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陳倩
攝影記者 劉中燦
通訊員 張益遊
檔案記錄的,不止有厚重的歷史,還有千家萬戶的日常生活。春節一天天臨近,又到了打年貨的時節。極目新聞記者透過查詢湖北省檔案館、湖北省圖書館收藏的老報紙,意外發現了一些湖北“老字號”的名字。從他們的廣告中,也可以看到從20世紀30年代到現在的時代變遷。
91年前的汪玉霞發過賣酒的廣告
“陳臘美酒”,1933年1月的《漢口西報》上,刊登了一條這樣的廣告。這個賣酒的廣告,刊發商家是一個武漢人都很熟悉的名字:“汪玉霞為記”。在武漢市吉慶街的汪玉霞專營店,櫥窗裡一塊寫著“清乾隆肆年陸月(四年六月)”的“汪玉霞”老招牌,代表著它的歷史。創辦於清乾隆四年(1739年)的汪玉霞,距今已有兩百八十多年的歷史。
“汪玉霞的鹼酥餅——絕酥(劫數)”,這是老武漢人都很熟悉的歇後語。武漢市政協出品的《品讀武漢老字號》,詳細講述了“絕酥”的由來。當初在漢正街燈籠巷開張時,這還是一家毫不起眼的小店。店主人為蔡玉霞,本是安徽休寧布商汪士良家裡的丫頭,後被汪收為妾室,故從夫姓。她以名字為招牌,創辦汪玉霞食品雜貨店。汪玉霞的發展到了第六代啟蒙、啟漾兄弟的時候,大樹開始分枝。1911年辛亥革命陽夏戰爭期間,漢口大火,汪玉霞的老店被焚,汪啟蒙變賣安徽老家田宅,募集同鄉股份,在漢口的上花樓街重開,取名“汪玉霞雨記”。1920年,汪啟漾之子汪子泉透過向族人募股、銀行貸款等方式籌得資金,在下花樓街(原花樓街218號)開辦一家食品店,取名“汪玉霞為記”。共用“汪玉霞”品牌的兩家兄弟店,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逐漸成為三鎮食品生產與銷售的龍頭。
汪玉霞專營店負責人介紹,其實不僅是賣酒,早期的汪玉霞,還賣過包括茶葉在內的多種商品,不過今天的汪玉霞,已經以漢派糕點為主要經營方向。隨著時代的變遷,顧客對汪玉霞的喜好也在悄悄變化,以前武漢人過年最愛的,是汪玉霞的“老三樣”:酥糖、京果和雜糖。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吃一口平時難得吃到的帶著油香,甜滋滋的“絕酥”,是老武漢人難以忘懷的過年味道。而現在,不再為吃飽肚子而奔波的武漢人,更重視營養均衡,健康飲食,少糖少油成了年輕人的飲食習慣,櫻花餅、酥餅等顏值更高的糕點,成了他們的新寵。
冠生園的“廣告單”,內容和今天大不同
同樣是1933年的《漢口西報》上,還有另一家武漢“老字號”冠生園的廣告單,上面列舉著冠生園的多款“年貨”。不過當極目新聞記者想“按圖索驥”,找找現在還在暢銷的年貨時,卻一無所獲。售貨員仔細地核對了上面的商品,很肯定地說:“這些東西我們店裡早就沒賣了。”
歐化糖果、五彩軟糖、廣東臘貨、西法火腿、廣西沙田柚,在1933年,這些確實是過年的“硬通貨”,不管是拿回自己家的餐桌,還是走親訪友時帶上,都是足以讓人喜笑顏開的好東西。物以稀為貴,在當時經濟落後的中國,市場上的商品遠沒有今天豐富,這些商品也只有過年才能買來嚐嚐鮮,算是獨特的節令味道。而如今,市場上商品琳琅滿目,顧客的選擇多到挑花眼,這些東西,就顯得平平無奇了。
那麼今天的冠生園,暢銷的都是什麼呢?售貨員說,店裡現在主營的就是糕點,而且和汪玉霞的變化類似,現在的口味也在“年輕化”。幾十年前要過年才能嚐個新鮮的糕點,現在天天都能買到,更偏向於休閒食品。當然,現在的糕點中,還能找到不少武漢人的兒時回憶,比如用紙包裝的香草蛋糕、裹著糖粒的山楂球等,這些“老味道”在經過幾十年的沉澱後,又以迴歸傳統的形式,重新成為市場上的暢銷品。
德華樓的年糕,味道一百年沒變
武漢的“老字號”,有沒有一直不變的味道?在吉慶街的德華樓,面對這個問題,店長略一沉吟,指向了海報上的一樣產品。
“年糕!”創立於1924年的德華樓,今年整整一百歲了。而在這一百年裡,年糕一直是當初的味道。
當然,相對的變化還是有的。比如製作工藝,最早的年糕是完全用手工做的,隨著時代的發展,產量跟不上市場的需求,現在已經換成了機器加工,但是配方還是當年的配方。在湖北日報資料室,極目新聞記者找到了1998年的報紙,當時報道過德華樓推出過混合了玉米、小米等雜糧的“五彩年糕”,不過顧客多年吃下來,最喜歡的還是傳統的那幾種口味。現在德華樓的年糕,主打的就是三種口味,精米、桂花、黑米,從顏色上來說,“白”加“黑”再加“麻點”,是德華樓年糕的主色調。顧客來了,不僅會在店裡吃,更多的人會選擇帶一斤水磨年糕,回去和家人一起分享。
變與不變,都是武漢的年俗
“老字號”變與不變的背後,其實都是武漢年俗的演變。
談到武漢年俗源起,首推《荊楚歲時記》。這是南朝梁代宗懍撰寫的一部記錄古代荊楚地區時令習俗的著作。《荊楚歲時記》詳述了臘月初八到正月末的荊楚地區年俗,不少年俗活動沿襲至今,為追溯武漢春節風俗起源提供了詳實史料,如“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闢山臊惡鬼……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歲暮家傢俱餚蔌,謂宿歲儲。以入新年也,相聚酣歌,請為送歲”等,與如今武漢人過春節放爆竹、拜長輩及除夕團年守歲如出一轍,堪稱武漢地區傳統年俗歷千年而不改的見證。不過像“進椒柏酒,飲桃湯,進屠蘇酒、膠牙餳”等,現在也只能在歷史記載中看到。
清道光年間葉調元的《漢口竹枝詞》,又為世人留下一部“漢口歲時記”。諸如“元旦開門向喜神,皮衣皮帽簇然新”“泛友浮交講應酬,淡紅名片教人丟”“送灶一盤雞骨糖,誰家捨得用黃羊”“封門錢紙彩繽紛,門上春聯吉語分”“四官殿與存仁巷,燈掛長竿樣樣全”等,涉及拜喜神、投名帖、喝春酒、祭灶神、貼春聯、玩花燈等眾多年俗活動,勾畫出一幅多彩多姿的武漢春節風俗圖。
1926年《武漢快覽》展示了當時如何款待來拜年親朋好友的禮儀:拜年客來,多留下吃元寶茶,或擺果盒以待。大戶人家有用九子春盤、一暖鍋,或用四小碗,以筵賓客,有用鹽茶蛋、米泡者。武漢春節特色習俗的傳承可見一斑。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武漢春節習俗也煥然一新,集體團拜、文藝匯演,各城區街鄉組織的龍燈隊、腰鼓隊,都曾是不少武漢人的過年記憶。
今年,又會有怎樣的新民俗,成為未來的“過年檔案”?
(來源:極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