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由於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的介入,歷時長達16個月的-iRobot併購案以失敗告終。隨即,iRobot宣佈裁員31%,公司CEOColin Angle也宣佈離職。
成立於1990年的iRobot,一直專注於服務型機器人的開發,在消費市場裡,我們比較熟悉的可能是旗下的Roomba掃地機器人。第一代Roomba掃地機器人在2002年推出,那時候,智慧家清行業還處於非常初期的階段。
(圖源:iRobot)
Roomba上市的那一年,iRobot產品銷售收同比增長394%,次年實現盈利。到了2005年,iRobot在納斯達克敲鐘上市。作為一家機器人公司,iRobot堪稱業界奇蹟。
智慧清潔市場在2016年左右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奧維雲網的研報顯示,2020-2022年,中國掃地機器人市場保持兩位數增長,但在2021年增速放緩,市場呈穩定趨勢發展。而這時的iRobot卻面臨一些小危機,2022年財報顯示,iRobot經營虧損達2.4億美元。
雖然打開了掃地機器人這個充滿想象力的市場,但卻沒能在黃金時期交出令人滿意的成績,逐漸掉隊的iRobot,依然危機四伏。
被「圍攻」的iRobot
北美市場一直都是iRobot的主要陣地,但iRobot也沒能好好守住。據魔鏡亞馬遜市場資料分析,iRobot僅在500-800美元區間表現良好,市場份額大致在40%,而800美元以上,來自中國的企業石頭科技卻佔據了57%的份額。
從資料分析來看,iRobot失去了高階市場受眾的支援。在Gfk提供的一份消費者調查研究裡披露,41%的消費者更願意支援實用型的智慧掃地機,而iRobot有些「華而不實」。這從iRobot的產品邏輯就能看出來。
(圖源:iRobot)
iRobot創始人之一Colin Angle認為iRobot是一家「機器人公司」,而非「智慧家庭」公司,或者家電企業。以至於,在Roomba系列產品推出很長一段時間後,iRobot才考慮在技術層面給予更多支援。
比如說,SLAM演算法(同步定位與構圖,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的應用,讓家庭機器人能夠高效地繪製地圖、制定清掃路徑與模式。早在2010年,來自矽谷的初創型公司Neato就推出了首款啟用SLAM演算法的掃地機器人,2014年,戴森緊隨其後,釋出了360Eyes,並在SLAM演算法基礎上增加視覺探視功能。
而iRobot在2015年才推出提供視覺導航的產品Roomba 980,與競品相比,有些落後。同樣地,Colin Angle在幾年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考慮到消費者的需求多樣化,iRobot分別推出了掃地機器人和擦地機器人。但那時,掃拖一體化的產品,在中國市場已經不是新鮮事了。
(圖源:roborock)
正如Gfk公開的調查報告所總結的那樣,中國企業推出的智慧家清產品實用性強、價效比高,自然會列入首要考慮範圍。亞馬遜美國掃地機銷售榜資料顯示,科沃斯、石頭這兩家來自中國的企業,位列暢銷名單第四、第五。而在歐洲市場,科沃斯與石頭更是分別位列第二、第三名。
iRobot當前的困局主要由兩方面組成:
1、新晉品牌增多,本土市場失守。除去聲量較高的科沃斯、石頭以外,iRobot也在承受著例如Shark、三星等智慧清潔品牌的衝擊,其中Shark的市場增長明顯,在多個排行榜中暫居第二。
2、新鮮技術匱乏,難以在高速增長市場中抓到籌碼。iRobot自2017年以來就將中國列為重點市場,但正如前面提到的,其產品佈局、市場策劃均有「水土不服」的跡象,導致市佔率下滑嚴重,營收下降明顯。
由此可見,iRobot在智慧清潔市場高速增長時期仍表現不佳,主要還是由於自身對產品的規劃出現問題,正如石頭、科沃斯、追覓等品牌均有考慮到消費需求正朝著綜合型產品而去,但iRobot還在思考如何專業化單功能的產品。另一方面iRobot對新鮮技術的應用也沒有敏銳的觸覺,比如長時間堅持純視覺方案,而競品早已用上鐳射+雷達的新技術。
iRobot急剎車,掃地機器人鼻祖不受歡迎了?
