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二維(2D)層狀材料因其卓越的效能而受到廣泛關注。例如,由於其超高的表面體積比和高導電性,它在化學感測方面顯示出巨大的前景。不幸的是,未經適當表面改性的石墨烯感測器表現出較差的選擇性,阻礙了它們區分各種氣體的能力。透過製造缺陷或在石墨烯中摻雜氮或硼原子,氣體分子在缺陷位置的優先吸附可以顯著提高感測效能。與石墨烯不同,h-BN是一種電絕緣體,由於其惰性和穩定性,h-BN通常被認為不適合氣體吸附,目前大多研究都集中於理論計算。然而透過將其與導電材料雜化,有可能在克服其導電性限制的同時,保留其獨特的氣體吸附特性。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華中科技大學龍胡教授團隊聯合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Alex Zettl教授團隊以高質量石墨烯為模版,控制合成了高比表面積h-BN/石墨烯雜化氣凝膠。在該系統中,首次發現了h-BN模板合成的轉化難度與碳模板的質量呈正相關,並在石墨烯奈米片和碳奈米管上得到了驗證。該雜化材料用於氨氣感測產生ppb水平的檢測極限和極高的選擇性。這種創新的方法為h-BN在氣體感測中的應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在氣體捕獲、環境監測等領域具有重要潛力。相關工作以“Template Quality Dependent Conversion Synthesis of Boron Nitride Coated Graphene Hybrid Aerogels for Ultrasensitive and Selective Ammonia Sensing”為題線上發表在《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第一作者為Guangliang Li。
首先以氧化石墨烯(GO)為原料透過冷凍乾燥、退火製備石墨烯氣凝膠(GA)。GA的質量,包括結晶度、電導率和缺陷可以透過退火步驟來控制。以氨氣為氮源,硼酸粉為硼源,透過模板輔助、無催化劑的熱還原方法,根據GA模板的質量和反應條件的不同,在管式爐中將GA進一步轉化為純氮化硼氣凝膠(BNA)或氮化硼塗覆石墨烯氣凝膠(BN-GA)。BN-GA可以在700℃的空氣中進一步退火以去除石墨烯模板並獲得純淨的BNA。在所有處理過程中,氣凝膠的形態和結構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持。最終氣凝膠的密度也可以透過轉化過程進行微調。
圖1:(a-d) BN-GA和BNA的合成過程示意圖;(e-g) GA、BN-GA和BNA的典型SEM影象
高質量的石墨烯模版透過一步反應僅有部分轉化為氮化硼,而低質量的石墨烯可以直接完全轉化為純氮化硼氣凝膠,與高質量的GA相比,低質量的GA更容易轉化為BNA。透過使用其他碳模板(碳奈米管和少層石墨烯奈米片)進一步研究了碳模板質量與h-BN轉化產物之間的相關性。不同質量的碳奈米管和石墨烯奈米片的轉化行為與GA相似,進一步證明了碳模板的質量與h-BN的轉化合成難度呈正相關。這為基於取代的h-BN合成方法提供了一個新的“模板質量”可調維度。在合適的碳模板和正確的反應條件下,可以合成具有理想形貌,組成和密度的h-BN基產品,為具有可調效能的電子產品開闢了機會。
表1:基於不同質量的GA、CNT和Gr在特定反應條件下的h-BN轉化率
圖2:(a-c)低質量和(d-f)高質量碳模板合成h-BN的反應過程示意圖
圖3:(a-i) BN-GA氣凝膠的TEM表徵; (j) GA、BN-GA和BNA的FTIR光譜
根據XPS譜峰擬合可知,BN-GA中C、B、N、O的原子百分比分別為31.71%、34.8%、29.44%、4.05%。B/N原子比為1.18,表明合成的BN-GA中N空位含量較高。此外,透過計算XPS光譜中不同化學狀態峰的面積,確定BN-GA中石墨烯與h-BN的比例約為2:1。
圖4:BNA、BN-GA和GA樣品的高解析度X射線光電子能譜
將合成的BN-GA整合到化學敏感場效應電晶體(CS-FET)上,測試了BN-GA的氣敏效能。在低NH 3濃度(低於100 ppb)的作用下,響應迅速,可以完全恢復到基線,並具有線性響應特性。即使在NH 3濃度低至20 ppb時,感測器也表現出清晰的響應。與GA相比,BN-GA感測器顯著提高了對NH 3的選擇性,這種選擇性的增強可能歸因於NH 3分子在BN-GA表面缺陷部位的優先吸附。我們透過DFT計算模擬了NH 3在單層石墨烯奈米片和h-BN/石墨烯異質結構上的吸附。NH 3分子在N空位BN-GA表面的吸附構型的吸附能和電荷轉移最高,這與在XPS測量中觀察到的略低於B原子的N含量一致,表明製備的BN-GA中存在豐富的N空位缺陷。
圖5:BN-GA氣體感測器效能測試
圖6:GA和N空位BN-GA的NH3吸附第一性原理計算結果
總結:我們的研究提供了一種合成基於h-BN的三維氣凝膠的新方法,發現h-BN轉化的難度與碳模板的質量呈正相關,強調了追求高表面積在氣敏平臺開發中的重要性。此外,它還為基於多種材料複合的高效氣體感測器的發展開闢了新的前景。
原文連結: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fm.202416251
來源:高分子科學前沿
宣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學之處,請在下方留言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