?以下,Enjoy:
來源:新智元(ID:AI_era)
編輯:潤 alan
馬斯克傳記作者寫了一篇Neuralink最新進展的長文。從2024年開始,Neuralink將開始為人類植入腦機介面。
2024年計劃進行11臺植入手術,而到2030年,這個數字要增長2000倍,計劃為超過22000人植入腦機介面。
作者在過去的三年裡,曾10次前往Neuralink位於矽谷的工廠及其在奧斯汀的實驗室訪談和參觀,見證了Neuralink業務的不斷發展。
在「時間管理大師」馬斯克不停地催促下,團隊在技術和野心上都有了的長足的進步。而在籌備人體實驗的過程壓力非常大,甚至是馬斯克也從未體驗過。
畢竟,特斯拉公司花了很多年才量產汽車,SpaceX公司的前三枚火箭也都爆炸了。
但是Neuralink的特別專案主管Shivon Zilis說:「我們的前三枚火箭可不能爆炸。這樣的事在這裡不能發生」。
Neuralink的人體手術,將移除患者的一大塊頭骨,以便大型機器人能將一系列電極和超細電線植入的大腦。
當機器人完成操作後,那塊缺失的頭骨將被一臺四分之一硬幣大小的腦機介面所取代,而腦機介面將在那裡停留數年。
它的任務是讀取和分析人的大腦活動,然後將資訊無線傳輸到附近的膝上型電腦或平板電腦上。
Neuralink的目標是證明該裝置能夠安全地從病人大腦的這一部分收集有用的資料,這是將人的思想轉化為計算機能夠理解的一系列指令的關鍵一步。
而之後,Neuralink的目標是透過腦機介面將人類改造為人機融合體,從而在未來達到人類與人工智慧的共生狀態。
在Neuralink的一個內部會議上,馬斯克要求工作人員需要大幅加快工作進度,原因是需要確保混合人體植入的大腦與理論上即將出現的超級人工智慧相比依然能夠保持競爭力,否則人類的生存可能會受到威脅。
「我們需要在人工智慧接管人類之前到達那裡」馬斯克說。
Neuralink聯合創始人兼工程副總裁DJ Seo也宣稱「實際上,長期目標是讓數十億人可以使用腦機介面,釋放人類的潛力,超越我們的生物能力限制。」
01
從構想到人體實驗,走了35年
現代大腦植入的歷史始於20世紀90年代的技術突破。
科學原理其實並不複雜:思維會導致神經元以特定的模式發射訊號,而這些模式在大腦中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
當一個人想到要移動自己的手臂和手指時,無論他們是否能實際移動,大致相同的神經元都會發生反應。
當人們想要移動滑鼠游標點選電腦螢幕上的某個地方時,大腦也會以類似的、一致的方式發光。
說話也是如此:如果你能想到說出一個字母或單詞,你就會讓神經元發生與實際說出該字母或單詞相同的反應。
即使你不會說話,經過訓練的腦機接 口也能分辨出你的意圖,理論上能代替你說話。
真正挑戰在於找出神經元活動和人類詞典中對應的每一個詞條,這需要收集和研究大量有關許多人大腦訊號模式的資料。
要想獲得最清晰的訊號,就必須將感測器儘可能靠近神經元。
2016 年,馬斯克與七名科學家共同創立了Neuralink公司,並自掏腰包1億美元作為啟動資金。此後,Neuralink已融資超過5億美元,包括今年的獲得的2.8億美元融資。
這也吸引了投資者關注其他腦機介面專案,包括長期存在的大學專案和較新的初創公司。根據PitchBook的資料,去年有37家腦機介面公司籌集了超過5.6億美元的資金。
這些企業大多有著相同的主要目標:製造一種可以離開實驗室的大腦掃描裝置。理想的植入裝置將擁有強大的計算能力,能夠記錄和輸入大量資料,還能透過強大的無線訊號傳輸資料。
這一切都必須在使用盡可能少的電池電量的情況下完成,而且執行溫度不能過高,以免刺激或傷害病人。除了硬體之外,腦機介面公司還需要掌握用來破譯腦部訊號和實際意圖的聯絡的AI技術。
Neuralink的植入體位於頭皮下方,與頭骨齊平。它具有足夠的計算能力,可以處理遠遠超出思考和點選滑鼠的各種操作。
在不久的將來,這一代腦機介面可以實現高速打字以及游標的無縫使用。
Neuralink還一直在研究一種補充性脊柱植入體,旨在恢復癱瘓患者的運動和感覺。
「該公司的短期目標是建立一個通用的腦機介面,並恢復那些患有神經系統疾病,醫院也無法有效治療的病人的自主能力,」
