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攝圖網
據路透社報道,當地時間 1 月 29 日,宣佈透過衛星在偏遠地區使用普通智慧手機成功進行了全球首個視訊通話,並計劃於今年晚些時候及 2026 年在歐洲推廣這一技術,為更多使用者提供服務。
本週一,沃達豐的執行長馬爾格麗塔・德拉・瓦萊接到了公司工程師羅溫・切斯梅爾的電話。後者當時位於沒有任何網路訊號的威爾士山區。
德拉・瓦萊在週三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使用了唯一能夠提供全面移動體驗的衛星服務。藉助普通裝置,使用者不僅可以打語音電話、發簡訊,還能進行視訊通話。我們的目標是儘快將這項服務推廣給使用者。”
據IT之家瞭解,沃達豐藉助 AST SpaceMobile 的五顆 BlueBird 衛星,在低地球軌道提供最高可達 120Mbps 的傳輸速度,適用於標準智慧手機。
沃達豐也是 AST SpaceMobile 的投資者之一,其他投資者還包括 AT&T、Verizon、等知名企業。
美國在軌衛星數量領先
近年來,美國軌道發射次數迅速增長。2023年,美國以109次的發射次數排名全球第一,佔全球發射總數近50%,衛星有效載荷發射2232顆,佔全球比重超過76%。
中國衛星網際網路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
中國衛星網際網路行業市場規模
近幾年來,中國衛星網際網路產業的發展得到國家層面的支援,2020年,衛星網際網路被納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基建)範疇,成為國家戰略性工程。2023年2月,工業和資訊化部放開衛星網際網路裝置進網許可管理,進一步拓展了商用衛星網際網路發展空間,相應的,也應加快商用衛星網際網路安全管理體系建設,提升我國太空領域安全綜合防禦能力。根據SIA(美國衛星工業協會)釋出的《2023年衛星產業狀況報告》,2023年中國衛星網際網路產業規模超過330億元人民幣。
SpaceX CEO Elon Musk 認為,低軌衛星星座將徹底改變全球網際網路接入方式,特別是在偏遠地區和農村地區。如Starlink 的目標是提供高速、低延遲的網際網路服務,並最終實現全球覆蓋。
NSR機構指出,衛星通訊行業將在末來幾年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特別是在寬頻網際網路、物聯網(IoT)和應急通訊等領域。到 2030年,全球衛星通訊市場規模將達到 1000 億美元。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全球及中國衛星網際網路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資料、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諮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註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資料、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價效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