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張 宇
編輯 | 楊博丞
題圖 | IC Photo
被蘋果CEO蒂姆·庫克讚美為“將開啟空間計算時代”的Vision Pro,正在遭遇一場退貨潮。
2月16日,話題#果粉們開始大批退貨Vision Pro#突然登上微博熱搜榜,在話題下面,不少使用者紛紛發表了自己的觀點:“這玩意兒現在發展得確實還沒那麼成熟,建議租賃”“有一個14天全額退款的退貨計劃,隨著這個時間的接近,出現一股退貨潮在所難免”“一斤多的重量都堆到眼前,舒適度為零,退貨也是情理之中”“不實用,一般人用不上”。
圖源:微博
事實上,自Vision Pro於2月2日上市之後,使用者就已在各類社交平臺上吐槽Vision Pro的實際使用感受,綜合而言,其槽點主要集中在:佩戴體驗不舒適、實際體驗與想象存在偏差、眼睛疲勞、使用場景有限、內容生態尚未構建完整等等。
Vision Pro曾一機難求。1月19日上午8點,Vision Pro準時開啟預售,然而開售不到5分鐘,伺服器就被擠爆了,很多訂單無法處理,僅僅開售半小時後後,便已顯示全部售罄。因為訂單較多,導致Vision Pro發貨時間大幅延後,蘋果官網顯示,發貨日期已經延至3月份,部分訂單甚至已經排到了4月份。
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之後,使用者對待Vision Pro的態度卻發生了天壤之別的轉變,對於股價接連受挫、iPhone銷售情況不及預期的蘋果而言,Vision Pro似乎還是難以成為蘋果的第二增長曲線,Vision Pro能否力挽狂瀾並幫助蘋果創造新的消費電子時代,目前仍是一個未知數。
一、大批使用者退貨Vision Pro
東海證券研報顯示,預售開啟後的首個週末,蘋果即售出16萬臺至18萬臺Vision Pro,預購不到10天,蘋果已售出超20萬臺Vision Pro,但在近半個月的體驗過後,不少曾經搶購Vision Pro的使用者的興奮勁已經過去了,並且發現了Vision Pro存在的諸多缺陷。
Meta CEO馬克·扎克伯格在體驗完Vision Pro後,在Instagram上釋出了一段影片開懟Vision Pro,並將其與自家產品Quest 3進行了對比。
馬克·扎克伯格在影片中表示,在使用了Vision Pro後,“我不僅認為Quest 3更具價效比,我還認為它是更好的產品,不接受反駁”。此外,他在影片中重點強調了蘋果所做的妥協,認為Quest 3的重量輕了120克,更便於舒適地長時間佩戴。他還表示,由於沒有有線電池組,Quest 3的運動範圍更大,而且視野也比Vision Pro更寬。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也對Vision Pro進行了吐槽。2月7日,馬斯克在X平臺上回應了一位使用者對Vision Pro的評論,埃隆·馬斯克稱,“我試過Vision了,但它並沒有讓我震驚”。同時其還表示,“iPhone 1在我看來也不怎麼樣。考慮到所有因素,它的實用性比其他替代品要低,但到了iPhone 3,無疑是最好的智慧手機”。
眾多使用者也直言Vision Pro的實際體驗與想象中存在較大的偏差,而偏差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
佩戴不適感是引發Vision Pro退貨潮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少使用者反映,Vision Pro容易導致視覺疲勞,並出現眼睛紅腫現象。亦有使用者表示,佩戴Vision Pro會導致頭痛和暈動病。一名科技博主在YouTube發影片稱,Vision Pro的重量明顯是一種負擔,感覺不舒服,如果用頭顯做在iPhone或Mac上做的事情,比如開啟Safari瀏覽器或搜尋二手車,還需要額外的步驟。
此外,Vision Pro還存在著視覺效果不佳的情況。有不少使用者在社交平臺上抱怨稱,Vision Pro將虛擬應用覆蓋在使用者視線之上的能力“還不夠好”,當觀察真實物體時,視線在大多數照明條件下都是模糊的,比如檢視電腦或iPhone時,影象質量不夠清晰,無法看清螢幕上的內容,閱讀小字型的論文也是如此。還有使用者指出,佩戴Vision Pro時只有轉動頭部才能看到螢幕上的不同元素,因為螢幕周邊有巨大的黑邊,模糊並扭曲了20%左右的視線。