Neuralink聯合創始人兼工程副總裁DJ Seo說。「然後,實際上,長期目標是讓數十億人可以使用它,釋放人類的潛力,超越我們的生物能力限制。」
雖然行業內,Neuralink的進展不是最快的,但他們的原始技術最接近於大腦中的通用計算機。
植入體有1000多個電極,用於收集大腦資料。Neuralink硬體是處理、通訊和充電系統的巢狀系統,還包括電池和訊號放大裝置。
與此同時,競爭對手仍然必須透過電線將他們的植入體連線到笨重的起搏器大小的電池和放大器單元,這些電池和放大器單元通常透過手術植入患者的胸部。
Neuralink的電池可持續使用幾個小時,並且可以透過定製的棒球帽在幾個小時內無線充電。
02
沒時間了,必須趕在AI接管人類之前成功
Seo和Musk是目前還在Neuralink公司工作的創始人。
Seo負責植入體和手術機器人的開發。
從斯坦福大學畢業僅兩年的計算機科學家Jeremy Barenholtz成為公司的主要高管之一,負責管理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艱鉅的審批程式。
馬斯克召集高層管理人員和工程師,向他彙報人體試驗的最新進展。團隊成員聚集在辦公室主要工作區的一張宜家風格的長方形桌子旁。這是一個開放式的大空間,裡面擺滿了電腦、機器人原型和測試裝置。
馬斯克身著黑色西裝,手持紅牛,站在桌前,開始詢問競爭對手的情況。
在員工介紹最新情況時,他向他們提出了一些技術問題。他尤其關注Synchron,該公司已獲得監管部門批准開始人體試驗。
馬斯克催促Seo和其他工程師加快進度。他希望機器人能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手術,最好不需要人類外科醫生的幫助。
他希望晶片專家忘掉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嘗試更簡單的製造技術。他希望植入體看起來更光滑、壽命更長。
馬斯克進行了一種他特別適合的模式匹配,他提前考慮了一系列設計調整將如何影響生產線上的大規模生產。
他這種 「過來人 」的態度似乎讓員工們相信,他是對的——他有自己的總體規劃,他知道他們能夠按照計劃完成。
馬斯克的管理風格有其優點。他建立了世界上最成功的火箭和最有價值的汽車公司。當然,很多人也瞭解,這些公司剛開始的時候可能會一團糟。
Barenholtz告訴馬斯克,FDA希望在公司完成首例手術後至少等待一年,再嘗試植入更多的人。
但馬斯克表示,「如果這東西效果很好,只需要給FDA寫一封信,我保證他們會批准下一步。」
事實證明,馬斯克對FDA的判斷是正確的。
Neuralink收到了數以千計的潛在患者的熱烈追捧,該機構最近為它開了綠燈,允許它在2024年進行更多的植入試驗,而無需長達一年的評估期。
幾個月後,馬斯克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Onward公司,該公司生產的植入體可以緊貼脊柱,傳送電脈衝以幫助恢復肌肉活力,使癱瘓病人能夠重新行走。
而Neuralink也開始開發自己的脊柱植入體,並將其與大腦植入體配對。
在聽取有關脊柱技術進展的彙報時,儘管馬斯克沒有接受過正規醫學培訓,卻依然能跟上思路並提出建議。
他的想法有時與實際情況相去甚遠,但也常常一針見血。
據晶片部門大腦介面負責人Zack Tedoff說,有一次,半導體工程師根據馬斯克的建議重新調整了將導線粘合到公司晶片上的工藝,他們的生產速度提高了50%,而且良品率也提高了。
研究脊柱植入體的團隊回到繪圖板前,改進技術,讓他們的豬以更真實的方式行走。
而Zack Tedoff或多或少地開始住在辦公室裡,以滿足馬斯克的每一個要求。
據估計,每次植入手術的費用約為10500美元,包括檢查、零件和人工費,並將向保險公司收取約40000美元。
公司預測,五年內年收入將高達1億美元。Neuralink表示,計劃在2024年進行11例手術,2025年27例,2026年79例。然後,根據提供給投資者的檔案,手術數量將從2027年的499例增加到2030年的22204例。
馬斯克表示,工作人員之所以需要大幅提高工作效率,是為了確保人類植入的混合大腦與理論上的超級人工智慧保持競爭力,否則人工超級智慧可能會消滅人類。
「我們需要在人工智慧取代人類之前達到目標。」
