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格格
RNA-RNA互作在RNA介導的多種生物學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包括RNA的產生、剪接、翻譯和降解等【1】。circRNAs(Circular RNAs) 透過反向剪接產生,其生成過程依賴於RNA-RNA 互作,尤其是內含子中互補或反向序列之間的長距離配對【2】。circRNAs在基因表達調控中具有多樣性,可以與RNA結合蛋白 (RBPs) 或其他轉錄本相互作用,影響轉錄、剪接、mRNA和蛋白質丰度,並作為miRNA或蛋白質海綿發揮作用【3-4】。RNA降解是維持基因表達忠實性的重要機制,主要有SMD (Staufen1介導的mRNA降解) 和NMD (無義介導的mRNA降解) 兩種機制【5】。SMD依賴於mRNA 3’UTR內部或與之間的RNA雙鏈結構。NMD依賴於核糖體在PTC (提前終止密碼子) 處與UPF1的相互作用,UPF1會募集 RNA降解酶和適配體,導致mRNA的快速降解。NMD是真核細胞中已知最明確的mRNA 監控途徑,透過選擇性識別和下調包含PTC的mRNA來維持基因表達的忠實性。NMD過程主要涉及核糖體、帽子結合複合物 (CBC) 、外顯子拼接複合體 (EJC) 和UPF1等因素。然而,circRNAs是否參與mRNA的降解目前尚不清楚。
近日,來自韓國科學技術學院生物科學系的Yoon Ki Kim研究團隊在MolecularCell雜誌發表題為Circular RNAs trigger nonsense-mediated mRNA decay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揭示了circRNA透過與mRNA的3’UTR 相互作用,將EJC帶近mRNA的3’端,從而觸發EJC依賴的NMD(circNMD),導致mRNA快速降解的分子機制。
研究人員首先構建了表達線性報告mRNA和效應circRNA的質粒,並透過RT-qPCR發現 circG-AS21和circG-AS30可以顯著降低報告mRNA的水平,而circG-S21和circG-S30則相反,這表明circRNA與mRNA的選擇性相互作用可以降低mRNA水平。進一步使用AMT 交聯和MBP pull down實驗,證實了circRNA與mRNA的特異性相互作用。為了驗證 circRNA-mRNA 相互作用的重要性,研究人員設計了ASO干擾circG-AS30與RbG-S mRNA 之間的相互作用,發現ASO處理可以消除circG-AS30介導的RbG-S mRNA降解,而不會影響circRNA的表達。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circRNA的產生依賴於迴文序列。透過RIC-seq資料分析,研究人員發現41個circRNA與60個mRNA發生相互作用,其中24個 circRNA與28個mRNA的3’端發生相互作用。為了進一步驗 circNMD的存在,研究人員設計了circRNA特異siRNA和針對BCL2L11 mRNA 3’端結合位點的ASO,發現siRNA處理可以降低circRNA的表達,而ASO處理可以降低BCL2L11 mRNA的水平,這進一步證實了 circNMD的存在。
為了研究circRNA介導的mRNA降解的效率,研究人員構建了不同位置的circG-AS30結合位點,發現circG-AS30只在mRNA的3’非編碼區與報告mRNA發生相互作用,並且可以顯著降低報告mRNA的水平,而其他位置的結合位點則沒有這種效果。這表明circRNA與 mRNA 3’端的相互作用是circNMD發生的必要條件。此外,研究人員還構建了circG-AS30 結合位點數量不同的報告mRNA質粒,發現circNMD效率隨著結合位點數量的增加而提高。進一步構建circG-AS30結合位點數量不同的circG變體,發現circNMD效率隨著結合位點數量的增加而提高,這表明circRNA與mRNA 3’端的多個鹼基配對可以增強circNMD的效率。
為了進一步研究circRNA介導的mRNA降解是否依賴於翻譯過程,研究人員使用翻譯抑制劑CHX 處理細胞,並發現CHX處理可以消除circRNA-mRNA相互作用和circNMD的發生。這表明翻譯過程會將circRNA從mRNA上移除,從而阻止circNMD的發生。
最後,研究人員發現,circRNA可以與EJC相互作用,並透過RNA-RNA相互作用將EJC帶近mRNA的3’端。為了驗證這一過程,研究人員構建了包含外顯子內含子的circG變體,發現EJC可以透過RNA-RNA 相互作用降低 mRNA 水平。這表明EJC可以透過RNA-RNA相互作用與mRNA結合,並參與circNMD的發生。
圖1 circRNA介導mRNA降解的機制模式圖
總之,該研究揭示了circRNA透過其與目標mRNA 3’UTR的相互作用,可以觸發NMD途徑,從而快速降解mRNA。該發現為circRNA在mRNA穩定性調控中的功能提供了新的見解,併為其在基因沉默和疾病治療中的潛在應用打開了大門。
https://www.cell.com/molecular-cell/fulltext/S1097-2765(24)00947-X
製版人:十一
參考文獻
1. Deogharia, M., and Gurha, P. (2022). The "guiding" principles of noncoding RNA function. Wiley Interdiscip.Rev. RNA13, e1704.
2. Liu, C.X., and Chen, L.L. (2022). Circular RNAs: characterization, cellular roles, and applications.Cell185, 2016–2034.
3. Chen, Y.G., Kim, M.V., Chen, X., Batista, P.J., Aoyama, S., Wilusz, J.E., Iwasaki, A., and Chang, H.Y. (2017). Sensing Self and Foreign Circular RNAs by Intron Identity.Mol. Cell67, 228–238.e5.
4. Piwecka, M., Glazar, P., Hernandez-Miranda, L.R., Memczak, S., Wolf, S.A., Rybak-Wolf, A., Filipchyk, A., Klironomos, F., Cerda Jara, C.A., Fenske, P., et al. (2017). Loss of a mammalian circular RNA locus causes miRNA deregulation and affects brain function.Science357, eaam8526.
5. Kim, Y.K., and Maquat, L.E. (2019). UPFront and center in RNA decay: UPF1 in nonsense-mediated mRNA decay and beyond.Rna25, 407–422.
BioART戰略合作伙伴
(*排名不分先後)
BioART友情合作伙伴
(*排名不分先後)
轉載須知
【原創文章】BioArt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所刊登的所有作品的著作權均為BioArt所擁有。BioArt保留所有法定權利,違者必究。
BioArt
Med
Plants
人才招聘
會議資訊
近期直播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