不過,也有使用者站在中立的角度上,對Vision Pro遭遇退貨潮進行了分析。一位科技博主在社交平臺上發文稱,“目前除了少數數位、科技領域等人士有幸體驗過,估計國內99.99%的人都沒有機會體驗。到底成色如何,應該等到國內大規模上市,更多人體驗過才有說服力。另外,任何產品的一代,要想達到出色、讓人驚豔的程度都比較困難。經過不斷迭代,後面不斷改進最佳化,會逐漸贏得未來。”
截至目前,儘管蘋果並沒有對Vision Pro遭遇退貨潮進行回應,但無法忽視的是,Vision Pro在上市初期就遭遇了退貨潮,側面反映出Vision Pro的市場接受度仍存在不確定性。
二、Vision Pro難成救命稻草
Vision Pro預售火爆,並被蘋果視為第二增長曲線,但目前而言,Vision Pro很難成為蘋果的救命稻草。
一方面,要想讓使用者持續使用併購買Vision Pro ,就需要建立一個豐富的內容生態,包括遊戲、電影、音樂、社交等各個方面,而Vision Pro執行的是visionOS系統,此前有報道稱,visionOS主要面向的目標使用者是iOS開發者,但他們對空間開發環境還不熟悉,而且當前visionOS版本App的應用都還停留在2D互動層面,無法發揮Vision Pro硬體能力。
蘋果確實也在努力改進Vision Pro的內容生態。2月14日,蘋果全球營銷高階副總裁 Greg Joswiak稱,目前有1000+ App專為Vision Pro設計,遠遠超過產品剛釋出幾天上線的150多個應用程式。
儘管蘋果已經構建了上千個應用程式,但仍然有使用者認為,“現在沒有足夠多的多樣化體驗和多樣化內容,來保證每週使用它大約兩個小時”。值得注意的是,內容生態要由來自各行各業的合作伙伴共同建設,並不是短期內能迅速解決的事情。
另一方面,Vision Pro的價格對於大部分使用者而言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與國產AR眼鏡廠商相比,動輒超過兩萬元的價格並不具備價效比。
2月2日,Vision Pro正式發售,起售價為3499美元,由於在中國市場未發售,導致國內價格被炒到10萬元。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表示,蘋果Vision Pro頭顯的初期備貨約為6萬至8萬臺,由於備貨數量並不多,在上市初期會出現脫銷現象。
此外,有市場機構曾預估,Vision Pro首年銷售預期約為30萬至40萬部,即便順利實現這一預估目標,也只能為蘋果帶來14億美元的收入,不足蘋果總收入的1%。可見,現階段Vision Pro還難以成為蘋果的救命稻草。
三、Vision Pro困於小眾
雖然Vision Pro在WWDC2023上釋出之後變得聲名大噪,但仍然是一款十分小眾的產品。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認為,3499美元的定價表明,Vision Pro並非針對普通消費者,而是瞄準專業使用者和內容開發者。
郭明錤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指出,根據預購前的備貨水準,以及出貨時間,預估蘋果在開放Vision Pro預購後,首週末賣出16萬至18萬部Vision Pro,在今年的出貨量達到50萬部應不難。但在預購銷售一空後需求卻快速下滑。郭明錤還表示,早期跡象可能意味著,市場對Vision Pro的需求正在減弱。預訂開放後48小時內,那些延長的發貨時間並未發生變化,這引發了一個重大擔憂:即在核心粉絲和重度使用者下單後,需求可能會迅速減弱。
華泰證券也在研報中指出,假設Vision Pro一代產品出貨量為50萬臺至100萬臺,樂觀計算第一代產品對供應鏈一年的拉動約為30億美元,而iPhone對供應鏈的拉動約為600億美元,明顯相差較大。
不過,不少機構也對Vision Pro的發展潛力寄予厚望。1月31日,市場調查機構Statista釋出報告稱,彼時蘋果Vision Pro銷量已逼近20 萬臺大關。預估Vision Pro上市首年出貨量為35萬臺,第二年將達到148萬臺。根據售價和預測銷量簡單計算,Vision Pro今年預計為蘋果帶來12億美元的收入,2025年則預計帶來近52億美元的收入。
摩根士丹利預測,蘋果可以在釋出後的四年內將Vision Pro帶來的收入提高到40億美元,這一增速將超過AirPods剛釋出的前四年,僅次於Apple Watch。
Vision Pro能否迎來爆發時刻還有待時間驗證,Vision Pro雖然只是硬體,但其背後是個巨大的生態產業鏈,涉及到創新性技術、創新性材料、創新性內容生態等等,現階段Vision Pro仍難撕小眾標籤,要想實現真正的爆發更是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