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破解核聚變密碼的競賽中,出現了一個不太可能的競爭者,在這場競賽中,最大的實驗室和最富有的億萬富翁為各種專案投入了數十億美元,而一名大學生僅用四周時間就在自己的臥室裡組裝了一個反應堆。他在網上訂購了一些現成的部件,花費了大約 2000 美元。
滑鐵盧大學數學專業的胡德海法-納佐爾丁(Hudhayfa Nazoordeen)製作了一個類似於實際託卡馬克的迷你反應堆,並將其連線到一個不起眼的 12 千伏霓虹燈變壓器上供電。結果,這個裝置成功地產生了等離子體,而等離子體正是核聚變神奇發生的地方。
由於"零硬體經驗",他花了第一週的時間從 McMaster-Carr 等供應商那裡採購和確定所需的所有元件。第二週則是組裝主腔和整流電路。到了第三週,他在自己的臥室裡安裝好了整個裝置,並開始搗鼓如何整合霓虹燈變壓器。
然而,在"第 3.5 周"破解真空系統似乎才真正考驗了 Nazoordeen 的毅力。
他在 X/Twitter 上描述這個專案時承認:"這是迄今為止這個專案中最惱人的部分。他不得不尋找並密封多個微小的洩漏點,最終達到 25 百萬分之一個大氣壓的真空度。"
實現真空環境非常重要,因為核聚變需要非常低的壓力,才能讓原子核足夠接近,從而發生聚變。Nazoordeen 選擇使用 MKS-901p 感測器來連續監測和控制真空。
除了得到校園裡其他工程師的幫助外,Nazoordeen 還對 Anthropic 的Claude 3.5 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讚不絕口,該聊天機器人在反應堆的開發過程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他說:"我向Claude提供了我所有的資料表,它對此幫助很大。"
當然,這臺自制的反應堆這次並沒有成功誘發核聚變,因此從技術上講,它並沒有發射中子。在這樣一個小型設計中實現這一目標極具挑戰性。這很可能需要大量的進一步工程設計,並有可能轉向更先進的反應堆概念。
不過,Nazoordeen 似乎對這個小專案有更多的計劃,他說他正在等待"完整反應堆"的資金。
多倫多大學的工程師奧利維亞-李去年在紐約市的一間公寓裡利用從重水中提取的氘氣建造了自己的核聚變反應堆。李稱讚了納佐爾丁的成就。
她在 X 上寫道:"與我交談過的很多人都對建造核聚變反應堆感到興奮。Hudzah 是唯一一個真正付諸實施的人!"她還分享了一篇文章的連結,她說這將對任何想在家裡製作自己的核聚變反應堆的人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