03
實驗室中的「祭品」
在動物身上測試醫療裝置並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在某種程度上,這種做法是科學祭壇上的一種動物獻祭,增加動物的痛苦,希望減少人類的痛苦。
然而,Neuralink公司在對待動物試驗物件方面受到了特別的審查。
多家媒體的報道詳細介紹了手術併發症、行為副作用和長期痛苦,尤其是實驗室裡的靈長類動物。
報道稱,一些被植入神經的猴子抓撓頭部直至流血,或表現出絕望或痛苦,直至被安樂死。
Neuralink承認在探索性手術過程中出現過失誤,但將失誤歸咎於人為錯誤,而非裝置問題。
並強調那些報告都是以前的情況,當時還沒有在弗裡蒙特建立自己的實驗室,而且已經竭盡全力為那裡的動物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
負責管理Neuralink非人類實驗物件的Autumn Sorrells說,「我會一直想辦法保護我面前的動物。我們被稱作「殺手」和「虐待動物的人」,然後又不得不來上班,依偎著綿羊,確保它們度過美好的一天。這太難了。」
她說,Neuralink的動物有更大的籠子、更多的食物和娛樂選擇,社交活動也比她在其他實驗室看到的要多得多。
記者看到同一群獼猴住在弗裡蒙特已經三年了。它們都在大腦中植入了不同的裝置。這些裝置可以被移除,有幾隻已經升級到了更新的型號。
其中17只猴子仍然活躍、健康,並在現場為Neuralink提供大腦資料;三隻猴子退休後被送往保護區;還有一隻猴子在計劃的終結手術中被安樂死。
在寬敞的遊戲室裡,擺滿了玩具、模擬樹和遊樂設施。整個設施內經常播放音樂,電視機也隨處可見,播放的大多是自然節目。
猴子的主要作用是證明裝置和手術機器人都能按預期工作。它們喜歡的時候,也會透過玩電腦遊戲為公司的思維翻譯做出貢獻。
Neuralink有一個房間,裡面的猴子坐在電腦前,盯著籠子外面的膝上型電腦螢幕。他們可以選擇涉及操縱桿和觸控式螢幕的遊戲,也可以選擇依靠大腦控制點選的遊戲。
比如由這樣的遊戲:螢幕上出現一個35 x 35的小方格,然後一個方格突然亮起。猴子的目標是透過思考將游標移到亮起的方框上。隨著時間的推移,猴子完成任務的速度越來越快。
Neuralink公司的猴子一邊工作一邊吃水果和冰沙,想停就停。「只要它們離開我們所謂的同意區,就意味著它們已經完成了工作,我們需要後退。」
公司開始將動物試驗和大部分業務從加利福尼亞州轉移到德克薩斯州,在奧斯汀郊外的37英畝牧場上新建了一個更大的園區。
園區內有一個帶多個手術室的手術設施、穀倉、病理大樓和一個以科幻為主題的員工酒吧。
Neuralink表示,它計劃為靈長類動物建造一個室內外空間。現在,這裡圈養著幾十只羊和豬。
這些豬都揹著小揹包,揹包裡裝有電池,向它們頭頂上的一個貼片供電,以保持植入體的電量。動物們的圍欄裡還有按鈕,它們可以用鼻子按下按鈕,要求得到食物或到穀倉外走走。
從鼻孔按鈕到2.2萬個人體植入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就像火箭出故障一樣,如果手術出錯或植入體向大腦洩漏化學物質,都會讓公司面臨很大的風險。
除了基本的安全性之外,該裝置還必須兌現它的承諾。人類將能夠向世界展示猴子無法展示的有關植入體的資訊,包括技術的極限在哪裡。
未來的植入體可能會有128個或更多的電極導線。Neuralink定製晶片的下一個版本應該會把電池壽命延長到11個小時。
Seo說,「我們的目標是達到一整天的續航時間,到那時,患者就可以透過內建在枕頭中的充電板,在夜裡為植入體充電了。」
儘管Neuralink想達成的目標非常艱難,儘管這可能是馬斯克的吹的又一個牛,但這件事情一旦成功,確實將極大地改善許多人的生活。
參考資料: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features/2023-11-07/elon-musk-s-neuralink-brain-implant-startup-is-ready-to-start-surg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