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米脂十八寨響應王嘉胤等暴動,自稱“八大王,他率軍攻取四川,在成都即位,號大西國,年號大順,改成都為西京,張獻忠統軍作戰十餘年,善於以走致敵,運用遠端奔襲、聲東擊西和裡應外合等戰法,出奇制勝,為推翻明朝統治起了重要作用,那麼他的成功,背後肯定有高人指點,幫其出謀劃策,讓我們看一下他身後的三位謀士。
1.徐以顯
他常拿自己和諸葛亮相提並論,認為自己能夠輔佐張獻忠取得天下,政治野心很大,是張獻忠的得力軍師。
當時李自成大敗後帶著17人躲進了陝南的商洛山,後來李自成拜訪張獻忠請求聯合推翻清廷,徐以顯向張獻忠建議除掉李自成,以免日後多一個敵人,但是張獻忠不認為這樣,他認為李自成能夠拖住一部分明朝勢力,從而讓自己戰場能夠輕鬆一點,由此可見徐以顯的計策是多麼的毒,不過最終張獻忠和李自成也沒有進行一場較量。
大西天命二年(1643年)8月,張獻忠率大西軍攻克湘省重鎮嶽州時,時任大西政權左丞相兼刑部尚書的徐以顯溺水身亡。
2.潘獨鰲
秀才出身,明末戰亂迭起,潘獨鰲在應城蕭家畈湖水寨中紮下水寨,訓練一支三十人的隊伍,準備抗擊農民起義軍。
張獻忠大軍於崇禎九年(1636年)冬月從羅漢灘渡過漢江,守在蕭家畈湖水寨中的潘獨鰲隨即歸順,張獻忠即以軍師待潘獨鰲,他受到張獻忠的重用。
崇禎十三年(1640年),潘獨鰲被在襄陽督戰的兵部尚書楊嗣昌所俘虜,成為階下囚,後來被大西軍策劃救出。
崇禎十五年(1642年)張獻忠任命潘獨鰲為水軍提督,主持訓練,準備渡江攻取南京。但是不久後,在訓練中在黃泥灘被官軍殺害。潘獨鰲被明朝官軍俘虜,這使得官軍對他產生了警惕和敵意。在當時的背景下,投降起義軍並參與軍事行動的人往往被視為叛徒或敵對勢力,因此容易被官軍視為威脅。
他跟隨張獻忠南征北戰,為其出謀劃策,制定戰略戰術,幫助張獻忠在戰爭中取得勝利。潘獨鰲在張獻忠的軍隊中有著很高的地位和影響力,被視為張獻忠的重要智囊之一。他對於張獻忠的忠誠和貢獻也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讚譽
3.汪兆齡
汪兆齡是明末農民起義軍張獻忠的軍師,因其博學善逢迎,深得張獻忠寵信。出謀策,使義軍在江北一帶勢如破竹,其力為多。張獻忠稱帝,汪兆齡拜左丞相、東閣大學士。
1643年,張獻忠意欲東下,建本金陵。汪兆齡獻策:“江南未可圖也,欲改位正號,養威蓄銳,莫如秦蜀,欲取秦必得蜀,得蜀以為根本,根本既固,然後北伐,四徵天下。”
1644年,張獻忠在成都改號稱尊時,狗頭軍師汪兆齡開始了他的表演,提出了一條毒計。“治剽悍,安反側。”此時他出爾反爾,反對“得蜀以為根本”,自己打自己的臉,說“無有據蜀而亡者。”誣陷四川人民“野蠻剽悍”,“屢撫屢叛”,並向張獻忠獻策“先將在城人民屠戮,其四道州府縣之民,另行分剿,宮殿房屋,效仿楚人一炬,使之千里赤地,萬井無煙。”簡單點說就是要殺光蜀人,滅絕蜀地。
張獻忠深受其毒,聽完後點頭道:“卿言是,卿言是”。汪兆齡在張獻忠面前大放厥詞,誣陷四川人民“蜀人負皇上,非皇上負蜀人。”挑撥張獻忠和當地人民群眾的關係。張獻忠欲設特科誘殺士人,汪兆齡從旁煽風點火,並“每逢三、六、九日”親臨集中營“點檢”和指揮大屠殺。
“凡獻所用酷刑,兆齡皆導之。”
正要東進一舉掃滅殘明,狗頭軍師汪兆齡卻愚蠢的獻計取秦蜀,結果四川打下了後,農民軍變得不再銳意進取,開始腐化墮落,這時候汪兆齡又在政治上愚蠢地建議張獻忠大肆殺戮,殺蜀人以固根本,給蜀地人民帶來了滅頂之災,失盡軍心民心。最後張獻忠也敗亡了。
然而,汪兆齡慫恿張獻忠以威暴治蜀,大行殺戮。張獻忠戰死西充,義子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等收拾餘眾,南下綦江,推舉孫可望為盟主。而汪兆齡仍傲居諸將之首,後被四將軍處死。
以上便是張獻忠手下的三位謀士,為張獻忠的南征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其中也不乏很多壞的計策,讓張獻忠的名聲掃地。
喜歡我,請“點贊”+“評論”哦,我們不見不散,歡迎來我主頁觀看更多精彩內容呀。