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阿童木
腫瘤細胞習慣於在低氧環境中生長,此時腫瘤細胞通常會發生訊號通路的特異性啟用和代謝反應的重塑,以適應低氧環境【1】。正常氧濃度下,缺氧誘導因子HIF1α 和 HIF2α (統稱為 HIF) 會被脯氨醯羥化酶 (PHD) 羥基化並與VHL (Van Hippel Lindau) 蛋白結合,隨後被泛素化並降解。然而,當氧氣濃度降至低於3%時,PHD的活性降低,HIF得以穩定並誘導缺氧響應基因的表達。更嚴重的缺氧 (1%或更低) 會啟用AMPK並引發內質網應激,進而啟動多種應激反應【2】。此外,低氧脅迫還透過未完全明確的機制啟用NF-κB,後者對HIF1A的本底表達至關重要,影響了缺氧轉錄調控模式的塑造【3】。總的來說,HIF 介導的代謝途徑(如 AMPK)、整合應激反應(例如內質網應激)以及炎症/先天免疫途徑(NF-κB)之間的相互作用,不僅決定了癌細胞的生與死,還決定了其死亡型別。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1B (PTPN1) 定位於內質網,主要調控受體訊號傳導,是胰島素和瘦素訊號的負向調節因子,且與HER2 (小鼠 2) 誘導的小鼠乳腺癌發生密切相關【4】。在人類癌症中,PTP1B常常過表達或擴增。在缺乏PTP1B或抑制劑處理條件下,HER2+乳腺癌細胞在極低氧環境下對細胞死亡更加敏感,且這一現象與HIF、內質網應激或AMPK通路無關。研究發現,PTP1B的低氧敏感性依賴於蛋白RNF213,但PTP1B如何調控RNF213的機制尚不清楚,且 RNF213 依賴性的細胞死亡型別及其在體內的功能也有待進一步探索。
RNF213是一種具有AAA-ATPase模組,以及RING E3 和 RZ E3連線酶結構域的蛋白。在 AAA-ATPase 和 ISG15 依賴性條件下,RNF213 形成六聚體並定位於脂滴上,同時介導溶血磷脂酸引發的細胞死亡【5】。不僅如此,還有研究發現RNF213 還參與 NF-κB 訊號通路的調控。可見,RNF213 在脂毒性和炎症中的功能與癌症的發生發展相關,但具體機制尚未完全釐清。
近日,紐約大學Abhishek Bhardwaj等在Nature雜誌發表了題為A mechanism for hypoxia-induced inflammatory cell death in cancer的研究文章,發現了一種由PTP1B和RNF213介導的低氧誘導的細胞死亡機制。研究表明,PTP1B透過與ABL1/2共同調控RNF213的酪氨酸磷酸化,啟用其RZ結構域,進而影響NF-κB和NLRP3炎症小體的啟用,最終引發焦亡,揭示了PTP1B–RNF213通路在細胞死亡中的關鍵作用。
作者首先探究了 PTP1B 如何調控 HER2+ 細胞在低氧環境下的生存能力,發現PTP1B缺失或抑制會使HER2+細胞在低氧環境下變得極為敏感,而常氧條件下對細胞存活影響不大。進一步分析表明,PTP1B與ABL1/2共同調控RNF213的Tyr-1275磷酸化狀態,這一調控對RNF213的聚合及低氧應激下的細胞死亡至關重要。
透過質譜分析,作者發現RNF213與PTP1B、USP15、CYLD和SPATA2等蛋白存在互作。尤其是CYLD和SPATA2,作為K63去泛素化酶和NF-κB調節因子,與RNF213形成複合物,調控低氧應激中的細胞死亡。進一步實驗表明,CYLD和SPATA2的缺失緩解了乳腺癌細胞的低氧敏感性,而RNF213的RING結構域對RZ活性起抑制作用。RNF213透過RZ結構域對CYLD和SPATA2進行K63-連線的泛素化修飾,從而促進其降解,調節細胞對低氧的應答。因此,RNF213 的 RING 和 RZ 結構域在調節 CYLD 和 SPATA2 的泛素化及溶酶體降解中具有獨特但相反的作用。
進一步研究發現,RNF213透過調控CYLD和SPATA2的溶酶體降解影響NF-κB活性,從而調節低氧條件下癌細胞的生存能力。而 RING 結構域則透過抑制 RZ 活性發揮負向調控作用,RING-dead 突變體顯示出 RZ 功能增強,導致 CYLD 和 SPATA2 的降解增加,並顯著提高了細胞的缺氧敏感性。不僅如此,PTP1B缺失促使癌細胞透過細胞焦亡 (非凋亡或壞死性凋亡) 而死亡,這一過程依賴於NLRP3和gasdermin D的啟用。因此,PTP1B–RNF213–CYLD–SPATA2訊號通路透過誘導細胞焦亡調控了癌細胞在缺氧條件下的生存能力。
此外,作者還發現,內質網應激在PTP1B缺失細胞對低氧敏感性的調節中至關重要。透過敲除PTPN1(PTP1B基因)、CYLD或SPATA2,作者觀察到乳腺癌細胞在極低氧環境下更容易死亡,但在高氧條件下無此現象。而抑制內質網應激訊號 (透過 IRE1α 或 PERK 通路) 可以顯著減少細胞死亡。可見,內質網應激訊號影響了 PTP1B 缺失細胞在缺氧條件下存活力。
最後,為驗證這些機制的病理生理學意義,作者將不同基因修飾的乳腺癌細胞移植到裸小鼠體內。結果顯示,PTP1B或CYLD缺失的腫瘤生長受到抑制,這些腫瘤表現出更高的壞死程度,且腫瘤核心出現缺氧和內質網應激標誌物的上調。免疫印跡分析證實,PTP1B或CYLD缺失導致了細胞焦亡標誌物的裂解,進一步證實了細胞焦亡在腫瘤死亡中的作用。
綜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PTP1B和RNF213在低氧環境下調控癌細胞炎症性死亡的機制。PTP1B與ABL1/2協同調控RNF213的磷酸化,啟用其RZ結構域,促進NF-κB和NLRP3炎症小體的啟用,引發焦亡。另外,RNF213透過泛素化CYLD和SPATA2,調節細胞對低氧的敏感性,進一步說明了PTP1B–RNF213通路在癌症細胞死亡中的關鍵作用。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8136-y
製版人:十一
參考文獻
1. Singleton, D. C., Macann, A. & Wilson, W. R. Therapeutic targeting of the hypoxic tumour microenvironment.Nat. Rev. Clin. Oncol.18, 751–772 (2021).
2. Schofield, C. J. & Ratcliffe, P. J. Oxygen sensing by HIF hydroxylases.Nat. Rev. Mol. Cell Biol.5, 343–354 (2004).
3. Kroemer, G., Galluzzi, L., Kepp, O. & Zitvogel, L. Immunogenic cell death in cancer therapy.Annu. Rev. Immunol.31, 51–72 (2013).
4. Delibegovic, M., Dall’Angelo, S. & Dekeryte, R.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 in metabolic diseases and drug development.Nat. Rev. Endocrinol.20, 366–378 (2024).
5. Otten, E. G. et al. Ubiquitylation of lipopolysaccharide by RNF213 during bacterial infection.Nature594, 111–116 (2021).
BioART戰略合作伙伴
(*排名不分先後)
BioART友情合作伙伴
(*排名不分先後)
轉載須知
【原創文章】BioArt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所刊登的所有作品的著作權均為BioArt所擁有。BioArt保留所有法定權利,違者必究。
BioArt
Med
Plants
人才招聘
會議資訊
近期直播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