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現在讓你放棄顯示器,天天用VR頭顯,你會接受嗎?如果是放棄顯示器用Vision Pro呢?在去年可能會有很多人在期待這一時刻,蘋果又要改變世界了。而現在,蘋果的Vision Pro在上市之後又遭遇了大規模退貨潮,這次庫克也帶不動了。
在蘋果Vision Pro釋出之後,網上有不少人都做了評測,讚美之詞溢於言表。而從他們的內容在同一時間釋出,並且都提前拿到這點來看,其中是真是假就很難說了。只有經過消費者驗證才知道好不好,那現在出現退貨潮,說明了什麼呢?
從目前網上新一輪出現的各種資訊來看,蘋果Vision Pro有著不少問題,這導致很多消費者嘗試過之後就立刻不想買了。如果把這些問題總結一下,大概有這四點。至於說究竟是這類產品先天不足還是蘋果研發能力不行了,咱還要一點點分析。
1,佩戴體驗不佳
網上很多人首先提到的就是蘋果Vision Pro佩戴體驗不好,甚至遠不如國產的VR頭顯產品。主要體現在前重後輕的不平衡感非常強烈,頭顯完全是壓在臉上,而國產的VR頭顯就沒這種感覺。
為什麼蘋果把產品做成這樣,最起碼的佩戴體驗都做不好,是蘋果不行嗎?並非如此,完全是因為蘋果Vision Pro有更復雜的設計、更多部件,蘋果更強調功能性,這與舒適性本來就是背道而馳的,以現在的技術,誰都沒辦法做好。
2,實際體驗與想象存在偏差
蘋果Vision Pro帶來什麼樣的體驗?答案是虛擬實境。蘋果給出的不是一個單純大屏,而是畫面裡與真實世界的互動,比如在Vision Pro裡你可以把應用視窗像擺件一樣放在真實世界裡顯示器旁邊。它的操作也是直接把使用者的手作為介質而不是用手當滑鼠之類的替代工具。
但是這也帶來了問題。蘋果Vision Pro目前只能在靜態場景上進行互動,如果你戴著它走路坐車等等,受限於視野和窗口乾擾,還是相當危險的,而且系統與外界互動體驗會有非常明顯的下降。想象中你可以在生活中戴著它,實際卻不可以。更何況,頭上戴著這東西的壓迫感也讓你受不了。
所以很多人拿到這款產品之後,實際體驗和想象中的樣子會存在明顯的偏差,既然不是想象中的樣子,那我為什麼還留著它?這也成了退貨的理由。
3,存在部分適配問題
在介紹蘋果Vision Pro體驗的時候,切裡的掃碼登入方式成了名場面。原來這麼基本的適配都還沒做好,如果不想學習切裡,那就需要把Vision Pro裡的畫面先投出來,但也還是麻煩。
蘋果Vision Pro不但沒做好對應用生態的適配,對生活場景的“適配”也成問題,說到底它也只不過是更高階的VR/AR互動裝置,你未必有足夠大的生活空間能“玩”它,如果房間空間小、雜物多,加上Vision Pro呈現的外界場景視野有限,就會比較危險。
即便有,作為初代產品的蘋果Vision Pro也經不起你這麼玩,不但頭上要掛個沉甸甸了累贅,衣兜裡也要裝一個“尿袋”,最好面前再有一個蘋果顯示器或者iPad,就這陣仗誰受得了。
4,3499美元的落灰神器
最後,產品價格也是一個不得不說的因素。絕大多數衝動消費的結果都差不多,付款之後期待,開箱之後興奮,接下來就是長久的自我懷疑,我買這東西幹啥,同樣價格買一套蘋果小全家桶不香嗎。如果還在退貨期內,那蘋果收到大量退貨也不奇怪了。可以想象,即便不退貨,放在家裡也是接灰用的。
蘋果Vision Pro想要體現出價值,至少要能保證使用者使用這款產品的時間超過電視,甚至超過iPad。但現在帶來的使用體驗,顯然沒法說服使用者將這款產品作為iPad的平替。
總結來看,蘋果Vision Pro遭遇退貨潮,是因為蘋果不行嗎?並非如此,蘋果做的一些創新是全行業領先的,比如實現了智慧穿戴裝置和外部場景的融合,徹底推翻了VR裝置的互動邏輯,甚至超高的螢幕解析度也讓人刮目相看。
但這些還不足以培養使用者的習慣,更不足以引發穿戴裝置的技術革命。說到底使用者也只是嚐個鮮,並不是真的需要它,而在蘋果的帶動下,導致很多不需要它的人花錢買了,當然也就會產生大量退貨。
目前的情況是產品硬體不夠極致,軟體缺少“殺手級”應用,體驗也不夠好,蘋果Vision Pro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換個高情商的說法,就叫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