掃地機器人產品佔據了iRobot至少70%的營收,儘管不想承認自己是一家智慧清潔公司,但財報卻將它出賣。
iRobot在高速增長期就出現市佔率下滑的核心原因,其實還是與產品本身有關係。iRobot在200-300美元價位區間覆蓋了四款掃地機器人,分別是Roomba 614、Roomba 694、Roomba E5和Roomba 692,這四款機型都只提供了掃地功能。同價位裡,Shark的RV2001W支援掃拖一體化,從價效比上,iRobot就出現了一些問題。
(圖源:iRobot)
當然,最糟糕的還是高階市場的產品佈局——Roomba S9+,這是iRobot目前唯一一款旗艦級掃地機器人,定價1000美元以上。然而,石頭S8 Ultra在吸力、清潔力和價效比上,都遠勝於Roomba S9+。
中國企業在智慧清潔市場的發展速度是相當快的,在iRobot還在研究如何兼顧有掃地、擦地需求的消費者而細分出兩條產品線時,追覓、石頭、科沃斯等品牌已經提供掃拖一體化機器人。
除產品佈局問題,iRobot對家裝的動態也欠缺考量。
(圖源:iRobot)
過去幾年時間裡,歐美國家家裝選擇上出現了一些改變,從舊時習慣於地毯、軟質地板,轉變為硬地板。iRobot掃地機器人在掃、吸和集塵方面略有優勢,但擦地、清潔上技術,進展比較緩慢。
綜合來看,iRobot對於市場的考量,是基於按消費需求定製化地推出產品,比如說,掃地交給掃地機器人、拖地交給拖地機器人。但消費者現在更渴求全能型產品,綜合掃、拖、清潔一體化的產品,既能節省裝置佔用空間,在操作上也更加省心。
寫在最後
在智慧清潔市場中,iRobot稱得上是開創者,但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品牌之間的競爭,iRobot已經被固化的經營思維困住。
(圖源:iRobot)
透過iRobot的經歷,我們中國家電企業也能收到很多新的啟示:
1、從消費者需求出發,才能打造出適合市場的產品。如iRobot,市場已經發出對綜合型家庭機器人需求明確訊號之際,仍未主動出擊,在黃金時期推出表現出眾的產品,這也導致其產品效能表現落後於同期競品,不受消費者歡迎。
2、做好產品規劃,確定品牌路線。iRobot在低端市場佈局了大量基礎款產品,而旗艦領域僅有一款,這樣的產品策略難以讓消費者在高階層級裡挑選到合適的款式,也會讓不明所以的客戶認為iRobot是一家只賣基礎款產品的品牌。更值得一提的是,iRobot的基礎款掃地機器人只有掃地功能,確實有些過於落後。
3、明確自身的優勢,鎖定目標客群。作為一家營收70%由掃地機器人這一品類貢獻的公司,iRobot在智慧清潔市場飛速發展階段,仍將精力放在拓展品類上,例如智慧除草機,這款產品甚至沒有登陸其北美市場。
綜上所述,iRobot並非受到市場環境影響才導致如今的下場,很大程度上是公司的決策出現的問題。但好在 iRobot在智慧清潔市場依然有一定地位,其銷量、市場佔比也沒有想象中那樣悽慘,只要重新調整、理清發展思路,重獲消費者認可指日可待。
由雷科技MCN旗下賬號(雷科技/小雷嗶嗶/電車通/價值研究所/羅超Pro)聯袂出品的2024龍年春節“科技迎龍年,AI過春節”專題系列正在持續輸出內容ing,歡迎在雷科技(ID:leitech)等平臺訂閱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